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配套)

1.1人口的数量变化一、预习目标1.理解人口数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并能一一揭示其原因。

2.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差异和成因。

3.识记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分析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

二、预习要点1.重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2.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三、预习问题预习课本P2—P5。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 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是什么?时空差异有哪些?预习课本P5—P7。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2.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有什么特征3.促使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四、预习检测1. 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 人口出生率B. 人口死亡率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数量2. 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 自然灾害减少B. 没有战争C.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 农业的发展3. 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 ①②③B. ③②①C. ②①③D. ②③①探究案探究活动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探究材料】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探究问题】1.从上面的图表,我们看到了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到1999年10月12日,已达到60亿,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 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

人口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2.结合材料中的图表和教材P2~P3图1.2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和图1.3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分析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变化的原因。

3.俄罗斯总统签署一项政令,鼓励妇女多生育,以扭转人口数量下降趋势。

根据这项政令,俄罗斯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

俄罗斯人口每年以超过70万的速度在减少,若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人口数量将减少一半。

与此相反,我们国家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

结合教材P3图1.4 1950~2019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有什么差异?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各采取了哪些措施?【规律总结】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即【考例探究1】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最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经济发达,死亡率较低C.拉丁美洲的新增人口比北美洲的三倍还多D.世界新增人口最多的大洲是非洲探究活动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探究材料】材料一阅读教材P5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和P6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案例1。

材料二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19年)1.阅读教材P5图1.6,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1)三种不同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各有怎样的差别?(2)三种模式可能分别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什么历史时期?(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2.通过材料二表格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3.阅读案例1,了解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原因。

【规律总结】人口增长模式是人口发展的基础。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不同。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的差异,因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增长模式类型转变并不具有同步性。

【考例探究2】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处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B.发达国家人口均表现为负增长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处于“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D.我国还不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五、随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

读图,回答1~3题。

1.该图中各省区中()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B.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2.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C.人口年龄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3.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读下列图片资料,回答4~5题4.关于该图反映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0~15岁人口过少,需要提高人口出生率B.2019年,16~59岁人口达57.9%,劳动力充足C.2019~203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D.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5.关于上述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出生率从建国后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波动B.建国后我国人口死亡率逐渐下降C.生活质量提高,人均寿命延长D.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二、综合题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也称中位年龄或中数年龄。

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

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材料二201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人口年龄中位数。

(2)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预习检测1:C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故人口增长的快慢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的。

2:C解析:产业革命后,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因此,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3:D解析:工业革命以前,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为“高—高—低”模式;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形成了“高—低—高”的人口增长模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开始呈下降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低—低”模式。

二探究案探究点一1.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2.到2019年止,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排序: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

2019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排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国家之间的差异年人的退休和养老费用增加,加重社会经济负担;③老年人生活困难和精神孤独等社会问题。

措施:鼓励生育(长期);接纳外来移民(短期)。

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太快,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大,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考例探究1 C探究活动二:1.出生率发生了变化。

2.原因:在工业革命以后,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

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3.(1)前工业化时期——原始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传统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型。

(2)原因:三、随堂检测1.B2.C3.A【解析】第1题,逐项分析如下:宁夏出生率为1.6%左右,出生率略高,死亡率为0.5%左右,死亡率较低,A选项是错误的。

江苏人口总数最多,年新增人口最多,B选项是正确的。

西藏死亡率为0.6%左右,上海死亡率为1%左右,西藏死亡率低于上海,C选项是错误的。

北京自然增长率较低,人口自然增长慢D选项是错误的。

第2题,上海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北京。

第3题,资源条件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江苏省资源条件比西藏优越。

4.D5.A【解析】第4题,我国仍要维持人口的低出生率水平,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越短缺。

图中反映的中心问题是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5题,上述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建国后生活质量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建国后我国人口出生率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下降。

6 (1)德国(2)尼日利亚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就业、就学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态环境承受压力大【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数值大小可得答案。

第(2)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应为非洲的尼日利亚,处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青少年人口比重大,就学、就业压力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