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昧中的觉醒一轮复习
异:①智者学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②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③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忽视道德追求功利。 1.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2.强调人的理性和知识的重要性 3.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更重视人的伦理 道德,强调“知德合一”。
孔子与苏格拉底
同: 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异: 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 个性发展。 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 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苏格拉底把装 有毒酒的杯子举到 胸口,平静地说: “分手的时候到了, 我将死,你们活下 来,是谁的选择 好,只有天知道。” 说毕,一口喝干了 毒酒。在场的人都 伤心地哭起来,连 苏格拉底之死 狱卒也流下眼泪。 毒酒的作用渐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 看守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留下 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 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
代表思想:
③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尖锐地批判传 容易出现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统,敢于创新。
二、人文精神的继续发展
——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苏格拉底 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忽视道 德、追求功利
理性:1.强调人类的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主张:
2.认识你自己 3.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
12
3.哪一项思想主张不属于古希腊斯多 亚学派的思想组成部分( ) A、物理学 B、伦理学 C、逻辑学 D、生物学 4.下列观点由苏格拉底提出的是( )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认识你自己 ③人 人生而平等 ④美德即知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
13
5.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西方人文主义的 核心理论的是( ) A、普罗塔戈拉 B、斯多亚学派 C、苏格拉底 D、智者学派 6.苏格拉底与智者的相同思想有( ) ①强调以人为中心 ②忽视道德 ③否认绝 对权威 ④追求功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1、开创哲学新方向,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 地位及 问,对后世影响深远; 意义: 2、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3、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
之死: 既遵守了城邦的法律,又捍卫了思想自
由和人格的尊严
苏格拉底和智者的异同 同:①基本上是属于同一时代
②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③都肯定了人的价值,否认绝对权威,体现了人 文精神。 ④都体现西方人文精神,具有启蒙开导和思想解放的 作用
20
认识:“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做人的道理,是苏 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思考,体现了对理性的尊崇、 对思想自由的追求和道德的重视,丰富了人文主义 的内涵。
下列是逃生办法,你认为苏格拉底为什么宁愿选择死?
⒈如果承认自己错了,并表示从此不再 说,可以选择放逐的方式代替死刑。 ⒉如果携带家属,涕流满面向法官求情, 可以求得宽恕。 ⒊他的朋友买通了狱卒,制定了周密的 计划援救他,只要他愿意越狱逃离,众多城 邦都欢迎他。 ⒋如果发动一场暴动,也可以把当权者 推翻。
苏格拉底
思考: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对“人”的认识有何不同?
在普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那里,人则成 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即“人是万物的尺度”中 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认识你自 己”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美德即知识”
涵义: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 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 德之中;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 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 它揭示了教育和道德的关系,即教 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发展人的美 德和善性。美德和善可通过教育、 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
“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 ---公元前6世纪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
请分析:上面三个时期希腊人关注的对象有 什么变化? 神 自然 人
时间: 背景: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①希腊工商业发展(根因)
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成熟(主因) ③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 ④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直因)
观点评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美德与教育的关系
《隐士和熊》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 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 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 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克雷洛夫评论道:“殷勤过分的 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美德即知识.没有知识,甚至 无法去道德 。
人格魅力
为了真理与自由,他自愿选择死! 既服从城邦法律的判决,又捍卫思 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苏 格 拉 底 之 死
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25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
公元前 5世纪
伯利克里 执政,雅 典民主政 治发展到 顶峰
公元前 8世纪
公元前6 世纪初
公元前6 世纪末
雅典 城邦 萌芽
克里斯提 梭伦改革, 尼改革, 雅典民主 雅典民主 制度基础 政治确立 奠定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狭义)。
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广义)。
人文精神的 三次演进:
起源: 前5C中希腊时代(智者运动) 复兴: 14-17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发展成熟:
17-18C启蒙运动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前8、9世纪的希腊神话时代,人 们称宙斯是众神之王,人类之王,人 们按神谕安排事情。
苏格拉底最 后因触犯了当时 权贵的利益而被 判处死刑。有的 弟子劝他借机逃 走;有弟子和朋 友愿意代他赎 罪,但都被他拒 绝了。他说: 苏格拉底之死 “我决不从任何 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 提供的最佳办法。”为了维护真理和正义,他表示: “服从国法,是市民的义务。”于是他为真理而殉难。
比较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和斯多亚学派的异同点。 相同: 以人为研究对象,都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作用。体 现人文精神 不同点: 智者运动 研究重 点 苏格拉底 人的内心世界 斯多亚学派 人与社会
社会问题
人文精 1.肯定人的价值和尊 1.崇尚理性和智慧 1.肯定人生而平 严 神 2. 认识理性阶段 等 2. 认识感性阶段。 2. 超越性阶段 评价 1.第一次认识 1.人类自我意识的 1.认识到人的理性 到人生而平等。 第一次觉醒; 2. 与智慧; 2.古代 2.古代西方人 古代西方是人文精 西方人文精神的升 文精神发展顶 神的起源 华。 峰。
④
16
前5世纪中叶后的古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
地理环境 (客观条件) 希腊工商业发展 (根本原因) 平民地位提高 个人主义成长 智者学派产生
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 (主要原因) 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直接原因)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 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 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人 之为人,在于灵魂的求善,在于智慧和 理性的高扬。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认为 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 知识,改善自己的灵魂。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 尺度,是存在 事物存在的尺 度,也是不存 在事物不存在 的尺度。”
◆
人真的是万物的尺度吗? 这幅漫画说明什么?
普罗泰戈拉 ① 这句话带有” (约前481— 相对主义”和” 约前411)
②
主观主义特点”
③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了个人的感觉对判断活动的意义, 否定了客观真理,就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 开了方便之门。
(2)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的。自然界及其人类社 会皆有相同的理性 (3)人人生而平等。因果关系,因为人从生来具有理 性,这就自然得出了人人生而平等的结论。
√
1.为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先驱的古希 腊思想家是( ) A、芝诺 B、苏格拉底 C、但丁 D、普罗塔戈拉 2.克思称为“哲学的创造者”和“智 慧”的化身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芝诺 D、普罗塔戈拉
27
材料一: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 自然引 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 材料二: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 奴隶的灵 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那 些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 回答: (1) 材料反映的人文主义思想派别是什么? (2)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内容及其依椐 (3) 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指出与材料一的关系 (1)斯多亚学派
√
√
14
智者学派的观点及评价
你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含义? 黑格尔说:“这是一句伟大的话。”你同意这 个评价吗? 否定了“神是万物的尺度”的可能性,从而 冲破了传统的人与神关系的思想束缚,否定神 的存在,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的自我 意识,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提高了人 的地位,肯定了人的作用。是人类意识自我意 识的第一次觉醒。 智者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普罗塔戈 拉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智 性质: 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运动 者 探讨问题: 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运 评价: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约前481-前411) 动 (1)意义:人;第一次觉醒;西方人文精神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滥觞;普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 ①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倾向于相对 驱言论特点: 主义和主观主义; ②注重实利,言辞和结论大胆而惊世骇俗; (2)局限性: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本节识记
【主要内容】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 的阐述。 【默写、背诵提示】 (1)古希腊智者学派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时间、背 景、普罗塔戈拉的主要观点及影响。 (2)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道德哲学产生的 时代背景、苏格拉底的思想贡献、苏格拉底在思想史上 的地位。 (3)注意比较智者绝对权威。(2)不同:苏格拉 底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