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末级再热器管屏更换项目作业指导书

末级再热器管屏更换项目作业指导书

广州发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珠江电厂#3炉末级再热器管屏更换项目作业指导书批准:复审:初审:编写:广州发展电力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1月28日#3炉末级再热器管屏更换项目作业指导书一.工程概况本次#3机组A级检修期间,计划将#3炉末级再热器管屏全部更换、共计更换管屏60片,焊口1672道,工期在45天内完成。

主要工作有:1.1结合现场施工需要,先割除末级再热器所处位置顶屏过热器管子(规格为Φ60×7,材质15CrMo),共91根,每根长约2米,及割除部分密封鳍片等,待全部管屏安装完毕后顶屏管重新恢复。

1.2末级再热器共60片管屏,从末再进、出口集箱的第一个安装焊口(在顶棚管上方)上方20mm开始更换,进、出口集箱管接头保留,更换部件包括末再管屏、进/出口段上部弯管、高冠板、槽型密封板、定位板等。

1.3末级再热器管子及上部弯管保持原规格不变;进口段上部弯管材质不变,为12Cr1MoVG;管屏进口段管子材质升级为T91;管屏出口段管子(外一圈除外)由原先的12Cr1MoV材质升级为T91,管屏出口段外一圈由原先TP304H升级为TP347H;出口段上部弯管(外一圈除外)材质不变12Cr1MoVG,外一圈弯管原来的材质是钢研102,改为12Cr1MoVG材质。

1.4 为减少现场的异种钢焊口,管屏直管上部短接长度为150mm 材质为12Cr1MoVG的管子,出口段最外圈短接管道需视弯管材质而定(短接焊口在制造厂完成)。

现场焊口每屏28个,包括进口集箱弯管与管接头焊口7个,弯管与管屏进口段焊口7个,管屏出口段与出口集箱弯管焊口7个,弯管与出口集箱管接头焊口7个。

60片屏共1680-8=1672道工地焊口。

1.5左→右数第17屏和右→左数第13屏,管屏最外圈的管子取消,与之相接的入口集箱管接头封堵最外圈,出口集箱管接头封堵次外圈。

左→右数第17屏和右→左数第13屏的次外圈出口段上部连接弯管改接到最外圈出口集箱管接头。

1.6新旧管屏的吊装,搬运。

1.7所有管屏密封焊缝的焊接。

1.8原密封板、高冠板、涉及的支吊等全部拆除、恢复。

1.9管排吊装口的临时割除、吹灰器的拆除及恢复。

1.10过程中的所有旧金属材料全部运到甲方指定的地方存放。

1.11管屏更换过程中,所涉及架子改动工作。

1.12检修工作所需的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拆(炉内八楼平台架子由炉膛搭设综合架子的外委单位负责搭拆,平台架子搭设的高度可根据换管需要进行协商)。

1.13 新管排到现场后对所有新管排(含弯头)进行通球检查并记录,配合金相专业对新管排厂家焊口进行抽检以及管材的确认;包括管排的吊搬、焊口打磨、管子打磨等。

1.14除末级过热器联箱保温外,其它所涉及的保温、护板的拆除、恢复。

二、作业依据的图纸、文件、标准2.1.电厂提供的#3炉末级再热器管屏有关技术资料;2.2.DL/T5047-95《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2.3.DL5007-92《电力建设施工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2.4.《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三、组织机构项目负责人:黄进施工负责人:陈福施工技术负责人:曾海飞安全负责人:张海峰安全监督人:技术验收人员:四、施工工期本工程施工计划在#3机A级检修期间进行(拟2016年11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为#3机A修时间,以中调批复最终日期为准)。

合同工期45天。

工期要求:#3炉原末再拆除及搬运:热力工作票允许开工后8天内完成;新#3炉#3末吊装及对口焊接(含辅件的安装)18天内完成。

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12月1日,总施工工期35天,本计划中有很多项工作是计划同时进行的,我们将在施工工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头并进、倒班制等相关措施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各项工作的计划见下表:五、作业准备及条件要求5.1.所有参加大修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其从事工作性质,范围必须与证件等级相符。

5.2.资源配置5.2.1 施工期间采取两班作业方式施工,日作业时间为16小时;5.2.2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钳工、焊工、电工、热处工、架子工等按需配置。

