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钠代谢紊乱-PPT课件

水、钠代谢紊乱-PPT课件


渴感发生的一般原因和机制
第三类机制:指肾素 - 血管紧张 1.3. 渗透性机制: ECF 晶体渗透压增 素机制,引起非渗透性渴感发生。对 高,当失水 0.5%以上即明显口渴。 正常渴感发生不起作用,见于慢性肾 2. 非渗透性机制:血容量降低能引 功能衰竭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故被认 起口渴。无论有无血浆晶体渗透压减 为是预备性机制(backup system) 少,血容量降低,如失血,口渴是先 4.口咽部干燥引起的口渴: 如长时 发症状。 间演讲,用口呼吸如吸烟,慢性呼吸 系统患者或急性呼吸综合征。
体液和水、钠 平衡调节
BODY FLUIDS AND REGULATIVE BALANCES OF WATER AND SODIUM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一)体液 人体新陈代谢是在体液中进行的。
体液由水、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
物和蛋白质等组成,在细胞内外构成
机体的内环境。机体体液容量、各种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二)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1. 交感神经系统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机制 3. ANP的分泌释放 心房牵张或过度充盈,心房肌 释放ANP增加,使近曲小管重吸收 钠减少,同时可有其他未明机制, 增加钠的排出。
体液平衡紊乱的分类 和各型水、钠代谢紊 乱的病理生理学
体液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低渗性脱水时体液的分布变化
A C B
正常水平
血 浆
(低渗) 细胞间液
细胞内液
A :机体失液,并引起低渗性脱水; B : ECF 低渗,水向细胞 内转移;C:血液浓缩,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回流增 加
失水失钠仅补水 失钠>失水 细胞外液 渗透压 水 入 细 胞
低钠血症 组织间液↓↓ 细胞外液 Ald↑ 肾小管重吸收Na ↑
百分比明显降低,低达40%。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二)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2. 体液的分布及其含量的生理性变化
(1 )婴幼儿体液总量大、细胞外液明显较多、 体液分细胞内液 (intracellular fluid, 30 ~ 体内外水交换率高 40%BW) 和 细 胞;外 液 (extracellular fluid, 20%BW) 两部分,后者又主要分为细胞间液 ( 2)老年人体液总量少,细胞内液减少明显; (interstitial fluid, 15%BW) 和 血 浆 (plasma (3)脂肪是疏水物质,肥胖者体液含量较少。 5%BW),还包括少量穿细胞液(transcellular 婴幼儿、老年人和肥胖者若丧失体液,容 fluid, 1 ~ 2%BW) 。各部体液量的生理性变 易发生脱水 化具有一定特点。
一、低容量性水、钠平衡紊乱
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一、脱水
(一)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1.概念 低 渗 性 脱 水 又 称 低 容 量 性 低 钠 血 症 (hypovolemic hyponatremia) 。 主要特点为机体存在水和钠的丢失,但失钠 多于失水,使血清钠浓度 130 mmol/L ,血浆渗透压 280 mOsm/kg· H2O。 2.病因和发生机制 ( 1 )肾外性原因:见于大量消化道失液(呕吐、腹泻)、 胸腹水形成、烧伤后血浆大量渗出、或大量出汗。 ( 2 )肾性原因:各种利尿药引起大量利尿,糖尿病,慢 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和Addison氏病等。 引起本症的基本条件:①失液后血容量降低,肾脏滤过 降低和/或重吸收水增加;②大量喝水或只补充葡萄糖溶液, 未补足丢失的钠,使失钠多于失水,血浆渗透压明显下降。
2. 机体钠的摄入与排出平衡 钠主要由肾脏排出,具有“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的特点,日排出
人以摄入食盐补充钠, 钠对维持渗透压、ECF0.5g/d 与血
已足够。但通常人们每日摄入 容量、酸碱平衡和维持膜静息 量一般为 100 ~ 140 mmol ;各种肠道消
NaCl 约 5 ~ 15 克(以少于 10 克 化液富含 NaHCO 电位与兴奋性组织的动作电位 3 ,钠随粪便排出不足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二)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肾脏是钠的主要调节器官。当循 环血量降低,肾就保留钠;血容量 增高,肾就分泌钠。肾分泌或保留
钠是在交感神经系统、肾素 - 血管
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RAAS) 和心房
利钠多肽(ANP)的协同下完成的。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二)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2.交感神经系统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机制 1. 血容量或血压降低, GFR 降低 血容量降低,交感兴奋,使肾小 和肾小管内钠浓度的变化,刺激 球滤过率 (GFR) 减低,减少钠的滤 RAA 系统激活,通过醛固酮作用于 过;交感兴奋也增加肾素的分泌。 肾皮质集合管使钠的重吸收及钾的 分泌排出增加。
离子浓度、渗透压和酸碱度的相对恒
定,保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二)体液的含量和分布 1. 体液总量生理性变化的特点 机体体液总量以占体重(BW)的百分
比计算,新生儿高达 75% ~ 80% ;成
年男性为 60% ,女性 50% ~ 60% ;老
年人约为 45% ~ 52% 。极度肥胖者该
表. 水、钠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渗透压 ECF容量 容量不足
(低容量性)
正常 (280~310)
低容量血症
降低(<280) 增高(>310) 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消耗性低钠血症
等渗性脱水
等渗性容量过多
低渗性脱水 水中毒
高渗性脱水
盐中毒(少见)
容量过多
(高容量性)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正常水、钠的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衡
(二)正常钠的交换平衡
1. 体内钠的含量、分布 ① 体钠含量:60 mEq/kg BW,60 公斤体重者总量约为60~80g; ② 分布:体钠的45% 在细胞外液;
10% 在细胞内液;45% 在骨骼。血清
钠浓度为130~150 mmol/L。
正常水、钠的交换平衡
(二)正常钠的交换平衡
10mg 。汗液含 NaCl 约 0.2 ~ 0.5g% ,是 为宜)。 有重要作用。 低渗溶液。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1. 口渴 口 渴 和 ADH 是 两 类 水 调 节 渴感中枢 (thirst center) 位于 的生理性机制。口渴调节水的 下丘脑(hypothalamus) 其中或附 摄 ADH 调控肾脏水的排 近 入, 存 在 渗 透 压 感 受 器 (osmoreceptors) 。引起渴感的刺 出。 激是多方面的。
全身性水肿
容量正常
(等容量性)
正常人
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SIADH
(少见)
﹝注﹞渗透压单位为: mOsm/kg H2O
体液平衡紊乱的基本分类
(三)体液组成的异常
体液组成的异常指ECF 中钠以 外离子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血 浆渗透压,但可明显引起与该离 子有关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 或对酸碱平衡及细胞代谢产生影 响,如钾或镁代谢障碍等。
低钠综合征
脱水外貌
血容量↓↓
后期ADH
休克 ARF
早期ADH
肾小管重吸收水
尿Na 早期尿量不减少, (根据病因有例外) 尿比重偏低
少尿
低渗性脱水时机体的变化和表现
一、脱水
(二)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1.概念 高 渗 性 脱 水 又 称 低 容 量 性 高 钠 血 症 (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主要特点为机体存在水和钠的丢失,但失水 多于失钠,使血清钠浓度>150 mmol/L,血浆渗透压> 310 mOsm/kg· H2O。 2.病因和发生机制 ( 1 )单纯失水:过度通气或发热(肺或皮肤不感蒸发水 分增多)、甲亢、尿崩症。 ( 2 )丧失低渗体液:大量出汗,呕吐,慢性腹泻排出大 量低渗性水样便,反复渗透性利尿。 引起本症的基本条件:大量丢失低渗体液使血浆渗透压 增高,引起渴感,充分喝水时使血浆渗透压无明显增高,也 可无明显脱水。存在 ①水源断绝;②患者不能或不会饮水; ③患者的渴感丧失,可发生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三)体液电解质组成、含量和特点 1. 体液电解质组成和含量
体液电解质一般以离子形式
+ + 存在,主要有Na 、K

