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秋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导学案(教师版)

2018年秋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花边饺子里的爱》导学案(教师版)

2018年秋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4* 花边饺子里的爱
课型:略读课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年后,给妈妈过生日,他也包了一个带糖馅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孝顺、敬爱母亲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饺、拮、凛、馅、荤、晰、筷”等七个字,读读记记“破天荒、威风凛凛、大吉大利”等词语。

2、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学会尊敬、热爱父母和长辈。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

教学难点:
感悟母子之间诚挚的爱。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肖复兴: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

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往奥运》《荔枝》《银色的心愿》《寻找贝多芬》等篇入选大中小学课本。

2.词语解释
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威风凛凛:本课指妈妈很威风,使人敬畏的样子。

大吉大利:非常吉祥顺利。

楚河汉界: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一般写着“楚河”“汉界”四个大字。

这是把下棋比作历史上的“楚汉相争”。

本课指妈妈包的两种馅儿的饺子,分两头摆在圆圆的
盖帘儿上,中间隔开的样子。

历久:经过很长的时间。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花边饺子里的爱》这篇课文,看到“花边饺子里的爱”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预习检测:
1、我能自己学会生字,并能给生字注音组词。

()()()
饺()拮()凛()
()()()()
陷()荤()晰()筷()
2、我能学会多音字。

度()()煞()()
()()()()
3、我能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先读两遍,再抄写两遍。

威风凛凛楚河汉界花样翻新名目繁多大吉大利充满生趣
4、我知道课文大意。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肖复兴,课文围绕花边饺子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孝顺、敬爱母亲之情。

三、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
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重点写了作者童年时,家里生活拮据,妈妈包花边饺子,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成年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了,妈妈不爱吃鱼肉或时令菜,却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

为了让妈妈吃得开心,就常包饺子;一次给妈妈过生日,“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的母亲的
快乐和开心等几件事。

2、填空。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讲在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讲家里经济状况好转后,妈妈不爱吃鱼肉或时令菜,却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

文章的第3自然段,起衔接前后两部分的作用,使文章一环扣一环的过渡,是一个过渡段。

四、合作探究:
1、妈妈为什么要包花边饺子?
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

因为那时“家里生活拮据”,只能“挨到年节”才能吃饺子;“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拮据”“破天荒”,表明家里生活异常艰苦,能包上一顿饺子,就像过节日一样高兴。

再讲一家人包饺子的情景,“又香又绵”“软硬适度”“盆手两净”表明妈妈和面、调馅的技术很高;“指挥……颇似沙场点兵”,不仅描绘出了包饺子时,妈妈的威风和得意,还表现出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2、在妈妈的“花招”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就是那位妈妈,你能想象一下当时她心里在想什么吗?
妈妈总要包两种馅儿的饺子,这和“家里生活拮据”不无关系。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是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表现出了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疼爱,把荤馅饺子给孩子们吃,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这种“花边饺子里的爱”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这种爱是“我们”成年以后逐渐认识到的。

3、长大后,“我”为什么也包花边饺子?
为了让妈妈吃得开心,就常包饺子。

4、课文为什么用“花边饺子里的爱”作题目?
“花边饺子里”包含了两种爱:一是母亲对儿女的疼爱;二是儿女对母亲的孝顺、敬爱。

所以用“花边饺子里的爱”作题目。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五、达标检测:
1、比一比,再组词语。

饺()拮()陷()析()筷()荤()较()桔()馅()晰()快()浑()
2、想一想,将正确的字填在括号里。

拮洁结
团()()算()据
陷掐馅
诬()()饼()阱
3、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答: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母亲的做活的有条理和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

(2)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答: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说明饺子在煮熟时灵动可爱的样子,表达了我喜悦的心情和开心的童年。

4、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年后,给妈妈过生日,他也包了一个带糖馅的花边饺子,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孝顺、敬爱母亲之情。

5、阅读比较下面的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儿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子。

问题:妈妈为孩子做的花边饺子和我为妈妈做的花边饺子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妈妈包的饺子:有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里面是肉馅;我为妈妈做的花边饺子,里面包的是糖馅儿。

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包含着浓浓的爱: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儿子对母亲的孝顺、敬爱。

六、课堂小结:
小小花边饺子,浸满浓浓真情,它是爱的象征:艰苦岁月里的肉馅饺子,蕴涵着浓
浓的母爱;幸福时光中的糖馅饺子,倾注着拳拳的孝心。

作者用“爱”的情感之线手法,将相隔数十年的两种花边饺子,编织在文中。

没有精彩片段,没有华丽词语,但是作者通过最平凡的生活、最朴实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

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七、板书设计:
14 * 花边饺子里的爱
浓浓母爱
母子
拳拳孝心
八、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