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

浅谈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

浅谈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
学号:405姓名:
妥立明
班级:08级行管一班浅谈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问题
【内容摘要】现阶段,我国任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虽然现在我们的社会得到了很大的进步,男女两性也在各个领域内的平等差距在不断地缩小,但是,男女平等问题还是存在于我们的社会当中。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付出,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去发展。

男女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国家一些产业的发展,阻碍了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字】xx男女平等现状对策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也是世纪主题之一。

其中,男女平等是人们所追求的各种平等中最为根本的一项平等,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女性的地位不断地提高,男女在各个领域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然而,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着。

虽然中国在《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等法律法规中明文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但是法律形式上的男女平等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实现。

女性与男性一样,都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

因此,针对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的现状,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中国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就已经出现了“女子解放”、“男女平等”的口号。

尽管人们经常提到男女平等,作为一个概念,男女平等的意思却往往不是很清楚。

因此,人们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

所谓“男女平等”,指的是“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平等的尊严、价值、权利、机会和责任”。

男女平等并不就是“男女都一样”。

毕竟女性与男性在生理上存在差异,这是客观事实。

因此,真正的男女平等是不存在的,所要争取的平等也只是男女趋于平等。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中国对于男女平等的推进,不仅改善了本国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提高了女性的地位,也使中国的社会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从而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然而,这些离男女平等目标的真正实现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尤其是在中国的现阶段,伴随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转型,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该现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女性背负了家务、就业双重任务,她们的压力增大。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男女平等”的宣传倡导下有所改变。

可是,在家庭这个私人领域中,“女主内”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女性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劳动领域向男性看齐迈入就业行列。

然而,她们仍是家务劳动的最主要承担者。

2、男女起点的不一致使女性在就业、升迁等方面的机遇小于男性。

首先,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男尊女卑”使人们认同女子不如男。

其次,男性仍然占据社会主要资源,用人单位的聘用与升迁以男性的偏好为主要标准,致使就业、升迁的各环节无形中有了性别歧视的底色。

再次,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女性总体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致使女性在就业、升迁等方面的机遇显然小于男性,女性的权益受到损害。

3、中国女性在以男性欣赏为标准下逐渐商品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加强。

自然美、内在美是她们最高欣赏水平的诠释。

但是这种诠释也逃离不了以男性为中心的阴影。

特别是在现阶段的中国,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影响使社会将女性的外在美作为商品来不断迎合从属于男性需求的商业社会的发展。

现阶段中国男女不平等现象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其存在原因如下:
1、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观念无不体现在性别分工和阶层分化上。

“男主外,女主内”就是一种性别分工。

“男尊女卑”就是一种阶层分化,性别分工将中国女性置于男性的从属地位,传统把中国女性围困在了斗室之中。

而阶层分化更是禁锢了中国女性的脚步。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女性的评价仍然跳不出“男主外,女主内”的框架,大男子主义的优越感也没消失。

大部分的中国女性依然围
绕着厨房转,“社会对妇女家庭角色的期望不但没有改变传统的要求,而且又加上更多的内容”,女性生活充满矛盾与冲突,她们在社会转型期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2、xx女性意识的缺乏
传统观念中的“男尊女卑”思想压抑了中国女性几千年。

“女性卑贱的观念和习俗对女人造成的心理暗示和外在奴役,使女人在男人面前越来越少自信,越来越逆来顺受,甚至沦为男人的附庸” 。

现阶段的中国女性自身的主体意识还很缺乏。

她们的依赖心理还很强,缺乏独立自主性,自我评价能力和定位低,竞争意识不强,参政意识和法律意识也不强。

这种意识上的缺乏其关键所在就是女性受教育问题。

女性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男性,女性在受教育方面相比于男性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女性的思想没能得到很好的启萌与发展。

如果中国女性意识不能足够自省,那么男女平等的目标就只能是目标。

即使目标成为现实,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3、xx法律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中国在保障女性权益,推进男女平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单从制定的法律、政策就可看出。

例如,在其《宪法》中规定妇女在各个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在1995年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行动纲领》中也明确提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这些对于中国女性而言,无疑是令人深受鼓舞的。

然而,现阶段中国有关男女平等的法律、政策却“有时由于执法人员缺少对社会性别意识而忽视了违法的性别歧视行为,使得法律上关于男女平等的规定还没有真正落实”。

法律、政策的不完善,执法不力,再加上监督机制的缺乏,这都影响了男女平等的推进。

男女平等的实现必须以尊重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为前提。

正是因为男女在生理上存在差异,所以说真正的男女平等是不存在的。

比较确切的说法只能是男女趋于平等。

那么,现阶段的中国如何才能使男女趋于平等呢?对策有以下几方面:
1、加大男女平等的宣传力度
针对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等根深蒂固的没落、腐朽思想,应该加大电视、书刊、广播、网络等传媒宣传男女平等思想的力度。

宣传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消除传统观念中的性别歧视、性别偏见的残渣,树立起中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以及自强的精神,走出以男性视角“看”女性的困境,从而促进男女趋于平等的实现。

2、全面提高中国女性的素质,增强女性主体意识
首先,提升中国女性的文化素质。

这就需要国家为女性学习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使众多女性能有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提高中国女性的心理素质。

面对社会发展要有竞争意识。

不要因为一次次就业中的挫败就轻言放弃。

3、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
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势必会面临新的问题。

男女平等的进程会因为这些新问题而受到影响。

因此,就有必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以促进男女平等的进程。

对于生活中有损女性合法利益的行为积极举报、投诉,以维护女性利益,进而推进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

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就是为了维护女性在受教育、就业、参政等方面的应得利益,从而使男女趋于平等,提高社会发展的文明度。

当然,要使男女趋于平等,不仅要有女性的努力,也离不开男性的参与。

“如果男女两性只去关注各自的权益,都只把对方作为自己获取目的的手段,继续承受伤害将是必然的”。

其实,女性在“拯救”自己的同时,也是在“拯救”男性。

男女平等,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必须很好的贯彻和实施。

现阶段的中国,不仅需要男性的发展、女性的发展,更需要男女两性的共同发展。

男女两性携手会更快地推进男女平等,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全德.我国存在某些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原因探析[J].中州学刊,2003
(1):
1652、李晓静,王云兰.男女平等概念新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3)
3、王亚萍,张申.从家务分工看家庭中两性间的隐性不平等[J].法制与社会,2007.10:8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