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境交通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影响探析摘要:过境交通作为小城镇发展初期的载体,是城镇过境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城镇人口流动与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
本文通过分析三江口镇内过境交通对城镇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在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布局结构、人口分布引导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三江口镇;小城镇;总体规划;过境交通Abstract: The transit traffic as the carrier of the small cities and towns early development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urban transit, also is important channel of town population flow and transport.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es the Sanjiang town within the transit traffic to urban development is advantageous with adverse effect, in overall planning determine c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layout structur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guide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Key words: Sanjiang town; small town; planning; transit traffic1.过境交通的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1.1过境交通对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从城市形成的历史来看,在河流交汇处、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上城市经济发展较快,也会形成一些商业都会。
虽然屡受战火毁坏,但仍然在原地重建,例如苏州、广州、大连、青岛。
近代新交通方式的出现,特别是铁路和公路,改善了城市可达性的条件,使城市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劳动分工,城镇化水平发展迅速。
例如,河北省石家庄的兴起就是凭借优越的铁路交通条件而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20世纪初,运往当时的重镇正定的物资都要由卢汉线铁路在石家庄下站,再由石家庄运往正定,石家庄也因此成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并进一步诱发了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全面兴起。
1941年2月,石太、石德、京汉三条铁路在石家庄接轨,是石家庄的交通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
随着城市之间过境交通的联系增强,沿途城镇发展迅速。
过境交通即促进城镇快速发展,同时又制约着城镇继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
例如位于罗布泊边的新疆楼兰城市,在唐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曾盛极一时,后由于丝绸之路改动,楼兰城市就走向衰落。
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宋末元初号称东方大港,后因海运停滞而经济逐渐下降,城市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说,正确的处理过境交通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是城镇可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2铁路及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连接铁路与城市道路交叉形式的选择:(1)平面交叉,在交通不繁忙或车辆行驶速度不高的城市道路可采用平面交叉;(2)立体交叉,其设置条件是一级公路及其他具有重要意义或交通繁忙的公路与铁路交叉,各级公路或道路与有大量调车作业的铁路交叉,公路或城市干道与双线铁路正线或行驶高速列车的铁路交叉,各级公路与较深路堑的铁路交叉等。
立体交叉的形式基本上有四种。
当道路与地面标高比较接近的情况,铁路布置在路堑或路堤上;当铁路标高与地面标高相近的情况,道路采用跨线桥或地道的形式与铁路交叉。
公路与城市的衔接有穿过式、切线式、分离式、环形绕行式、混合式等。
公路的等级和功能影响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的形式,区域干线公路的快速和便捷的交通功能需要尽量减少城市对其的干扰,低等级公路应充分考虑对城市的服务和集散功能。
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设计的发展是交通运输连续顺畅和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循序渐进逐步向外扩张的过程,城郊及穿越城市的公路路段面临着向城市道路功能的转变。
2.三江口镇过境交通演变2.1早期三江口镇过境交通形式在铁路和公路交通不发达的时候,水运交通是早期城市过境交通重要途径,是商贸交易的重要的形式,记载三江口镇早在清朝未期是辽河流域地区的水运码头;是当时较繁荣的地方,又是农工商交流基地。
但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水运码头已经消失,铁路及公路成为三江口镇重要的贸易流通的重要通道。
2.2现代三江口镇过境交通形式现状过境交通铁路有平齐线;公路有集锡线(303国道),具有双重交通优势;乡道有三初线、三吕线,火车站前为现状客运站,主要过境交通线铁路和国道在城区范围内形成“Y”字型,把三江口镇分隔成为三大块。
(图01)铁路交通有赤峰——哈尔滨、通辽—大连、通辽—江北、通辽—通化,每天有7次客运列车途经本站。
三江口镇有一条货运专用铁路,主要服务于大连松源玉米深加工厂,现状没有被利用。
公路交通,303国道为主要的过境公路,镇区距离北部大深(大庆至深圳)高速公路口仅20公里,进一步加强了镇区过境的交通联系,乡道增进了镇村之间的连接。
3.过境交通对现代三江口镇发展的影响三江口镇位于昌图县最北部,是辽宁的北部边陲重镇。
