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人民版:课时规范练34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一、选择题1.(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在古希腊,“医生”这一职业诞生于对“医神”的崇拜活动。
后来,名医希波克拉底却将疾病的起因与宗教巫术区别开来,对每一病例的诊断都以观察为依据。
由此可见,希波克拉底( ) A.反对神灵崇拜 B.注重医术传承D.具有实证精神,对每一病例的诊断都以观察为依据”可知,希波,具有实证精神,故选D项;材料强调“将疾病的起因与宗教巫术区别开来”,并未反对神灵崇拜,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古代医术的发展情况,不能体现出“传承”,排除B项;材料中的希波克拉底是医生,医生的职业特点是严谨实证而非个性自由,排除C项。
2.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
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但是人可以进行选择和判断,理智面对遗憾,即使不能改变也要,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D项。
3.(2022·江西宜春二模)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
这表明古希腊(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B.哲学发展有永恒性C.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注的是人自身,是人对自然统治力量的,这反映了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辉煌的文化,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而不是哲学发展的特点,排除B项;自然哲学主要是思考人面对的自然界的哲学问题,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关系,排除D项。
4.(2023·河南安阳高三调研)苏格拉底说过:“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好一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却能使人富有美德。
”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推崇理性思维B.强调社会道德C.反对追求财富,提出知识即美德,具,故选A项;材料中苏格拉底强调的是个人道德而非社会道德,排除B项;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比财富更重要,但并未反对财富,排除C项;重视公民教育是柏拉图的主张,排除D项。
5.(2022·湖南怀化一模)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反对苏格拉底把美德仅仅等同于知识的观点,认为美德分知德和行德。
在谈到行德时,他认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它乃以居间者为目的,过度和不足乃是恶行的特性。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A.肯定了雅典平民掌权的民主政治B.与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相一致C.基于对希腊城邦制度现状的反思,反对过度与不足,这与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直接泛滥的民主无法容纳城邦的发展,故选C项。
材料是对雅典关于泛滥的直接民主的批判,故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思想主张存在差别,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D项错误。
6.(2023·河南高三联考)在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的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22人,占当时全世界的44%,是无可争议的中心。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7人;启蒙时期的法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产业革命时期的德国,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有8人,三国在著名文学家和艺术家人数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
这折射出世界文学艺术中心的变化( )A.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密不可分B.呈现杂乱无序的发展状态C.体现了欧洲各国文化的传承性,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运动时期,再到产业革命时期,西方资,这一演变过程加速了欧洲思想解放、科技革命的历史进程,促进了文学艺术中心的转移及文学艺术领域的繁荣,故A项正确。
世界文学艺术中心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不能说“杂乱无序”,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欧洲各国文化的传承性,故排除C项:D项与文学艺术中心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
7.(2022·江苏泰州四模)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维夫斯强调重视感官实践的实用教育,他认为:学生应不以到商店、工场向人请教为耻。
从前,有学问的人不屑于了解这些事情,而了解、记住这些事情又至关重要。
该学者主张( )A.教育应贴近社会实际B.打破天主教的神学束缚C.教育中体现理性主义,文艺复,贴近社会实际,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对于宗教神学的态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不符。
8.(2022·四川泸州三模)意大利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认为,人性是贪婪和奸诈的,他们服从君主的统治,也是出于不得已的无奈。
一旦出现机会,都会伺机作乱反叛,暴露出本性恶的特点。
他的主张( )A.体现了订立社会契约的必要性B.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C.适应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需求,提升世俗王权的权力,适应建立民族国家的时代需C项;订立社会契约属于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且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这时期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基雅维利的主张旨在加强君主统治,提升世俗王权的权力,排除D项。
9.(2022·四川绵阳三模)由于拉斐尔对《雅典学院》的创作历程未留只言片语,由此各种误读现象层出不穷。
学者研究发现,该画并非对古典学术昌盛百家争鸣场面之颂扬,而意在揭示潜藏在古代智慧之中的基督教神学。
这一事例说明绘画作品(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B.不能作为史料引用C.需与文献研究结合,所以对《雅典学院》的解释有很多甚至有误读,这说明绘画作,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拉斐尔的创作历程,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文艺作品可以作为史料但需要多方佐证,排除B项;文艺作品本身就有欣赏、研究、纪念等多角度价值,并不仅仅来自学者的发掘,排除D项。
10.(2023·四川巴中高三“零诊”考试)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且未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
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B.印刷业发展受教会控制C.教会主导文化发展方向,能够推动思想解放,故选A项;由材料“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可知为教皇对印刷业的态度,不能由此推知对印刷业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主导”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 项;“理性”不符合教皇封建专制统治的史实,排除D项。
11.(2022·广东新高考冲刺练习)在16世纪的西欧,随着教权对于世俗婚姻及家庭的控制松弛,父权和夫权及时填补了教权留下来的空间。
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显露出女性争取解放的曙光B.沉重打击了基督教统治C.使知识女性面临严重的困境,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对女性的控制权从教会转移到了男人手上,因此对妇女的解放作用有限,故选D项。
材料所述未涉及“女性争取解放”,排除A项。
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
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12.(2022·河南名校联考)马丁·路德认为上帝制定了自然界的秩序,创造了万物有条不紊的秩序,他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绝对的、固定的规律,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被人类所认知的。
马丁·路德的这一认识( )A.改变人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C.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人们可以以此,这有助于理性主义的发展,故选D项;马丁·路德作为宗教改革的领袖,反对的是教会的统治而非宗教本身,并未改变人们的信仰,排除A项;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主张否定了教会的权威,排除B项;启蒙运动发生在宗教改革之后,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个喧闹的城市社会,以繁荣的工业以及西欧、富裕的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利润丰厚的贸易为基础。
意大利是这一贸易的中间人,并由此繁荣起来……这些(意大利的)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它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
它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按某些方面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除雷奥纳都及其他几个人外,都不尊重科学——尊重科学那是17世纪以来大多数重要革新人物的特色……不过他们用古代人的威信替代教会的威信。
——摘编自[英]罗素《西方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意大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人的威信”指的是什么,其“替代教会的威信”有何作原因:意大利的商业贸易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控制城市的大商人家族赞助了文艺复(2)“古代人的威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作用: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14.(2022·四川德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雅各布·布克哈特是19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提出自己对该书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明确、)说明: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以意大利最早出现文艺复兴。
但本书在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候,没有涉及该时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多的是从意大利的政治体制、航海事业、科学研究层面进行探讨。
该书的这种做法不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不能正确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