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化学药品: 以主要药效为例,了解基本思路
主要药效试验有特殊说明- 改途径、改盐 • 注册分类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 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 注册分类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 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 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 证明改变后药效比原药品更具有优越性 --比较主要药效学试验
中药药理毒理研究的基本技术要求
• 注册分类7“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 成的制剂”。 除“中药注射剂”外,包括水针、粉针、大输液间相 互改变。需提供药效、一般药理、急/长毒、制剂安全 试验。含非法定标准的中药材、天然药物 -- 三致试验 • 注册分类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给药途径的制剂” 新的给药途径的药理毒理。 • 注册分类9 和10“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剂型的制 剂”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工艺的制剂” 试验说明新制剂的特点。适应证原则上应同原制剂。 改变剂型或工艺有不同要求,如引起质的改变,应比 较新制剂和原制剂的药理毒理。否则可减免申报资料。
化药毒理、药代研究增加的技术要求
• 注册分类4: 改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与已上 市药比较PK、一般药理和急毒,以反映 差异;必要时提供长毒和其它药理毒理 研究。 • 注册分类5: 速、缓、控释制剂应与普通制剂(最好 为原发厂家产品)比较单或多次给药的 PK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 生物制品
中药药理毒理研究的基本技术要求
• 注册分类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由中药、天然药物制成的 复方制剂” 三种情况: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 工艺、处方、功能主治属传统,处方中 药材具法定标准,且主治病证在国家中成药标准中未收载 一般可免药理、毒理研究,但含法定毒性及现代毒理证明 为有毒药材,或含有十八反、十九畏,应进行毒理试验。 现代中药复方制剂:主要药效、急毒和长毒。含无法定标准 的药用物质,按分类2要求。若方中含天然药物、有效成 分或化学药品,则应研究其药理、毒理相互作用。 天然药物制成的复方制剂:多组分药效、毒理相互影响, 即拆方研究。若含无法定标准的药用物质,应按分类2要 求。
主要药效学研究
-- 涉及15项分类。 -- 特殊情况:注册分类7、10、15:侧重比较研究 (必要时:PK) -- 结合质量研究(活性检测),有充分依据证实 一致可申请减免研究。
生物制品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点
毒理研究
-- 15项分类的 急毒、长毒基本要求 -- 特殊情况: • 注册分类7、10、15(仿已上市或制备方法不同、 有国家标准):一种相关动物、1月长毒(含一般 药理) • 注册分类2、15 (单抗和有国家标准):视情况 • 注册分类8、13、14(微生态、改剂型、改途径): 有条件的申请减免某些项目,应结合其它研究并 保证安全。
为药学研究提供生物学支持 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决定进入临床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于或拟用于改变或探查生理系 统或病理状态下,对使用者有利 的物质或产品。…其目的是为了 开发具有治疗效益(有效性)和 极少副作用(毒性)的新产品。
一、概述
药理毒理与其它研究的关系
2
药理、毒理、药学、临床之间的关系密切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 中药
中药 药理毒理学研究的 特殊性与考虑要点
新增加和明确的中药管理和技术内容 • • • • • 药理毒理综述资料 传统中药复方制剂可以免药理毒理 局部用药、注射制剂安全性 药代动力学 强调了中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应 结合品种特点进行必要的研究。申 请减免应充分说明理由。
目 的
了解毒性反应剂量、时间、强度、症状、靶器官及可逆性等, 为临床方案提供参考、预测出现的毒性反应,制订临床防护 措施、保证受试者用药安全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法规的原则性 •指导原则的局限性 •科学技术发展与认 知水平的提高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明确共性与不同、避免漏项,保证资料的可评价性
二、 申报资料 的基本要求
二、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 基本原则 • 申报药理毒理研究涉及的项目 • 新药评价的核心 • 化药、生物制品、中药申报技术要点 • 药理试验设计要点 • 毒理试验设计要点 • 资料的整理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原 则
基本原则
•围绕新药评价的核心内容 •尽量提供能基本保证受试 者安全有效或将风险降到 最低的试验资料
• 药理毒理与药学
建立在药学研究的基础上 药学影响因素:纯度、理化特性、剂型等 质量控制:工艺、质控和标准等
• 药理与毒理
药理通常先于毒理研究 毒理试验设计必须依据药效剂量
一、概述 • 药理毒理与临床
药理毒理与其它研究的关系
2
药理毒理研究必须了解拟临床用药情况 - 为临床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 - 可依临床需要,随时配合进行研究 评价新药的安全、有效最终在临床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 涉及的项目:化药
药理毒理研究申报资料项目
