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学实验室
课程名称:植物学实验总学时:90 实验学时:26
实验教材:植物学实验指导
适用专业:生物教育、生物
实验技术
课程性质:独立开设应开实验学期:第1学期
编写黎桂芳编写时间:2005、4
(1)、植物学实验课目的与要求:
目的:
植物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的一门基础课,由形态解剖、系统分类两部分组成。

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基本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功能特点;基本掌握植物界的各大类群,以及系统分类学原理,基本掌握植物界个体发育、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认识各大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演化系统。

从而为后续课程如植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等打下基础。

实验课基本要求:
1)使学生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方法及特征;
2)训练基本技能,如徒手切片、水藏玻片制作、生物绘图等;
3)基本掌握植物界从低级到高级各大类群的区别和适应性特征;
4)基本掌握植物标本鉴定、植物方法,会使用工具书;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

(2)主要仪器设备: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电脑多媒体(VCD等)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教师简单讲授原理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基本要求:
1、观察、动手、描绘、绘图。

熟练利用显微镜,掌握徒手切片、制片、揭破、观察等方法,学习植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并进行简单描述、制图。

2、印证、分析、综合、检索、推理。

通过观察,印证课程知识,能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综合、回答实验指导书的有关问题。

3、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种类;掌握常见植物学概念;能开展一般植物学实
验研究。

(4)考核与报告:
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试,评分,100分制,其中理论部分50分,操作50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30%;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或调整。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实验室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总学时:94 实验学时:26
适用专业:生物教育、生物实验技术实验教材:植物生理学实验指

课程性质:独立开设应开实验学期:第4学期
编写人黎桂芳编写时间:2005、4
(1)、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目的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课程是生物科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植物各器官及整体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植物从“基因表达”到“性状表达”之间的体内一系列信息传递、能量与物质代谢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等。

植物生理学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保证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我们将植物生理实验作为一门必修
课而独立开设,实行单独考核与评分。

(2)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一览表
生物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电脑多媒体(VCD等)
(3)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教师简单讲授原理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基本要求:通过实验印证课程知识,能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实验过程,并通过分析、综合、回答实验指导书的有关问题。

并能开展一般植物生理学实验研究。

(4)考核与报告:
平时考核,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及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统一书写格式;期终考试,评分,100分制,其中理论部分50分,操作50分,平时考核占总成绩30%;教师认真考核,批改实验报告,登记成绩及考勤情况,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5)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实验一:植物组织中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2学时)
主要内容:用测糖仪测定植物组织自由水含量。

实验二: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2学时)
主要内容:用小液流法测定叶片水势。

1.小液流法
2.折光仪法
实验三: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实验四: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2学时)
主要内容:分别用K+、Na+处理叶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度。

实验五:植物伤流液中糖和氨基酸的鉴定
实验六:植物根系活力的测定(2学时)
主要内容:用TTC法检测根系活力。

实验七: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八:叶绿素含量的测定(2学时)
主要内容:用比色法测定叶绿素a/b含量。

实验九pH比色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
实验十:红外线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2学时)
主要内容:用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光合速率。

实验十一:考试
附:实验理论部分
第一章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样品采取、处理、制备;②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③实验结果分析
一、植物材料的采取和制备:取样点选择、取样方法、样品处理、制备方法。

二、植物材料组分的分析:常用的仪器分析、化学分析方法。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计算、统计:正确地计算、统计实验结果。

第二章离心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离心的原理、类型;②普通离心技术
一、原理:影响悬浮液中颗粒在重力场中沉降速率的相关因素。

二、离心设备:类型、组成、配件。

三、制备超离心技术: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四、分析性超速离心的应用:分子量的测定、细胞器的分离。

第三章层析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层析的原理;②层析技术的类型及技术要点
一、原理:分配系数的概念是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二、吸附层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三、分配层析:纸层析、分配柱层析
四、气—液层析:气相层析和液相层析
五、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树脂中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
六、凝胶层析:又称凝胶过滤。

凝胶材料包括交联葡聚糖、聚丙烯凝胶琼脂糖等。

七、亲和层析:生物大分子分离方法。

常用的介质是琼脂糖。

第四章电泳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电泳的原理;②园盘电泳和垂直板电泳技术(同工酶测定)
一、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与粒子本身特性及介质相关
二、影响迁移率的主要因素:样品、电场、缓冲液、支持介质
三、电泳的分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电聚胶电泳
四、电泳的应用:氨基酸、蛋白质、多肽、核酸、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的分离第五章红外线CO2气体分析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红外线CO2气体分析原理;②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的应用(光合速率的测定)
一、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的工作原里:CO2对红外线的吸收引起红外线辐射能量变化,可以被检测。

二、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的类型:光导检测器和气体热能计两类。

三、红外线CO2气体分析仪的应用:植物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环保检测等。

第六章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光光度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分光光度法的原理;②72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技术
一、原理: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而可对物质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722型分光光度计,751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三、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测定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糖类的含量和酶活性等。

第七章旋光分析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旋光分析法原理;②旋光法测定淀粉含量
一、原理:旋光物质可使偏振面旋转一定的角度。

二、旋光仪的类型、构造:WXG—4型XG—6型。

三、旋光法的应用:测定淀粉、糖含量
第八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含量
一、原理:在火焰中原子对单色光的吸收作用。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辐射源、火焰、检测器。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应用:测定特定元素的含量。

第九章气体测压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气体测压技术的原理;②微量呼吸检压法测定呼吸速率
一、引言
二、气体测压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任何状态下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和质量密切相关。

三、气体测压技术的类型:定容测压法,定压测容法,差示测压法。

四、气体测压技术的应用:测定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酶活性等。

第十章电化学分析技术
本章重点和难点:①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原理;②电导法测定抗逆性
一、电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以电极测定体积电位、电流、电阻与离子数量的关系。

二、电化学分析技术的类型和应用:有电位测定法和电导测定法。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或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