是三省的交界的城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该城镇交通便利,有平齐线铁路、集锡公路(303国道)从镇内穿过。
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隔辽河相望,北部和东部与吉林省双辽市、梨树县接壤,南部昌图县古榆镇相连,东南部与傅家镇毗邻。
现状城镇发展规模,镇域总人口35959人,镇区人口为13600人,城镇建设用地293.64公顷,人均215.91平方米。
3.1对三江口镇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于过境交通集散点火车站有一定的人流,附近地区的开发建设强度较大,功能也较复杂。
以火车站位起点,站前的主街两侧服务业和居住发展繁荣。
经过镇区的303国道路段两侧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主要有饭店、旅馆、汽车维修、企业、居住、行政办公等。
现状铁路和公路已经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第二产业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缺少合理的规划,工业与其他用地混合布局,造成一定的交通拥挤问题导致部分工业发展缓慢。
沿着303国道建设的企业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3.2对三江口镇土地利用的影响过境交通的集聚性及对城市分隔,使三江口镇分成三部分。
铁路以南一部分,这部分是城镇的中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用地相对集中。
铁路以北303国道以西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居住,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缺少,居住分散,宅基地很大,土地没有充分利用。
303国道东北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沿国道发展工业、饭店、旅馆,居住用地分散,用地浪费严重。
商业及工业容易向过境交通沿线集聚,同时把居住同工业和物流分开。
因此,过境交通对三江口镇的土地使用类型,按市场需求和规律发生改变,不仅可以强化三江口镇的金融、贸易、服务等功能,而且也为城镇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持。
3.3对三江口镇发展方向的影响三江口镇的过境交通在镇区形成“Y”字型,铁路影响着城镇南部与北部交通联系,降低城镇中心与303国道的快速连接。
(图2)上一版三江口总规划把城镇的发展方向定为跨越铁路向北发展,可经过六年的城镇建设,结合现在的三江口镇实际情况,铁路以北并没有按照上一轮的总体规划的预期进行发展建设,跨越铁路整体向北发展遇到了“瓶颈”,那就是铁路对城镇的分隔,交通联系不便。
3.4对三江口镇人口的影响由于三江口镇的过境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吸引着周边小城镇、村落、外来务工人流。
但是过境交通的分隔使城镇人口分布不均匀,约65%的镇区人口分布在铁路南部,居住较集中。
铁路北部人口较稀疏,居住较分散,在303国道沿线上相对集中。
3.5对三江口镇环境的影响三江口镇过境交通产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两方面的不利影响。
其一,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等。
铁路的分隔使白塔山公园和烈士纪念碑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
其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空气质量、声环境和振动。
过境的火车的噪声影响铁路两侧居民的生活,过境快速的汽车不但产生尾气降低空气质量,而且还一定的噪声污染,影响303国道两侧的居民。
4.提出三江口镇总体规划策略4.1确定三江口镇城市性质由于三江口镇位于昌图县北部,是辽宁省北部边陲重镇。
地处辽、吉、内蒙三省(区)交界,主要交通有平齐铁路集锡公路(303国道)从镇内通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物流、商贸等服务产业。
当地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及水资源。
适合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配套加工及建设环境优美的宜居城镇。
近年来,利用区位与资源优势,商业发展较快,工业、餐饮、娱乐等产值在经济总产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三江口镇的城镇性质确定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昌图县北部区域中心和以加工(农副产品和油气田配套产业加工)物流产业为主的环境优美的工贸型重点城镇。
4.2确定三江口镇未来发展方向及规划布局结构依据上述的分析,根据城镇地形和现状建设条件,近期生活性组团主要向南发展、工业及商贸物流业向东北部发展;远期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穿越铁路的道路增加,逐步加强北部的生活片区的发展。
(图3)确定规划采用“两轴、一带、四片区、六中心”布局结构。
(图4)两轴——即南北方向的城市发展主轴;连接城镇生活片区的功能次轴。
主轴新立街引导发展方向,划分新旧两区,组织商业、行政中心、市民广场以及公园沿线布置,形成城镇南北向发展主轴。
次轴,连接三大生活片区,与城市发展主轴先联系。
一带——东辽河滨河生态景观带。
四片区——利用铁路、公路和主轴线及绿化隔离带将镇区分为铁路北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四个片区,保留东部基本农田。
铁路北部生活片区:以居住为主,辅以一定的商贸设施。
铁路南部生活片区:为老城区,即商贸、居住综合组团。
东北部工贸物流片区:工业组团,以加工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
东南部服务片区:以行政、商贸、居住等综合性组团,城镇中心所在的新城区。
在镇区的北部、东部和南部各规划一定量城镇发展备用地,为城镇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新老城区之间沿东西轴线布置不少于5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
六中心——三个居住片区中心,其中一个城镇中心,布置在新城组团西部,铁南铁北各一个,分别位于铁北片区和老城片区的中心地段;一个园区管理中心,布置在玉米加工厂南侧,303国道北侧;一个物流中心,布置在303国道和南北主轴线的交汇处;一个集贸中心,布置在303国道的北侧,工业园区的南侧地段。
4.3提出解决跨越铁路道路的形式铁路两侧各设置20米绿化隔离带,303国道两侧各预留20米道路发展备用地。
近期一条主要道路采用地道式,解决铁路南部与303国道的快速连接和与北部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