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传质过程基础一、选择与填空(30分,每空2分)/month.200807.html1. 传质通量与_____相对应。
A. ;B. ;C. ;D. 。
2. 传质通量j A与_____相对应。
A.;B.;C.;D. 。
3. 传质通量与_____相对应。
A. ;B. ;C. ;D. 。
4.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
5. 描述动量和质量传递类似律的一层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两层模型是_____________;三层模型是_______________。
6. 通常,气体的扩散系数与_____________有关,液体的扩散系数与_____________有关。
7.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流传质系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流传质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8. 对流传质系数与推动力_____相对应。
A. ;B. ;C. ;D. 。
9. 推动力与对流传质系数_____相对应。
A. ;B. ;C. ;D. 。
二、计算题(40分,每题20分)1. 在一根管子中存在有由CH4(组分A)和He(组分B)组成的气体混合物,压力为1.013×105 Pa、温度为298K。
已知管内的CH4通过停滞的He进行稳态一维扩散,在相距0.02m的两端,CH4的分压分别为Pa及Pa,管内的总压维持恒定。
扩散条件下,CH4在He中的扩散系数为m2/s 。
试求算CH4的传质通量。
2. 298 K的水以0.5 m/s的主体流速流过内径为25mm的萘管,已知萘溶于水时的施密特数为2330,试分别用雷诺、普兰德—泰勒、卡门和柯尔本类比关系式求算充分发展后的对流传质系数。
三、推导题(30分,每题15分)1. 对于A、B 二组元物系,试采用欧拉(Euler)方法,推导沿x、y方向进行二维分子传质时的传质微分方程。
设系统内发生化学反应,组分A的质量生成速率为kg/(m3·s)2. 试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和扩散通量方程,将转换成。
一、选择与填空(30分)1. 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 对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大时,亨利系数将_____,相平衡常数将_____,溶解度系数将_____。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确定。
3.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____。
A. ;B. ;C. ;D. 。
4.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一组分通过另一停滞组分的扩散通常发生在_______单元操作过程中。
5. 双膜模型、溶质渗透模型和表面更新模型的模型参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6. 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____________,吸收推动力_____________。
7. 脱吸因数的定义式为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之比。
8. 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_____。
A. 不变;B. 不确定;C. 减小;D. 增大。
9. 推动力()与吸收系数_____相对应。
A. ;B. ;C. ;D. 。
二、计算题(70分)1. 在压力为101.3kPa 、温度为30℃的操作条件下,在某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NH3。
已知入塔混合气体的流量为 220 kmol/h,其中含NH3为1.2% ( 摩尔分数)。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Y =1.2X(X、Y均为摩尔比),空塔气速为1.25m/s;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为0.06 kmol / (m3·s);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 5倍;要求NH3的回收率为95%。
试求:(1)水的用量;(2)填料塔的直径和填料层高度。
(25分)2. 已知某填料吸收塔直径为1m,填料层高度为4m。
用清水逆流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可溶组分,该组分进口组成为8%,出口组成为1%(均为mol%)。
混合气流率为30kmol/h,操作液气比为2,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
试求:(1)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2)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3)填料层高度为2m处的气相组成。
(25分)3. 在一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循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体中的溶质。
气体入塔组成为0.025(摩尔比,下同),液气比为1.6,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
若循环溶剂组成为0.001,则出塔气体组成为0.0025。
现因脱吸不良,循环溶剂组成变为0. 01,试求此时出塔气体组成。
(20分)第一章蒸馏【学生自测】一、选择与填空1.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汽液两相温度__________,但汽相组成__________液相组成。
2. 汽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若汽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汽相露点温度_____ 液相泡点温度。
A. 相等;B. 大于;C. 小于;D. 不确定。
3. 所谓理论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_________。
4.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增加,则_______,______。