- Cl
等无机离子、有机酸根和蛋白
质负离子等。
体液、体液的含量、分布和组成
(三)体液电解质组成、含量和特点
2. 各部分体液电解质组成和含量的特点
(1)各部位体液,所含阳离子与阴离子数相等; ( 2 ) 电解质分布的差异: ICF 和 ECF 的主要阳离 子和阴离子种类不同。 (3)ECF 电解质总量较ICF 多,但ECF 与ICF 的 渗透压基本一致。
正常水、钠的交换平衡
(一)正常水的交换平衡
2. 各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Na+和K+对细胞内外的渗透压起最重 细胞外液Na+浓度正常时水过多或过 要的作用。 ECF 中 Na + 浓度高低所产生 + 浓度过高 少(等渗性),细胞外液 Na 的渗透压变动,是决定细胞内外水流向 的最重要的因素。正常细胞内 Na + 浓度 或过低引起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高渗 + 浓度 很低,病理条件下一旦细胞内 Na 或低渗性),水在细胞内、外液间的流 增高,也是引起细胞水肿和损伤的主要 动和对体液总量及细胞容积的影响见图 原因。
水、钠平衡的调节机制
(一)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2. ADH
抗利尿激素(ADH)是贮存于垂 体后叶血管周围神经末梢的八肽,。 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 胞,使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促进肾 对水的重吸收。ADH称为血管升压 素(vasopressin, V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