六﹑作业设备表6.1 奥太交流逆变式电焊机 8台;6.2 链条葫芦 1T、15个:2T、50个;6.3 卷扬机 3T、1台6.4 汽车吊 40T 臂长40+9m6.5 钳工、起重常用工具一批。

七﹑作业流程图准备工作→施工场地布置、保温拆除、进出口联箱固定及起重设备布置→拆包墙、顶棚管→逐片拆除原末再管屏→新末再管屏依次吊装→包墙恢复→新管屏对口焊接及顶棚管焊接恢复(含附件安装)→恢复保温、拆除起重设备→现场场地恢复及清理。

八、作业程序内容8.1.办好热力机械工作票及动火票、临时电源使用票。

8.2.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8.3.搭设牢固的脚手架。

8.4.拆除施工范围的所有的保温。

8.5.卷扬机布置:8.5.1因本次未再管排是以整排更换吊装、需用1台3T卷扬机;8.5.2 卷扬机布置在12米层大平台适当位置处并固定好;8.5.2.1 卷扬机钢丝绳通过滑轮组(固定在炉右侧钢架内约60米标高左右)放到44米,用作将新管排从44米吊至55米层;8.6.旧管排割除前末再联箱的临时固定:8.6.1 为了防止末再进出口集箱在旧管排割除后产生前后、左右以及标高的移位,用铁板将后屏过热器进出口集箱弹簧吊架的弹簧座的两侧限位的上、下作临时烧焊固定好,以免进出口集箱升高或下沉。

焊接前将弹簧座的活动间隙用泡沫石棉塞好,防止割除时的熔渣落到活动间隙中;8.6.2 在进出口集箱的两端用#14槽钢固定好(槽钢不许焊在集箱上),以免集箱前后、上下移动(可将槽钢焊固在末再集箱两端的固定支架上);待所有管排密封焊接完毕后将以上的临时加固装置割除。

8.7.在炉右侧35m层末再拆装区域下方用脚手架搭建施工平台,施工平台从炉右侧搭至锅炉右侧外层钢架,便于施工人员施工。

拆除35m层以上至51m层垂直吊装区域楼梯平台,用钢管做好临时围蔽。

8.8.拆除炉右侧51m层K10、K14吹灰器,摆放至平台指定区域,并做好围蔽。

8.9.从炉右侧46-55m处包墙开门,高度9m,宽度1.5m,作为末级再热器新旧管屏吊装进出口,如有原吊装门就按原吊装门切割。

8.10.先割除末级再热器所处位置顶屏过热器管子(规格为Φ60×7,材质15CrMo),共91根,每根长约2米,及割除部分密封鳍片,待新管排吊装完毕后将其恢复。

8.11.在顶棚底下方安装一条Φ14mm的钢丝绳从炉左至炉右布置拉紧,钢丝绳上安装滑饼,用1T手拉葫芦牵引平移管排。

8.12.旧末再管排割除:从炉右第一块屏开始,用2T手拉葫芦吊住管屏,然后从集箱第二道弯管到下面管排全部用火割作破坏性割除。

从炉右侧吊装门吊出,然后转接到转扬机,放至44m层后,经水平钢丝绳平移至靠近外层钢架(40T汽车吊吊钩可到达处),用汽车吊吊到0m后运到电厂指定地点堆放。

8.13.在新管排吊装前先将高冠板割除的密封焊缝用砂轮机打磨干净、以便新管排吊装和密封恢复。

8.14.新管排到货后卸货到吊装现场指定区域,并用围栏做好围蔽。

8.15.新管排吊装前先将新管排、弯头作通球、外观、光谱检查并作编号标色。

8.16.管排吊装就位:8.16.1 在#3炉炉右用40T汽车吊吊装新管排至44m层,然后转到卷扬机将新管排从44m吊到55m包墙吊装口处再用2T手拉葫芦将管排水平移到炉右吊装进出口处后,再垂直移至所需安装位置(安装顺序从炉左第一块屏开始,直至炉右吊装进出口附近最后一块管屏);8.16.2 在末再集箱上布置好链条葫芦放置顶棚管下方,将管排接钩移动垂直后吊到所需安装标高。

