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西方大部制改革和中央地方大部制改革
西方大部制改革和中央地方大部制改革
表明法国对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济发展和经济保护的强化和重视,一如我国设立环境保护 部的思路。
1.
2.
在合理划分职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将联邦政府原有的 28个部精简为18个,除两个不部(退伍军人和原住民事务 部)之外。每个部都由内阁部长领导。 例如:把教育、培训和管理劳动力职能进行了合并,设立 就业、教育和培训部;把运输、航空和通信服务进行整合, 设立运输和通信部。
Tips: 1996年,英成立了126个这样的执行局,到2002年,英共有 127个执行局,近75%的公共服务由这些局来承担。 “下一步行动”方案得到效仿,德法澳新荷丹芬,中国深 圳。
西方大部制改革:法国
法国是一个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 法中央政府改革未曾停止过,从戴高乐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 国至今,中央政府部门数量维持在15-20个。 本届政府于2007年由萨科齐当选总统并任命弗朗索瓦•菲永 为总理,经过改革,中央政府由17个部组成。
美国联邦政府一级目前设有15个部
联 邦 政 府
设立时间最长
分开设 立
“9.11” 事件后
国 务 财 院 政 (外 部 交)
司 法 部
内 政 部
国 防 部
农 业 部
商 务 部
住房 劳 与 交通 能 工 城市 运输 源 部 发展 部 部 部
卫生 退伍 教 国土 与公 军人 育 安全 共服 事务 部 部 务部 部
中央政府17部:
1. 生态、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海洋事务部; 2. 经济、财政和工业部; 3. 司法部; 4. 外交和欧洲事务部; 5. 国民教育部; 6. 高等教育和研究部; 7. 内政、海外和地方政府事务部; 8. 劳工、团结事务和公共服务部; 9. 国防部; 10. 体育和健康部; 11. 预算、公共账簿和行政改革部; 12. 食品、农业和渔业部; 13. 文化和传媒部; 14. 移民、融合、民族认同和共同发展部; 15. 农村空间和领土整治部; 16. 青年事务部; 17. 经济复苏计划实施总理办公室。
《大部制:雏形、发展与完善》作者:杨兴坤 著 出 版 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5-01
二、特征
静态组织和动态运行:
大部制特征
偏重于静态
偏重于动态
职能整合
结构优化
机构精简
统一领导
运转协调
资源共享
三、西方大部制改革(主要发达国家)
西方大部制改革:美国
克林顿政府自1993年以来,积极推行压缩政府规模、 裁减联邦雇员及放松管制的改革,将政府部门的 一些机构建制转移出政府,将部门职能进行重新 整合。
大部制改革
西方、中央和地方、越南、老挝
提纲
1. 2. 3. 4. 5. 6. 7. 定义 特征 西方大部制改革 国内中央和地方大部制改革(案例分析) 问题——观点 越南大部制改革 老挝大部制改革
一、定义
大部制是大部门体制的简称,指政府将性质相似、职能类同、业务性质相近的 政府部门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达到统一、精简、效能的目的,有效化解政 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等问题,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1.政府架构和管理模式。 2.同类公共事务集中到一个部门统一管理,也可扩大原有部门的业务范围。 3.会涉及部门或机构的合并和重新调整,但必须以职能整合、职能重新划分归并 为基础。 4.本质是政府职能的优化与整合,政府运行方式的优化,政府资源的优化整合和 共享。 5.不一定意味着部门或机构规模的扩大。
使用独立机构辅佐大部,从而实现大部的宽职能、 高效率。
有六十多个独立行政机构和独立监管机构。 独立行政机构如中情局、环境保护署、国家科学基 金会、国家航空航天局、小企业管理局等,直接 对总统负责。
西方大部制改革:英国
最早 20世纪60年代后期进行“giant department(超级部)”的行政改革,将相 关职能交由超级部处理。 改革思路和措施是将一些业务相同或相近的部门进行重组整合,基本思 路就是我们现在的大部制改革。
贸易和工业部:合并了技术部和贸易委员会,垄断和兼并事 务由该部门处理。
英大部制改革最成功之处: 执行局改革(executive agency)
1979,玛格丽特•撒切尔(保守党)执政,改革措施: 1. 发起了反对浪费和低效率的运动,成立了一个直接向首 相负责的效率小组,负责对政府各部门的效率评审,并 寻求进一步改革的途径; 2. 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英石油、电讯、钢铁、航空等四 十多家国有企业); 3. 对地方政府预算开支实行总量控制; 4. 要求所有地方政府建筑和公路建设项目实行公共部门与 私营部门公开竞标等。
1988,效率小组提出 “改善政府管理:下一步行政方案”报告:
英政府开始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从政府各部分离出来没成 立半自治性的执行局承担执行工作。 部长和执行局在谈判的基础上对要完成的任务及其具体运行 方面的问题达成协议。 各部部长只需要关注预算总额和最终的结果,而各局在预算 支出、人事和其他事务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执行局局长由来自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人公开竞争而产生, 非终身制,三年竞聘一次。
教育部 科学部 国防部 海军部 陆军部 空军部 国家保险部 抚恤部 国家救济局
教育和科学部
国防部
社会保险部 卫生和社会保险部
卫生局
外交部 联邦关系部
外交和联邦事务部
国家经济发展委员会(新设) 经济事务部和技术部(撤销)
1970年希斯政府改革。英国政府设立了两个大部:
环境部:合并了原来的住房和地方政府部、运输部及公共建 设和工程部,整合了原属于内阁办公厅的污染控制署。
经济、财政与工业部和环境、发展与海洋部等,均为超级 大部。
经济、财政与工业部被称为“一个不可攻破的大堡垒”,负责经济 政策、财政政策和工业政策,以及经济宏观管理、财政预算和决策、 转移支付、国际贸易、税收管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的政策和协调。 环境、发展与海洋部综合负责资源、国土与政策、能源与气候政策、 可持续发展政策、灾害防治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政策等。
西方大部制改革: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于1983年年末发布了《澳大利亚公共机构改 革方案》,确立了机构改革的总体目标; 1987年7月,工党领袖霍克宣布政府机构调整方案,具有 大部制特色的改革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