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方案
一、目的与目标
(一)目的
1.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水平,开展患者的治疗管理,稳定控制血压及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通过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社区防治的具体措施,规范社区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为社区人群提供连续、综合、价格低廉、方便可及的高血压、糖尿病防治服务。
(二)目标
1.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全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控制相关的行为危险因素。
2.利用各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其早诊早治率。
3.加强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或死亡率。
4.识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与干预,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
二、患者的随访管理
1.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行分级、分类随访管理。
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估和级别、类别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
2.对患者的随访管理应从减轻病痛,以低廉的医疗费用提供利于患者康复的
各项优质服务的角度出发,使患者愿意接受我们的随访管理。
切不可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随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失去患者的参与,使综合防治工作无法开展下去。
3.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除药物治疗外,还应做针对个体存在的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非药物干预。
必要的临床指标检测,以及如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技能,增加患者随访管理的依从性等,形成连续、动态的随访管理。
三、随访管理的内容
1.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最近的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等。
2.记录患者现有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健康处方,教会患者改变或/和消除行为危险因素的技能。
3.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药物治疗后的效果。
对于有效的患者,督促其坚持用药;对效果不佳的患者应调整治疗方案,在社区不能调整的可建议其到综合医院。
4.根据高血压分级、糖尿病分类管理的要求,定期为患者进行化验和临床检查,如血糖、血脂、血尿常规等的化验,心电图、眼底等的检查。
所需的化验和检查在社区不能开展的,可建议其到综合医院。
5.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的情况,对其进行医学指导,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011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