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与毒理学研究现状浅析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与毒理学研究现状浅析


2006年,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 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8年7月,国务院批准启动了转基因 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2009年6月,国务院发布《促进生物产 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快把 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 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 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 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 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 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 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 新品种产业化”。
2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2.1 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存在的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性评价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转基 因植物释放到田间去是否会将基因转移到野 生植物中,或是否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打 破原有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 转基因植物演变成农田杂草的可能性:植 物在获得新的基因后会不会增加其生存竞争 性,在生长势、越冬性、种子产量和生活力 等方面是否比非转基因植株强。
基因漂流到近缘野生种的可能性:
在自然生态条件下,有些栽培植物 会和周围生长的近缘野生种发生天然杂 交。从而将栽培植物中的基因转入野生
种中。若在这些地区种植转基因植物,
则转入基因可以漂流到野生种中,并 在野生近缘种中传播。
2.2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 食品安全性是转基因植物安全性评价的一 个重要方面。 • 如果转基因植物生产的产品与传统产品具 有实质等同性,则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3 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研究
大鼠喂食孟山都的抗除草剂玉米品种NK603
Thanks a lot!
• 在进行实质等同性评价时,一般需要考虑
以下一些源基因或基因 产物对人畜无毒。如转Bt杀虫基因玉米除 含有Bt杀虫蛋白外,与传统玉米在营养物 质含量等方面具有实质等同性。要评价它 作为饲料或食品的安全性,则应集中研究 Bt蛋白对人畜的安全性。目前已有大量的 实验数据证明Bt蛋白只对少数目标昆虫有 毒,对人畜绝对安全。
• 过敏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着许多过敏源。 在基因工程中如果将控制过敏源形成的基 因转入新的植物中,则会对过敏人群造成 不利的影响。所以,转入过敏源基因的植 物不能批准商品化。如美国有人将巴西坚 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虽然使大 豆的含硫氨基酸增加,但也未获批准进入 商品化生产。
• 另外还要考虑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含 量等。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与毒理学 研究现状浅析
以上奇异的事情如果出现了,你认为可能吗?
1 转基因
1.1 概念 转基因技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 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通 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使 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 功能特性,获得新的品种,生产新的产品。 多数谷类缺少赖氨酸和苏氨酸 豆类缺少甲硫氨酸
1.2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历史
1.3我国在发展转基因技术与 应用方面的政策措施
•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三亿人口的 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突破耕地、水 等资源约束,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归根结底要靠 科技创新与应用。
• 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着眼于未 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战略,是确 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