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长江之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感受诗歌对应的写法。

【自学导航】1、初读诗歌,把字音读准确。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纠正。

3、阅读“小资料”。

4、合作探究:你从雪山走来,你从远古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东海奔去,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甘甜的乳汁,你用纯洁的清流,哺育各族儿女;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健美的臂膀,你用磅礴的力量,挽起高山大海。

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有母亲的情怀。

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理解诗歌:A、“你从雪山走来”是指长江;“你从远古走来”是指长江;“你向东海奔去”是指。

B、你从诗歌中读到了长江的哪些特点?C、文中的“你”是指,这样称呼合适吗?为什么?D、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挑战自己】你用多长时间能成功背诵诗歌?【日积月累】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抄写在“随堂摘抄”上。

附:学案三峡之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品位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学习作者描写三峡不同景色的方法和顺序。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流利。

3、阅读“小资料”。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你一定发现了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6、合作探究:B、分别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C、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自学检测】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划线词语。

橘柚树金鳞巨蟒峭壁流淌摇曳朦胧宛若谷壑清冽2、课文是按顺序,分别描写三峡之秋、、、和的美丽景色。

【挑战自己】五分钟之内,你要背诵哪一个自然段?【日积月累】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抄写在“随堂摘抄”上。

附:学案有些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人的什么事?3、学习课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写作方法。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合作探究A、课文分别写了那些人的什么事?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认真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B、试给每个故事加上一个小标题。

4、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堂检测】1、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并解释划线词语。

耸人听闻顾忌渺茫无所不为心领神会衣衫褴褛吝惜眩晕2、按课文填空。

①她的,她的,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②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我第一次懂得。

【日积月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随堂摘抄”上。

丑公主【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正确评价王子、公主的美好心灵。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导航】1、回想学习《负荆请罪》一课时,所讲的有关剧本的知识。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4、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王子、公主的美好心灵。

5、讨论:A、西蒙王子和卡米拉公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B、故事给你的启发式什么?6、小组合作,演一演《丑公主》。

【课堂检测】1、按课文填空。

教母说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最可怕的是,朴实的相貌有助于。

2、《丑公主》一文让我明白了。

【日积月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随堂摘抄”上。

最后的淇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探究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

3、体会文中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最后的淇淇》一文,作者由生命垂危的,谈到了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状况。

然后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

接着进一步指出一个物种的灭绝,会给造成极大的损失。

最后,警醒世人:要建立一种危机意识,保护,保护,保护。

4、合作探究:A、像白鳍豚一样濒临灭绝的长江流域的孑遗生物还有那些?为什么他们会濒临灭绝?B、课文有许多地方都运用了说明方法,边读课文边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

然后和同学讨论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堂检测】按课文填空:1、由于、和,白鳍豚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2、不能容纳生存的长江,最终也必将不能容纳的生存。

保护,保护像一样的珍稀动物,就是保护。

一夜的工作【学习目标】1、概括文章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抓住关键词句,感悟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阅读“小资料”。

4、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落大意。

5、文章最后说“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样”是指怎样的总理?试抓住关键词句具体分析。

如: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分析:办公室内极其简单的摆设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检测】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划线词语。

审阅陈设蒙眬咨询浏览思索简朴2、《一夜的工作》作者。

文章记叙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时,目睹了。

歌颂了周总理的高尚品质。

抒发了作者对总理的之情。

白桦林的低语【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感悟看林人的高尚品质。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阅读“小资料”。

4、通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写景的段落是,写人的段落是,抒情的段落是。

5、合作探究;A、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六、七自然段,填空看林人啊,你日夜守护着的大森林。

为了森林,你;为了森林,你;为了森林,你;为了森林,你;为了森林,你只剩下一颗的心。

你的精神真让我敬佩!B、可爱的看林人呀,我知道你有一个伟大的心愿,那就是。

C、讨论:①“但林业工人那颗纯洁的心,却永远涤荡着我灵魂中的浮躁与狂妄。

”这句话如何理解?②我为什么渴望再次到大兴安林的森林中去?【自学检测】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划线词语。

蜿蜒曲折瞭望冈峦树冠低吟浅唱涤荡狂妄浮躁一撮倾诉衷肠2、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小溪()的冈峦()的绿浪()的树冠()的树干淡淡的()异常的()厚厚的()默默的()【挑战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日积月累】.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写在“随堂摘抄”上。

唯一的听众【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难以置信”“潜滋暗长”“声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朗读有关老教授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其良苦用心。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小组内相互纠错正音)3、阅读“小资料”。

4、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

5、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6、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有关老人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认真品读,并在旁边把自己的感受批注下来。

7、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

【课堂检测】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蹑手蹑脚难以置信天方夜谭潜滋暗长沮丧隆重懊恼诅咒抱歉羞愧洋溢流淌2、解释词语。

难以置信潜滋暗长寓言二则【学习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文言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言文的意思。

3、探讨寓言的寓意。

【自学导航】1、阅读小资料。

2、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文中的生字注音。

3、结合译文,为文言文划出朗读停顿。

4、熟读文言文。

(小组内相互纠错评议)5、结合译文,说说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6、试着复述《东施效颦》这个故事。

7、小组合作探究《东施效颦》的寓意。

【课堂检测】1、解释词语效:颦:里:坚:挈:走:2、东施效颦的原因是,邻里人的反应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穷人【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夫妇高尚品质。

3、感受作者抓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小组内相互纠错正音)3、阅读“小资料”。

4、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内容。

5、合作探究A、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B、文中有许多省略号,它们分别表达什么意思?C、文中对桑娜抱回两个遗孤后的心理矛盾刻画得非常仔细,这是否有损她的形象?D、课文为什么不以“桑娜”为题,而以“穷人”为题?【自学检测】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划线词语。

汹涌澎湃搁板心惊肉跳忐忑不安魁梧黧黑糟糕倒霉搔忧虑2、《穷人》是一篇,作者是,课文主要讲述了的故事。

黄河之水天上来【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学导航】1、初读课文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粗读课文,划出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短语,读一读。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认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①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②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说的是什么?整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黄河的?③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

4、合作探究:①“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比作,把比作,把比作。

又采用说明方法,说明了黄河。

②找出文中描写刘家峡水电站的段落,读一读,体会“水流争先恐后”,“咆哮而出”,“如发怒的雄狮”,“似咆哮的巨龙”,“水气象云雾一般”,“似竹笋”等等描写,分别从和两方面表现了。

③“更重要的是,水土流失试图让的肥力不断下降……治理黄河首要任务是制止水土流失。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把比作,形象的说明了。

④你认为课文中那一部分最精彩?为什么?【课堂检测】1、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

昂首挺立清澈湍急走马摇铃清脆悦耳飞跃而下穿梭枢纽得天独厚争先恐后地动山摇俯视精巧别致2、填写诗句:君不见,奔流到海。

大漠孤烟直,。

3、这篇课文按照黄河发源地、、、、的顺序来展示黄河的气势和美景,采用和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黄河的,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日积月累】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

附:学案做一个最好的你【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练习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

3、能根据提示,对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自学导航】1、阅读小资料。

2、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