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因的分离规律正式

基因的分离规律正式


1/4 AA × Aa 2/4 2/3Aa 2/3 2/4 Aa 1/4 aa (淘汰) 2 n 1/4 aa 1-( ) >95% n=8
3
1/3 AA × 1/3 AA
(淘汰)
杂合体自交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连续自交 n次,子 1 n ( ) 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 ___________ ,纯合子出 2 1 1- (2 )n 。 现的概率____________
常见的几个遗传符号 P:亲本 ♀雌性个体(母本) ♂雄性个体(父本 X:杂交 X 自交 F1:子一代 F2:子二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现象的思考
P
×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 个亲本的性状(紫花), 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 状(白花)?
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 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为什么杂种子一代紫花自交 后代却既出现了紫花,又出 现了白花呢? 子二代的比永远是3:1么?
例: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着, 写出各个亲本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组合 亲本表现型 一 紫花X白花 杂交 AA aa 二 紫花X紫花 自交 Aa Aa 三 紫花X白花 测交 Aa aa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807
1240 405
白花 0
413 411
三、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
纯合子(纯种):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组成相同
分析:羊的白毛和长毛是不是相对性状?
单击画面继续
如何用豌豆进行实验来研究遗传
2、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 自花传粉
同一朵花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
意味着什么?
孟德尔在做杂交试 验时,先除去未成 熟花的全部雄蕊, 这叫做人工去雄。 然后,套上纸袋, 待花成熟时,再采 集另一植株的花粉, 撒在去雄花的柱头 上,完成人工授粉。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A)表示,隐性性 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小写字母(a)表示。 ②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 子。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A) 对隐性基因(a)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
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实验结论
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没有表现
出来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 在F1杂种后代中呈现不同亲本性状的现象称为 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显:隐)
请对p5表8-1总结实验结论
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在称基因)决定的。遗传因子在 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
第六章
第一节
遗传和变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学习目标
1、概述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的过程,认识其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2、理解杂交、自交、测交、性状、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 因、隐性基因、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 的基本概念 3、理解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
一对杂合黑色豚鼠交配,产仔四只,其表现
型为: A.全为黑色 C.3黑1白
B.2黑2白 D.以上都有可能

课堂反馈
1、基因型分别为bb、Bb、BB的三个植物个体, 其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Bb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 有 Bb和BB 。 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 F1产生 2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1:1 。 F2的基因型有 3种 ,其比为 1:2:1 。其中,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 是 Dd 。 3、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 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Bb和Bb ,这对夫妇再生 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1/4 。
性状,另一部分的个体显现出另一个亲本的性状,这 种在后代中显现出不同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 象,叫做 性状分离。
单击画面继续
表现型: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能表现出来的叫显性基因,在 F1不能表现出来的叫隐 性基因。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 d两种, 而矮茎豌豆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
一、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例: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
组合 亲本表现型 一 二 三 紫花X白花 紫花X紫花 紫花X白花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807 1240 405 白花 0 413 411
根据哪个组合能断显性的花色类型?试说明理由。
二、确定生物的基因型
1、按照遗传比例解题
P
BB
F1
基因型 表现型 比例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P:显×显 隐×隐 显×隐
显 隐 显
显×显
显隐 3:1
自交
显×隐
显隐 1:1
测交
杂交
一、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方法
1、杂交法(定义法):亲代表现不同,后代
表现一致,表现出来的就是显性性状。
2、自交法:亲代表现相同,后代表现不同,新
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第八章 遗传和变异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同种生物之间亲代与子代之间既有相 似的一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称为遗传学。
孟德尔是奥地利学者,是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人。
3、有关等位基因的概念中,判断正误 (1)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 (2)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 (3)体细胞中成对,配子中成单 (4)控制高茎和矮茎的D和d基因可以称为等 位基因。 (5)控制高茎的D和D基因也可以称为等位 基因。
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A、等位基因彼此独立分离后,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B、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
DD
Dd
dd
单击画面继续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自交: 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测交: 测交就是让杂种一代与隐性亲本杂交
遗传的基本组合
① 显性 显性 隐性 × BB bb × ② 隐性 显性 bb BB × ③ 隐性 显性 bb Bb × ④ 显性 显性 Bb Bb × ⑤ 隐性 bb
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用显性性 想一想 状和隐性性状的品种?
培育隐性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品种, 就是选用的品种。 培育显性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确认得到 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
①隐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 例:小麦、水稻矮杆性状的选育(aa) Aa × 1 AA 2Aa 1aa ②显性基因控制的优良性状 例 小麦抗杆锈病性状的选育(AA) AA × 1/4 Aa
④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每个配子中基因 成单。 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出现性状分离,表现类型比为3:1,基因类型 比为1:2:1。 基因型: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 (用英文字母表示)
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能表现出来的性 状称为表现型。(用中文描述)
孟德尔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选择非常特别的试验材料
孟德尔选择的遗传试验材料
豌 豆
1、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 例如豌豆的花色、种子的形状、植株高度等都 是性状。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例:豌豆的花色:紫花和白花;种子形状:圆形、皱 缩;豌豆中有高茎的(高度1.5~2.0 m),也有矮茎的 (高度0.3 m左右)等。
的个体。例如DD和dd。
杂合子(杂种):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组成相同
的个体。例如Dபைடு நூலகம்。
如何区分纯合子和杂合子? 自交和测交
鉴定纯合子、杂合子的方法
自交法:
①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 (不稳定遗传) ②若后代未出现新的性状,则为纯合子。(稳定遗传) 测交法: ①若测交后代出现了两种性状,则为杂合子; ②若测交后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
30株高:34株矮
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
性状分离:在F2中,一部分个体显现出一个亲本的
因。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存在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 性状的基因,我们称为等位基因。
基因的分离规律:
在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 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律。
单击画面继续
基因分离规律小结:
基因型: 基因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在F1
等位基因: 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例如Dd。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单击画面继续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验证
说明:1、每人从袋子里随机取一粒棋子,记住颜色, 重新放回,再随机取一粒,记住组合。 2、用黑色表示显性性状,白色表示隐性性状; 结果:组合类型
杂交试验
孟德尔经过仔细的观察,注意到一棵植株或种子上同时有 多对相对性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2、由简到繁、先易后难 一对相对性状到两对、三对以至数对相对性状。 3、应用统计方法把现象与数量分析结合
4、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
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1865年在“布隆自然
史学会”上宣读了《植物杂交试验》论文, 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1900年,孟德尔定律重新被欧洲的三位科学 家发现,遗传学就同这个“再发现”一起诞 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