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江苏专版) [散文阅读一]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附答案解析(江苏专版) [散文阅读一]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江苏专版)13A课时作业(十三)A[散文阅读一][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20分)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①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②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

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

③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

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

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④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

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

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

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

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⑤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

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

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

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

⑥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

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

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

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

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

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多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⑦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

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有删改)1.结合全文来看,第①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说,“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

”第⑥段又说,“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

”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问题。

(20分)草原陈世旭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眉头像未解的结,你的脚步疲惫而蹒跚。

我把喧嚣的城市留在身后,我把拥挤的人群留在身后,我把所有的躁动和冲撞留在身后。

把自己交给苍茫。

你失落了什么?你要寻找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我问蓝天,我问大地,我问草原。

草原,向我张开博大的襟怀。

从两边涌到路上来的、被露水淋得透湿的花枝和草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

古老而烂漫的草原,是埋藏无数卜骨、陶片、断简、残碑的土地,是屹立长城、寺庙、宫阁、废墟的土地,是供叱咤风云、如狼似虎的壮士演习杀戮的土地。

王朝的连绵不断的营寨埋进深草。

将军的鹿角枪炮没入沼泽。

方尖碑如断锷。

水泡子是饮恨苍天的眼睛。

从刀光火石到金戈铁马,从血流漂杵到冠盖如云,都杳然如苍狼呜咽。

帝王的霸业连同古战场一起退出历史,一个鞍马部族的史诗在季节的河道声息干裂。

而草原依旧。

真静啊。

天地间是一片肃穆。

远远的什么地方,好像有人在动情地唱歌。

哦,那是幻觉。

只有风,只有白桦林,只有不甘寂寞的杜鹃、野百灵和蜜蜂在私语。

思想就像徘徊在辽阔的草原上的孤马。

你会一再地想起那些似乎遥远的、已经忘却的过去,心里无端地涌起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却是幽深的甜蜜或忧伤。

你会觉得好像早就有过这种体验,或者早就做过一个和眼前的情景极为相似的梦。

但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在一生中的哪个幸或不幸的时刻,你怎样也记不起来了。

生活就像流水一样,淙淙地从你身边流过。

你失落了很多,却不知道失落的是什么。

最远的地方,热浪蒸腾的高坡,号角悄然响起。

最初是一对,然后是一簇,然后是一片。

然后,草原生命交响的高潮赫然君临。

大宛汗血天马从西极承灵威、涉流沙而来,从黄河负图而来。

与犁铧一起耕耘生民的艰辛;与刀斧一起划破凝滞的血海;与香车一起装点贵胄的荣华。

你为文明所依赖,你也为文明所驾驭;你为文明所恩宠,你也为文明所束缚。

什么时候,文明放逐了你?什么时候,文明又解放了你!于是你重又成为草原的王者、至尊。

自由与奔放重又成为你的特权;铺张扬厉的野性重又回到你的身上。

天风滚滚,海山苍苍,万象在旁啊,你又重新行神如空,行气如虹,走云连风,吞吐大荒。

狂舞的铁蹄在我的血管里奔腾,惊心动魄的轰响是冰河破裂、一泻千里的声音。

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沉重。

在地震般的战栗和闪电般的快乐的瞬间,我忽然领悟了生命的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挣脱欲望的缰索,卸下诱惑的鞍辔,去呼应草原生命大气磅礴的抒情——一种另样的、博大的情怀,即爱生活、爱生命、爱大地,直到永远!夜要来了,多情的落日在吐力根河对岸向草原告别。

暮色像紫丁香,有一个骑手在火红的天边向远方顶礼。

这一天多么好!整个世界像在童话里变了样子。

这样的日子一生也许只能遇见一次。

这样的日子一生只要遇见一次。

感谢你,草原!感谢你金灿灿的光,蓝湛湛的水,甜丝丝的风和轰轰烈烈的生命。

在怒放的花丛中尽情流连吧,在熊熊的篝火前尽情跳跃吧,在生命的潮水里尽情徜徉吧。

火在战栗,酒在燃烧,舞在踢踏,灵魂在腾飞。

当黎明再来,金子般的朝霞又会喷薄而出,而我又将远行……(原文有删改)5.请概括文章画线部分的内容,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枝和草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的什么情绪?(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说“感谢你,草原!”从全文看,“我”为什么要感谢草原?(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大宛汗血天马”所蕴含的作者的价值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