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IS-LM模型:凯恩斯经济学分析框架

第11章 IS-LM模型:凯恩斯经济学分析框架


3 LM曲线的形成
货币供给量M与商品的价格无关,也与利率
无关,M = L1 + L2 ,表明实际货币供给满 足货币需求,即供求均衡,所以,LM曲线 表明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表明货币供求 平衡时的利率r与国民收入Y的组合线
LM 曲线组合图
L1
L12
L1= L1(Y) L1 L=L1+L2
L11
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 构成。 在其他条件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 外需求构成。
11.3.1 总需求——总供结的含义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
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利率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当时,利率才会处 于均衡状态 。 货币需求是由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 需求决定的。
11.1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11.1.1 IS曲线的定义与形成 IS曲线是能够保持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 入与利率的各种可能组合所形成的曲线,它 反映的产品市场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相当时 各经济变量所处于的状态。
2 货币的供给
一般说来,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国家的经济
政策,国家可以改变货币供给量的大小, 与利率高低无关的经济常量。
货币供给曲线
r
M
0 M0
M
3 LM曲线的形成
人们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
是由国民收入决定的,即L1=L1(Y),它 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增,是Y的增函数。 人们的投机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L2是有市场 利率决定,它随着利率的上升而逐渐减少, 并且在利率r很低时L2的需求为无穷大,即 L2= L2(r)它是利率的减函数, 总货币需求L = L1+L2
产品市场上总产出或总收入增加了,需要
的货币的交易量则增加,在利率不变时, 货币需求会增加;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 利率会上升;而利率上升,则影响对投资 品的支出,反过来对产品市场产生进一步 的影响。产品市场上的国民收入和货币市 场上的利率水平正是在这两个市场上的相 互影响过程中被共同决定的。 。
第11章 IS - LM 模型
I(r)= S(Y) M = L1(Y)+ L2(r)
IS-LM 模型的经济学含义


产品市场的均衡(I=S)表达了“应该” 的可被消费的产出量(Y) 货币市场的均衡(M=L)表达了“应该” 的可“充分就业”的利率(r) 宏观经济的均衡点E表达了应该实现“充 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e)和利率(re)。 宏观经济的均衡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经 济经常是处在E点以外的非均衡点上。
11.3.1 总需求——总供结的含义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
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 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11.3.1 Βιβλιοθήκη 需求——总供结的含义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
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 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 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 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 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 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 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11.2.1 利率的决定
货币的需求(Y)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偏好以货币形式保存
一定数量资产的愿望和动机。它是人们对 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又称为流动性 偏好。
11.2.1 利率的决定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有
五种职能: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 段、储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货币最主要的职能 是流通手段。货币的五种职能构成了对货 币的五种需求,凯恩斯把五种需求概括为 三种动机(需求),即交易动机、预防动 机和投机动机。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行为的后果是产品市场供求
均衡的实现。 货币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或者供给小于需求都意 味着公众愿意货币持有量与实际货币持有量不一 致。这意味着公众当前的金融资产结构未能实现 利益最大化。这种情况迫使公众改变当前的金融 资产结构,以求利益最大化。公众追求利益最大 化的金融资产结构选择的行为的后果是货币市场 供求均衡的实现。
11.2.1 IS-LM 模型
根据凯恩斯的研究,通过利率(r)和国民
收入(Y)可以巧妙的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 市场的均衡,在各个可能的利率水平和产 出水平上,发现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 时均衡的利率(re)和国民收入(Ye)。
11.2.1 IS-LM 模型
r re IS
E
LM
0
Ye
Y
11.2.1 IS-LM 模型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r IS LM2 LM0 LM1
0
Y2 Y0 Y1
Y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此外,IS—LM同时变动也会是均衡国民收
入和利率发生变动。 政府可以利用市场机制灵活使用政府购买 (G)、税收政策(T)和货币供给(M) 来实现宏观经济均衡,实现宏观经济政策 目标。
0 IS Y1 (a) Y2 Y 0 LM r r2 r1 Y1 Y2 Y (c) (b) L2
r r2 r1
0
L2(r) L22 L21 (d) L
0
4 LM 曲线的移动
当决定LM 曲线的因素变动时,LM 曲线形
成其函数关系如下 : M = L= αY - hr 得LM曲线方程r=-M/h+(α/h)Y
IS曲线上的非均衡区域
IS曲线之外的利率—产出组合表示产品市场
非均衡状态。 在IS曲线右边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商品市场的非 均衡点; 在IS曲线左边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商品市场的非 均衡点。
11.2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1.3 AD-AS 模型: 总需求——总供结
11.3.1 总需求——总供结的含义
1 总需求函数及其曲线 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
达到均衡时的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 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
11.3.1 总需求——总供结的含义
所谓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

