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表达载体的构件
帽位点 5'm7GpppNp
各个外显子
终止密码子
真核基因的一般结构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
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特点
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示意图
可见,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具有时间 和空间上的分隔。上述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 的剪切、拼接和转移等过程,都需要有调控 序列的调控,这种调控作用是原核生物所没 有的。
产物的水平远高于其它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的目的蛋
白量甚至能超过细菌总蛋白量的80%。因此大肠杆菌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蛋白质表达系统。
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体系的不足:
1. 真核基因,在结构上同原核基因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2. 真核基因的转录信号同原核的不同。 细菌的RNA聚合酶不能识别真核的启动子;外源基因可能含 有具大肠杆菌转录终止信号功能的核苷酸序列。 3. 真核基因mRNA的分子结构同细菌的有所差异,影响真核基 因mRNA稳定性。 4. 许多真核基因的蛋白质产物,都要经过转译后的加工修饰 (正确折叠和组装),而大多数的这类修饰作用在细菌细胞 中并不存在; 5. 细菌的蛋白酶,能够识别外来的真核基因所表达的蛋白质分 子,并把它们降解掉。
统,需要构建不同的表达载体。克隆基因在不同的系
统中表达成功的把握性,取决于我们对这些系统中宿
主基因表达调控规律的认识程度。
人类对大肠杆菌经过长期的研究,对其特性和遗传背
景了解得最清楚,大肠杆菌培养操作简单、生长繁殖
快、价格低廉,人们用大肠杆菌用外源基因的表达工
具已有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大肠杆菌表达外源基因
第十一章
克隆基因在真核生物中的表达
真核表达系统是指利用真核生物细胞作为外源基因 表达宿主的一类基因表达系统,常用的真核系统包 括酵母、丝状真菌、昆虫类、植物和哺乳动物细胞 等表达系统。 本章主要是关于酵母表达系统。
目前,E.Coli 等原核表达系统以其易于操作、遗传 背景清楚、发酵成本低和蛋白表达水平高等优点,依 然是生产重组蛋白的首选外源基因表达系统。
表达的蛋白质经常是不溶的,容易在细菌内聚集成包涵体
(inclusiion body)。
什么是包含体?
包涵体是指细菌表达的蛋白在细胞内凝集,形成无 活性的固体颗粒 。包涵体的组成与特性: 一般含有50%以上的重组蛋白,其余为核糖体元件、 RNA聚合酶、外膜蛋白OMPC等,还夹杂有环状或 缺口的质粒DNA,以及脂体、脂多糖等,大小为 0.5-1um,难溶与水,只 溶于变性剂如尿素(脲)、 盐酸 。
可见尽管原核生物(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有众多的
优点,但并非每一种基因都能在其中有效表达,也
没有一种表达系统能对所有的基因进行表达。真核
基因表达调控复杂性的,远超出我们的了解,因此
发展多种真核表达系统在理论研究核实际应用都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展真核表达系统的必要性及其优势
1. 具转录后加工系统
2. 具翻译后修饰系统
3. 可实现真正的分泌表达
4. 真核生物的基因工程 5. 基因治疗
自从1979年开始,科学家为了克服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表达真核基因的缺点,开始利用酵母来作为表达系统。
由于酿酒酵母与人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没有致病
性,具有和大肠杆菌一样容易的培养方式,又具有真
核生物翻译后的修饰功能,所以成为首选的表达宿主。
过RNA拼接反应而被去除的RNA序列,或基因中与
这种序列对应的DNA序列。
外显子(exon):也称外元原初转录物通过RNA拼
接反应后,而保留于成熟RNA中的序列,或基因中
与成熟RNA对应的DNA序列。
翻译起始 植物C/GAANNATGG 动物A/GNNATGG TATA盒 5'端 各内含子
加poly(A)信号 植物 G/AATAA1-3 动物 AATAAA
内含子镶嵌排列而成。
外显子(exon):为蛋白质氨基酸编码的DNA序列。
内含子(intron):插入到编码序列之间的非编码序列。
内含子功能:①含调控序列,参与基因表达。
②提供变异机会,与进化有关。
真核的mRNA 单顺反子,多内含子。寿命比原核mRNA的长。 内含子(intron):也称内元,在原初转录物中,通
因使之在宿主细胞中大量表达而获得。
第一节
要使克隆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就要将它放入带有 基因表达所需要的各种元件的载体中,这种载体就称 为表达载体(expression vector)。克隆基因可以放在
不同的宿主细胞中表达,可以利用大肠杆菌、枯草杆
菌、酵母、丝状真菌、昆虫细胞、培养的哺乳类动物
细胞、以至整体动物作为表达宿主。对不同的表达系
大肠杆菌包含体的形成
原核生物中当表达目的蛋白量超过细菌体总蛋白量
10%时,就很容易形成包涵体。包涵体是无生物活性
的不溶性蛋白,要经过复性(renaturation),使其 重新散开、重新折叠成具有天然蛋白构象和良好生物 活性的蛋白质,常常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也是蛋白 质产业化的瓶颈。也可以设计载体使大肠杆菌分泌表 达出可溶性目的蛋白,但表达量往往不高。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真核表达系统呢?
第一节 真核表达系统的发展
使克隆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对理论的研究以及实验的应 用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克隆的基因只有通过表达 才能探索和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机理, 克隆基因表达出所编码的蛋白质可供作结构与功能的 研究。有些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在医学上、以 至在工业上都是很有应用价值的,可以通过克隆其基
1981年首
先将人
的a-干扰 素基因 实现在 酵母中
成功表
达。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第二节 真核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真核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一个多水平(包括转录 前、转录、转录后、翻译、翻译后)的复杂调控过 程。
(一)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的特点 1. DNA量大,不存在操纵子结构 2. 真核细胞的编码基因大多是不连续的,由外显子和
真核基因放入原核细胞中表达产生蛋白质时的不足 没有真核转录后加工的功能,不能进行mRNA的剪接,所
以只能表达cDNA而不能表达真核的基因组基因。
没有真核翻译后加工的功能,表达产生的蛋白质,不能进
行糖基化、磷酸化等修饰,难以形成正确的二硫键配对和空间 构像折叠,因而产生的蛋白质常没有足够的生物学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