16、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综述。 17、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8、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9、急性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0、长期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1、过敏性(局部、全身和光敏毒性)、溶血性和局部(血管、 皮肤、粘膜、肌肉等)刺激性等主要与局部、全身给药相关 的特殊安全性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 22、复方制剂中多种成份药效、毒性、药代动力学相互影响的试 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3、致突变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4、生殖毒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5、致癌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6、依赖性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27、动物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化学药品: 以主要药效为例,了解基本思路
不要求提供药效试验 - 有条件限制
• 注册分类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 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 注册分类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 制剂。
注重考虑处方组成、安全范围、工艺 如改变辅料? 1)生物利用度较低 明显提高 2)作用强度高的药 疗效或安全
一、概述
新药研究的特点 3
风险大、 周期长、投入大 (药物、动物、人力等)
一、概述
新药研究的特点 3
复杂性和多学科交叉性 • 动物与人的种属差异 动物研究的可参考性和局限性 对临床疗效和安全的预测性 • 涉及多学科的研究 对药学、药理和临床的了解
一、概述
新药研究的特点 3
根据临床研究进程,可分阶段研究、申报 I-II期临床: 满足I期临床周期的急毒、亚急性、安全药理 遗传毒性(部分生殖毒性) 作用机制 III期临床: 支持III期临床研究周期的长期毒性 继续II期开始的生殖毒性研究 致癌研究(大、小鼠约3年的研究) 作用机制
• 申报的种类 中药、化学药品、新生物制品、新辅料 • 药物的类别 试验?文献资料? • 用药特点 静脉、局部给药 • 特殊情况 考虑药物特点,依专业知识和要求增减 - 改盐、改剂型、复方、人群
二、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注意不同类别的某些技术要点
• 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的要求差别(试验/文献) • 需根据具体情况要求 - 化药可不进行试验: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剂型:胶囊片剂;大-小针(除注射剂安全试验) - 给药途径改变,如局部-全身、 肌注-静脉,可能需 进行药代、毒性等试验 - 改变酸根、碱基、特殊剂型的毒性研究依情况定 - 中药局部外用,不含毒性药材,一般可不进行长毒, 但应注意局部刺激、过敏,光敏。如果出现全身毒性、 应考虑长毒
生物制品 药理毒理学研究的 特殊性与考虑要点
生物制品某些特殊的考虑
(1) (2) (3) (4) (5) (6)
多肽、蛋白质大分子物质 产品结构与活性 生产的特殊性-不同的制备方法 质量控制的特殊性 种属的特异性与免疫原性 生物制品无仿制品种
生物制品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点
基本原则
治疗用生物制品涉及面广,需个案处理、 科学设计,必要时与药审部门沟通
化药毒理、药代研究增加的技术要求
• 注册分类1: - 明确了对毒代动力学的要求 - 光学异构体:消旋体与单一异构体的比 较毒理学(急毒)。根据消旋体安全可 能需提供单一异构体3个月内或其它毒性 (如生殖毒性) • 注册分类2:首创改途径,必要时与原途 径比较PK、局部毒性或长毒 • 注册分类3:境外上市改途径,应重视辅 料对吸收或毒性影响,必要时进行PK或 相关毒性
化学药品: 以主要药效为例,了解基本思路
原则: • 创新药物进行常规的研究 • 改变途径或结构,侧重比较研究 • 属注册分类1中“用拆分或合成等方法制 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报送消旋体与单一异构体比较研究 • 属注册分类1中的“新的复方制剂”,需 增加拆方比较研究 • 有的分类尽管不要求试验,但特殊情况 (如辅料改变)建议进行比较研究
中药药理毒理研究的基本技术要求 • 注册分类 11、已有国家标准的中成药和天然药 物制剂。 可不提供药理毒理资料 • 其它 - 补充申请第6项改变生产工艺,不应导致药用 物质基础的改变,必 要时应比较药效、急毒 - 补充申请第20项完善说明书的安全内容,应提 供毒理研究或文献资料。 - 增加新的适应证或功能主治,需延长用药周期 或增加剂量,应提供药效学和一般毒 性。
作用机理 毒理研究参考 (组方的必要性)
优选给药方案
临床合理用药 药理毒理研究 (指导与参考)
毒理学
全身用药毒性 局部用药毒性
----------------------------------------------------------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特殊毒性 致癌性 遗传毒性 生殖毒性 局部耐受性、过敏、 依赖性、免疫毒性 光敏和其它试验等
- 化学药品
化学药品申报 技术要点简介
化学药品: 以主要药效为例,了解基本思路 需要进行药理毒理试验 - 创新药 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 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 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 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 份的药物; (5) 新的复方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