11.1.1 IS曲线的定义与形成
储蓄函数 :S= s(Y)
投资函数 :I= i(r)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 S;s(Y)= i(r)
IS曲线的推导
S
S2
S=S(Y)
S1
0 IS Y1 (a) Y2 Y
S S2 S1 0
)450 I1 I (b) 2
I
r r2 r1
0
r r2 r1
第11章 IS - LM 模型 :凯 恩斯经济学分析框架
长期和短期: 数学天才希克斯的故事
第11章 IS - LM 模型 :凯恩斯经 济学分析框架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这三方面的总支出
水平决定了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及均衡的总 收入水平。这种分析还只是局限于产品市 场的均衡 。
第11章 IS - LM 模型
曲线的斜率,而使曲线的截距增加,即使IS 曲线向右平移。
IS曲线的移动
K的取值既影响IS曲线的横截距,又影响曲
线的斜率。参数A增大使曲线的横截距增加, 同时使曲线的斜率增加,使得曲线趋于平 缓。 K 减少表明边际消费倾向减少,IS曲 线向左移,均衡国民收入向左移,均衡国 民收入减少 ;aK增加表明边际消费倾向增加 减少,IS曲线向右移,均衡国民收入向右移, 均衡国民收入增加。
货币需求曲线图
r
L L1 (Y ) L2 (r )
0
Y
2 货币的供给
货币的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货

币余额,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 系统以外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广义的货币供给量为M1、M2、M3 表示三种 层次货币供应量。 M0 表示流通中的现金 M1 =M0 + 活期存款 M2 =M1 + 定期存款 M3 = M2 + 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影响的。从产
品市场上看.均衡产出受到总需求的影响, 总需求受到利率的影响,而利率是由货币 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从货币市场看, 均衡利率受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影响, 货币需求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而收入水 平受到总需求的影响。
11.2.1 IS-LM 模型
IS—LM模型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Y1 Y2 Y (c)
I=I(r) I1 I2 (d) I
0
11.1.2 IS曲线的形成
IS曲线的经济含义是,对于任意的利率r ,
可以有一个准确的投资量 I,它可以吸收一 个储蓄量S,在I = S时,决定的均衡国民收 入Y。 此系列图表示,储蓄由国民收入决定,国 民收入由投资决定,投资由利率决定,因 此,国民收入由利率决定,所以,设产品 市场均衡函数Z 由国民收入和利率决定,即 Z = F(r,Y),其中Y = F(r),可见均衡 函数是一个复合函数。
加且消费减少、税收增加等4个因素皆可使 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其经济学含义是均衡 利率下降,均衡国民收入减少,物价稳定 和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实现。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r re IS0 IS1 LM
IS2
0
Y2 Y0 Y 1
Y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其次,假设IS曲线位置不变。如果:货币供
11.2.4 宏观经济均衡的实现
首先,假设LM曲线位置不变。如果:投资
增加、政府购买增加、储蓄减少且消费增 加、税收减少等4个因素皆可使IS曲线向右 上方移动,其经济学含义是均衡利率上升, 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的宏观经济目标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