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1】篇〗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最好的老师。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学校组织学生集体看演出的情境入手,通过单、双号的形式进入会场,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做好铺垫。

2.猜想验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数学猜想属于数学方法论的范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

“猜想—验证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依据已有的数学材料或知识经验,做出符合一定规律或事实的推测性猜想,然后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并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创造才能,完善自己的猜想,最终发现规律。

本设计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运用“猜想——观察——验证——归纳”来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促使学生掌握了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百数表
学生准备百数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明天将在学校的剧场举行文艺汇演,学校提出了入场要求,大家请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由于我们学校人数较多,因此需要分两个门入场,分别是单号入场口和双号入场口,请大家想一想,什么号码的同学能从双号入场口进入呢?
预设
生:2号、4号、6号、8号……
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号码,像这样的号码能说得完吗?能不能把所有适合的号码用一句话概括呢?
(有的会说双数号码,有的会说是2的倍数的号码等等)
2.引入新课:我们平时所说的双数都是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1.操作:(出示百数表)请同学们在百数表中将2的倍数框起来,并涂上黄色。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讨论。

2.思考: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2的倍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下面我们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补充,然后各组选代表全班交流。

3.汇报:学生交流后汇报。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4.数学游戏:同桌之间互相说数,并让对方判断该数是不是2的倍数。

5.总结: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

(先找出一些2的倍数,然后通过观察发现特征,最后举例验证)
(二)奇数和偶数的意义。

1.指导学生自学。

师:自然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2的倍数,一类不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什么数?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9页,自学这部分知识。

2.汇报自学成果。

学生自学后汇报,我们平时所说的单数在数学中叫奇数,双数在数学中叫偶数。

3.组织学生思考。

师:谁知道怎样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4.尝试举例说明。

师:生活中,你们见过把数分成奇数和偶数的情况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1、掌握 2 、 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复习准备
1、提问。

①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

②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学习新课
1、教师:(练习 2) 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
( 个位上是 0,2,4,6,8。

)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

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偶数”,“奇数”。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
3、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
①说出5个2的倍数。

(要求:两位数。


②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③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学习新课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

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

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② (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

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

④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巩固反馈
1 、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

2 、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

3 、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4 、用 0 , 7 , 4 ,
5 , 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数的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特征教学设计第【3】篇〗[教学内容]2、5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
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
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三、奇数、偶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判断练习。

四、练一练:
第2题:引导学生先*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

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

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


五、数学游戏:
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准备袋子和0~9数字卡片,让学生轮流摸出两张卡片组成的两位数,说一说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