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享●从世界局势看2020—2030年中国企业的机遇和忧患

思享●从世界局势看2020—2030年中国企业的机遇和忧患

思享●从世界局势看2020—2030年中国企业的机遇和忧患作者:佘彦飞(企业品牌顾问)很早就有想要写一篇关于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文章,一直比较懒,其实也没有想清楚究竟该从那几个维度切入比较好,受到金灿荣和陈平两位老师对世界局势分析的启发,最终决定从国际格局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入手,选择了大家常见的SWOT模型分析法,或者更为直观且熟悉,只是在4*4象限中置入的不是狭义的企业或品牌,而是直接置入世界和国家。

古有名言,曰”大道治国,小道齐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与企,道之大同,或有别于责,当然还有其他因素。

有人说,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艰难的一年,更是未来十年最幸福的一年。

从世界局势来看,未来充满了不确定,不稳定,是极难预测的。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然,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变“将是未来的新常态,需要我们每个人包括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心理准备的。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整个世界都有政治经济的特性,因为在国家利益面前一切行为都需要让路,美国亦是如此。

例如在打压华为的过程中,美国很多企业同样是受害者。

世界局势和国内政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Threats)万物皆有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纠缠,商业现象也是如此。

今天而言,中国因素已经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变量,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

世界局势方面,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

无论从经济格局,科技格局,还是军事格局都严重“威胁”着美国的世界地位,虽然我们并没有要和美国一争高下的意图,但对方早已经把中国定位成了最大、最危险的战略竞争对手。

故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由“自由贸易”变成了“公平贸易”,但是这里的“公平”是由美国自己定义。

从此进入了,30岁的成年人和3岁的婴幼儿公平竞争抢夺全球资源的阶段!我们一直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和平崛起,但是究竟是否真的能如我们的愿望进行和平崛起呢?或许有时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直生活在美国的物理学家陈平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分享,早在2006年12月,美国国防部责令美国最先进的研究巡航导弹和星际大战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启动金融战研究即“智慧智能战争”,其直接的假想敌就是中国,参加的人员包括学术精英、智库专家、情报特工人员、银行对冲基金操盘手。

2008年2月,《大西洋月刊》发表了克林顿总统时期的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亨利.萨默斯的一篇标题叫《1.4万亿美元的问题》的文章,其中指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是苏联解体,而是中国崛起,如果要应对中国的经济挑战,美国没有胜算的话必须要准备战争。

2009年,奥巴马宣布,美国总统发动战争的职责要从传统的“捍卫美国利益”;“人权战争”扩大到“如果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受到挑战时”作为美国总统将有权发动战争!2018年开始,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升级到科技战,网络战,并且在香港事件和台湾问题上频下黑手。

修昔底德陷阱不是我们不想进入就不进入的,除非我们放弃崛起,显然这是决不可能的。

面对近两年的贸易摩擦,我们了解到,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平的,国际分工下的竞争不是一个平等对称的竞争,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是争夺国际分工的制高点和定价权,解释权等国际特权,要的不仅仅是利润,而是控制国际分工的领导权,包括核心产业和工业革命的领导权,所以可以不择手段,请永远相信,胜者才有话语权。

所以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决定胜败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资本,而是战略和人才。

国内政策方面,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是值得肯定和骄傲的。

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付出了一代人的生活条件,付出了资源输出,付出了广大农民工的家庭幸福,多少农民工的妻离子散才换来了我们的城市建设与服务提升。

同时,市场经济的弊端也显露无疑,即贫富差距,两极分化。

市场经济提升了效率,促进了创新积极性,但是赢家通吃,盆满钵溢,但是输家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甚至负债累累后选择跳楼结束生命而一了百了。

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容易出现民粹主义,很多年轻人容易被邪恶势力所利用,如“香港事件”。

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中国梦,民族复兴,最终的落脚点始终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缩小贫富分化,解决大多数人的心理落差,必然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或其他宏观调控,这些措施会怎样影响中国的企业与产业我们并不好预测。

总之,大环境在变,市场只有在相对稳定的大环境中才能得以稳定施展。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太过悲观,从整个世界局势来看,中国的机遇大于风险。

世界局势下,中国优势在哪里?(Strengths)新中国的成立,成功的将中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带到了工业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差距我们利用70年的时间追了上来,并且利用我们的人口优势,成功建立了世界最大的工业化产业规模,和工业化人口规模。

据专家学者预计,2030年前后,世界将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

大概发生在五个领域:新工业材料(石墨烯);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

目前情况,在这些领域方面,基本上都是美国第一,我们第二,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不可能由西方垄断,我们将于西方处于同一个起跑线。

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副院长金灿荣先生的观点“世界国际格局将从西方领导变成东西方平衡”。