8.17.新管安装:散管弯头对口安装时每根需用水平尺做垂直度量。

8.18.弯头与管排管口安装顺序:8.18.1 先从内第一圈往最外圈按顺序安装完毕,上、下两道管口同时对口焊接;8.18.2 为了确保密封能100%焊完,在每焊完两圈管后必须将中间部分密封焊接完毕,依此顺序,管口焊完密封随之焊完。

8.19.以上新管子的对口焊接质量要求:8.19.1 坡口打磨角度为30~35度,管口内外端至少有10㎜长打磨光亮至露出金属光泽,钝边0.5㎜;8.19.2 管口端面与管中心垂直,倾斜值Δf≤0.5㎜,实际操作中用直尺进行度量;8.19.3 对口保证对接质量,错边量≤0.5㎜,对口偏折距焊缝中心200㎜处≤2㎜,并严禁强行组对;8.19.4 焊口焊接采用全氩弧焊,选用合格的焊丝、焊条,焊后施焊者对焊口作100% 外观检查,并写上焊工代号。

8.20.所有焊口焊完后将高冠板与密封圈作100%密封焊接。

8.21.所有焊接工作完毕后,再热器系统通压缩空气试验。

8.22.恢复所有保温。

8.23.拆除所有脚手架、清理施工现场。

8.24.拆除所有施工机械。

九﹑作业过程管理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应正确穿戴好必需的个人劳保用品(如劳保服、劳保鞋和安全帽等),劳保和安全用品穿戴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使用工器具及安全防护用品前,必须作例行检查。

3、各危险区域已做好防护措施,挂好警示牌。

4、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需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与安全作业规程。

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6、吊装及施工区域设备摆放整齐,照明充足,消防设施齐全,孔洞盖板盖好,通道畅通满足文明施工要求。

7、施工时废弃的手套、棉纱头、废纸、毛笔、墨计、废油、废料等不要乱放乱丢,应放在专放区。

8、严格遵守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工作规定,做到文明施工,做到“三清”。

十﹑安全措施10.1.严格按公司的《安全管理考核规定》施工;10.2.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安全监护制度、许可制度、工作间断及工作终结管理制度,严禁无票开工。

施工负责人在布置施工任务时, 必须由安全监督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工作技术交底, 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许开工;10.3.进入施工现场正确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扎牢安全带;10.4.进场全部工器具氧气、乙炔瓶等,须经施工负责人检查过关,特种设备一定要有检验证明。

现场工机、设备、材料堆放必须按照指定区域整齐摆放;10.5.动火焊时要做好防护措施:10.5.1每天焊接前,必须检查焊钳、焊枪、皮带、电焊线等无缺陷后,方准开机使用;10.5.2摆放乙炔、氧气瓶时要有足够的距离;10.5.3在施工进行火割、电焊作业时,附近及下方如有电缆、油污等易燃物品应垫防火布或铁盘,必要时派专人监护;10.6.厂区内严禁吸烟;10.7.正确使用各种电动工具及劳保用品,做到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使用砂轮机必须戴好防护眼镜;10.8.工作完毕后将杂物清理干净,搞好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10.9.搭设牢固的脚手架和防护平台、围栏,防止高空坠落及高空落物发生;10.10.当剩余氩气的压力减少到5kg/cm2时,必须更换气瓶;10.11.焊接工作完成后,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回收焊线,关好焊机,拉下闸刀,锁好焊机棚;10.12.服从厂方安监部门及监理安全工程师的监督,对不符合安全事项及时整改;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10.13.现场所拆除设备、管道、法兰等不得直接落地,不得在锅炉钢架平台上过多堆放;10.14.材料进场计划有序,现场不得堆放过多材料;10.15.所有施工过程中产生废料及时摆放指定位置;10.16.每天作业完成后,必须清理作业场和责任区域;10.17.现场焊接、行灯线摆放整齐,行灯电压符合要求;工具、材料不得阻碍通道,不得交叉布置;10.18.工机箱内工机必须摆放整齐,工具箱上不得堆放杂物;10.19.所有起重机械由专人统一负责指挥、操作;10.20.做好管口封盖,并检查和防止异物进入管子;10.21.新管屏在炉内临时存放前应对生根部件进行检查和必要的加固;10.22.禁止在大板梁及锅炉本体上擅自动火、焊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