A. 增加;B. 不变;C. 不确定;D.减小。
5.某二元物系,相对挥发度,对、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__。
6. 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层塔板,其汽相组成关系为_________。
A. ;B. ;C. ;D. 不确定。
7. 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
8. 操作中的精馏塔,保持、、、、不变,减小,则有_________。
A. D增加,R减小;B. D不变,R增加;C. D减小,R增加;D. D减小,R不变。
9. 在塔的精馏段测得、、< (均为摩尔分率),已知,,则第三层塔板的_________。
二、计算题1.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内分离某理想二元混合物。
已知进料量为 100 kmol/h,其组成为0.55(摩尔分率,下同);釜残液流量为45 kmol/h,其组成为0.05;进料为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6倍;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0。
(1)计算塔釜重组分的收率;(2)求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2. 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
已知原料液的流量为100 kmol/h,组成为0.4(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1.6倍;操作条件下平均挥发度为2.4 ;测得现场操作数据:x n-1=0.270,x n=0.230 。
若要求轻组分的回收率为97% ,塔釜残液组成为0.02 。
试求:(1)塔顶产品的流量和组成;(2)操作回流比;(3)第n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
3. 某二元混合物以饱和蒸汽状态加入精馏塔的中部,已知、、,平均相对挥发度,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 2倍。
塔底直接蒸汽加热,每层塔板的单板效率。
试求:(1)塔顶采出率;(2)进入第一块实际板(由塔顶向下)的汽相组成一、填空题(40分)1.板式塔是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____连续相;填料塔是____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操作时为____连续相。
2.塔板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等。
3.气体通过塔板的总压降包括____、____和____。
4.塔板上的异常操作现象包括____、____、____。
4.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由五条线构成,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塔板适宜的操作区是____区域,而实际操作时应尽可能将操作点位于适宜操作区的。
5.塔板的操作弹性是指________。
6.填料的几何特性参数主要包括____、____、____等。
7.通常根据____、____及____ 三要素衡量填料性能的优劣。
8.填料因子是指____________。
9.填料塔内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10.填料操作压降线(D p/Z~u)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即____、____和____。
填料塔操作时应控制在____区域。
二、选择题(30分)1.气液在塔板上有四种接触状态,优良的接触状态是(),操作时一般控制在()。
①鼓泡接触状态②蜂窝接触状态③泡沫接触状态④喷射接触状态2.板式塔塔板的漏液主要与()有关,液沫夹带主要与()有关,液泛主要与()有关。
①空塔气速②液体流量③板上液面落差④塔板间距3.()属于散装填料,()属于规整填料。
①格栅填料②波纹填料③矩鞍填料④鲍尔环填料⑤脉冲填料⑥弧鞍填料4.填料的静持液量与()有关,动持液量与()有关。
①填料特性②液体特性③气相负荷④液相负荷5.()越小,()越大,越易发生液泛。
①填料因子f值②气体密度③液体密度④液体粘度⑤操作液气比三、计算与分析题(30分)本题附图为某塔板的负荷性能图,A为操作点。
(1)请作出操作线;(2)塔板的上下限各为什么控制;(3)计算塔板的操作弹性;(4)该塔板设计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如何改变塔板的结构参数。
分配系数是指()。
3.分配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A 温度;B 物系种类;C 压力;D 组成。
4.分配系数越大,萃取分离的效果()。
5.通常,物系的温度越高,稀释剂与萃取剂的互溶度(),越不利于萃取操作。
6.选择性系数的定义式为()。
7.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稀释剂的分配系数越小,则选择性系数(),越有利于组分的萃取分离。
8.选择萃取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9.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单元操作。
10.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内为()区,曲线外为()区,萃取操作只能在()进行。
11.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选择性系数()1。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
12.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的分配系数()1。
A 等于;B 大于;C 小于。
13.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与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A 溶解度曲线上方区;B 溶解度曲线下方区;C 溶解度曲线上; D 任何位置均可。
14.萃取设备的主要类型有()。
15.根据两相接触方式的不同,萃取设备可分为()式和()式两大类。
填料萃取塔属于(),筛板萃取塔属于()。
二、分析题(25分)用纯溶剂S对某混合液A+B进行单级萃取,操作条件下的溶解度曲线和辅助曲线如附图所示。
请图示分析单独改变下列条件时,萃余液的组成如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