然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工业化规模和产业链系统以及组织能力比美国强大。

多方数据显示,美国产业链并不健全,很多实体制造业都转交国外代工,但是新的自主创新性科技是必须要本土生产的,否则难免存在科技泄露,而且生产链接相对会慢半拍。

再高科技的创新如果不能快速成为产品或民用商品,那科技就只能是理论了。

所以我们极有可能会占一个“快”字的优势。

第二个优势在于,我们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准第一大经济体,有着足够的产品测试群体,更便于产品的更新与换代。

同时在世界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内销市场。

第三个优势在于资本。

其实第一个优势中已经提到,实体制造业永远是一个国家的脊柱企业,紧抓自主创新,深挖实干,总有一天会成就辉煌与灿烂。

当今天我们被世界称之为“基建狂魔”的时候;我们的重工技术不断输出的时候;我们的工程队在世界各地修建铁路,搭建跨海大桥的时候,我们的GDP是依靠广大人民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先辈们勤俭节约积攒下来的。

而不是美国华尔街虚拟金融,一个人在打拼,30到50人在赌他是赚是赔,赚多少赔多少玩儿出来的,更不是依靠四处放国债,总有一天会像上面提到了《1.4万亿美元的问题》中所担心的,当大家大量抛美元和国债的时候,就会进入“恐怖平衡”。

而且据分析预测今年(2020)下半年美国进入“公司债”还债期,2021年“公司债”将全面爆发。

由于资本盲目扩张,存在了严重的债务问题,留下了极大的隐患。

所以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和优势。

目前我们的劣势(Weaknesses)或有待提升的方面与方向在哪里?对一个产业而言,质量与服务才是生命力的保证。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培育。

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同时也提出了要走一条“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升级的道路。

近年来,大多数创业者和企业选择互联网衍生方向,如泛新闻,泛娱乐,知识付费,社群社区等粉丝经济,直播网红等KOL经济。

或者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经济或周边产业等。

即使是已经成型的中小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企业也都转了向,开始轻资产运营。

大家却忘记了实体制造业和创新性工业才是一个现代国家的脊柱,否则其他所有的产业是很难站立起来的。

也就是说,一个现代国家的实体制造或创新性工业方面不能在世界取得好成绩,其他所有的社会化、情感化、生理性所衍生出来的商业模式,新业态等都是瘫的,软的,假的。

曾经有多少时候,在面对同样的产品,甚至国产的更便宜廉价,而我们却理所当然的认为进口货比国产货要好!!为什么?我们在依托国家脊柱产业支撑下,大家才有机会在创新创造出的新业态中取利,却反过头看不起国货,甚至本来就是中国生产,外国人只是进行了包装,贴上几个英文字母或单词,很多公知也会认为是进口的好!是什么让我们认为我们的匠人没有了匠心,而公园554年才从中国引进五经博士的日本人却拥有无可比拟的匠人精神?是什么让我们的公知哗众取宠的崇洋媚外?究其原因,没有讲好中国故事。

亦或是因为我们经历了满清后期,民国到新中国这段动荡的时期,使我们的文化,文明,匠心与精神断了代!或者,一段时期我们的产品确实略有逊色。

今天,当我们被世界称之为“基建狂魔”的时候,当我们的工程队在世界各地输出高铁,架起跨海大桥的时候,当世界说出“中国,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的时候,掀起了这股“国潮风”,请把他留住。

未来,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品牌,唤回中国匠心精神,你我都有同样的责任和义务。

世界局势下,中国企业的机遇在哪里?(Opportunities)随着中国在世界崛起的今天,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中国,我们机遇应该说是非常大的。

首先,响应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号召,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大国品牌;第二,依托中国基建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并得到广大好评和认可的基础上,我们的民营企业产品可以乘着国家品牌的春风,获得在更多更便利的在世界市场展示的机会,抓住机会,讲好自己的产品故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树立自己的品牌,享受品牌溢价在世界市场中的利润与利益。

第三,在面对世界市场的时候,需要我们有责任和担当,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负责到底的决心,在世界面前树立中国品牌的形象,和中国人的担当。

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有责任与使命将世界公认的Made in China升级为Brand China。

第四,学习美国品牌方面的经验以及吸取其教训,结合中国特色,进行定位改进,根据行业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适时诊断和调整。

如在品牌定位方面需要结合用户思维(即完成的终极服务目标)进行一步到位,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在运营过程可以根据行业的竞争程度,和企业的阶段性配合USP理论及形象理论进行营销升级。

首先以赚世界的钱为主,为国内创收。

总之,世界国际格局将迎来300年之大变,中国更迎来百年之大变局,我们依托党的领导,优秀的组织能力,和敏捷的世界局势应对能力,发展好实体经济的前提下,自主创新科技与商业模式,保证产品质量与服务标准的基础上树立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品牌,服务世界市场与人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