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高考诗歌鉴赏 ——景物描写的作用
人物刻画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做高考诗歌,总结诗歌中景物描写的提问方式并 整理答案。 2、练习诗歌,能够依据景物描写作用要点分条答题。 3、通过鉴赏《阮郎归》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总结刻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诗(词)开篇(首句)的作用是什么? 3、找出写景句,并分析其作用。 4、这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诗歌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1、周围环境的衬托。 2、通过细节刻画,如动作、神态、心理等、
阮郎归 西湖春暮 阮 郎 归 无名氏① [南宋]马子严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 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 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 迟③。 儿,人归春也归。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 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 要阐述。(6分) [答案] 【试题答案】 动作方面:翻腾妆束,闹春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 苏堤,爱春之心;步履迟迟, 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驻足流连,惜春之情。 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神态方面:三三两两,唤船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 离去,叹春之意。 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 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内容 渲染气氛 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地点 等内容 情感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作用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结构 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过渡
诗歌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1、周围环境的衬托。 2、通过细节刻画,如动作、神态、心理等、
写景句的作用
诗歌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内容
渲染气氛 交代时间,时令,天气状况, 地点等内容 情感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奠定诗歌感情基调 作用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结构 先言他物,引起下文。(起兴)
巩固练习 送人到松江 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细雨过松江。 问: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①描写了萧瑟的秋风吹打着江中即将远行的小舟的景象。②交 代了送别的季节(秋天)、地点。渲染了离别时萧瑟凄凉的氛 围。衬托了诗人的凄凉之感。为下文写离愁做铺垫。 南乡子 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 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问: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①词中借景抒情。②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等意象, 勾勒出一幅凄凉伤感的画面,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渲染 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为下文表达作者的浓浓思乡之情做 铺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