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01、预习准备区精心准备夯实基础一、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1.交通运输(1)概念: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01空间位置发生转移。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2.交通布局(1)概念: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08交通线网的布局和站点、□09码头的布局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
(2)任务: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运输合理化,在兼顾□10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判断正误。
(1)铁路运输适合短途运输。
(×)(2)交通布局仅考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从大庆运输一批石油到大连,目前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海洋运输D.公路运输答案 B解析石油属于大宗的液体货物,适合于管道运输。
3.在武汉、重庆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提示与内河航运相比,高速公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江城市的经济联系。
二、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着区域交通运输的□01发展水平。
2.是交通运输发展的□02动力。
,1.判断正误。
(1)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发展的作用。
(√)(2)交通运输可扩大城市的辐射范围。
(√)2.对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保障的因素是()A.地形B.科技C.经济D.国防答案 C解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决定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
3.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网稠密,交通站点众多,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大,因而交通网稠密,交通站点众多。
02、任务探究区思维探究实践运用任务探究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
近年来,贵州省实施“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
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分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与铁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什么?(2)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
(3)说明贵州省规范高速公路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成果展示](1)机动灵活,周转方便。
(2)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
(3)充分考虑贵州交通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少占土地。
1.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01多、□02快、□03好、□04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3.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 m,该公路限速为30 km/h。
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A.沙特阿拉伯B.日本C.荷兰D.孟加拉国(2)该环形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科学思维交通线路布局的基本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
第(2)题,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通车的安全性;采用架高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答案](1)B(2)D提升运用能力快速轨道交通是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行方式的公共交通。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城市之间交通联系日益便捷。
下图示意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据此完成1~2题。
1.与公路运输相比,快速轨道交通的主要优点是()A.效率更高B.占地更少C.票价更低D.耗能更少答案 A解析快速轨道交通速度快,连续性好,运输便捷,相比公路运输,效率更高,A 项正确;快速轨道交通的基础建设需要铺设轨道和护栏等设施,占地面积较大,B 项错误;相比公路运输,快速轨道交通(特别是短途运输)的票价无明显优势,C项错误;快速轨道交通是以电能为动力,与公路运输相比,快速轨道交通耗能无明显优势,D项错误。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多()A.采用开挖隧道的方式B.沿河流方向延伸C.沿等高线方向延伸D.采用高架桥梁的方式答案 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不需要采用开挖隧道的方式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A项错误;图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没有沿河流方向延伸,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图中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不是沿等高线方向延伸,C项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用地有限,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线多采用高架桥梁的方式,桥上是轨道交通,桥下是正常的城市功能区,最大限度节省了建设用地,D项正确。
任务探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以来,就将港口发展放在首位。
今日的连云港主要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口,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等为主要货物。
连云港本地钢铁企业规模较小,也缺乏大型重工业。
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货物海运约60%通过上海港、青岛港报关,只有约40%通过连云港报关。
2015年日照港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
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省的经济重心仍在苏南和沿江,连云港至今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的城市。
下图为连云港位置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简述连云港市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
(2)分析连云港市还没有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的原因。
(3)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指出江苏省进一步发展连云港港口的意义。
[成果展示](1)位于东部沿海,属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段,南连长三角经济圈,北接环渤海经济圈,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向西有陇海铁路连接中西部地区以及中亚,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一带一路”的交汇点。
(2)周边港口较多,竞争激烈;工业化水平低,进出口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加工利用少,对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小;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发展水平较低,对港口的支撑作用弱;远离苏南、上海发达地区,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布局不合理。
(3)有利于加强连云港与国内和国际的联系;有利于连云港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带动连云港及苏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江苏社会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提升连云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
1.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巩固国防;加强区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传播;加16生活水平等。
强民族团结;改善人民□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4.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的影响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通车。
该铁路建成后,将使未来甘肃形成“一群两带多组团”的城镇化布局。
下图为甘肃省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兰新高铁甘肃段将出现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趋势,其影响是()A.有利于缓解生态环境压力B.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C.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有利于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2)兰新高铁运营后,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为沿线旅游景点带来更多游客②提升原有的兰新铁路的货运运能③大幅促进劳动力向西部新疆的迁移④加强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的联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科学思维分析交通建设意义的方法第(1)题,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扩大城市的影响范围。
第(2)题,交通线的发展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加强新疆与其他省市之间的联系,但劳动力迁移考虑的主导因素是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新疆经济较落后,兰新高铁运营不会大幅促进劳动力向西部新疆迁移。
[答案](1)B(2)B提升运用能力梧州是一座有着2 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
下图示意广西部分城市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答案 B解析在历史上,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便利,为“百年商埠”提供交通条件,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C.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答案 A解析由于梧州没有铁路这一现代运输大动脉的经过,发展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逐渐落后于有铁路经过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
任务探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济南和青岛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2018年12月26日,济青高速铁路竣工运营,使连接济南和青岛之间重要交通干线增至7条,分别是308国道、309国道、青银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胶济铁路、胶济客专和济青高速铁路。
青岛北站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货特等站,为中国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也是山东省最大的铁路枢纽站。
下图为山东省高速铁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描述山东高速铁路布局特点。
(2)连接济南和青岛的交通线路不断增多,试分析原因。
(3)说明青岛北站在客货换乘中的作用。
[成果展示](1)高速铁路网密度大;连接山东所有重要城市;形成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高速铁路网;形成多个高速铁路枢纽站等。
(2)济南和青岛为山东两个核心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济南和青岛之间城市较多,交通运输需求量大。
(3)连接众多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市内公交和轨道交通及沿海港口;方便客货集散,客货周转量大;实现立体化交通,减少交叉运输,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1.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线路布局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站点布局(1)经济的发展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06资金的保障,促进了交通运输快速发展。
(2)技术的进步为交通运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克服□07自然障碍提供了保障。
3.经济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交通线路的组织形式(1)山区公路布局的变化(2)平原地区下图为我国高铁不同乘车时间对应的车外时间占总出行时间比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