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2.3 第2课时

第二章 2.3 第2课时


an≥0, an+1≤0
或aann≤ +1≥0,0
来寻.
②运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跟踪训练2 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9,a4+a7=0.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 由a1=9,a4+a7=0, 得a1+3d+a1+6d=0,解得d=-2, ∴an=a1+(n-1)·d=11-2n.
跟踪训练3 已知等差数列{an}中,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S2=16, S4=24,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
解答
达标检测
1.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2=3,a6=11,则S7等于
A.13
B.35
√C.49
D.63
解析 S7=7a12+a7=7·a2+2 a6=7·3+211=49.
A.63
√B.45
C.36
D.27
解析 ∵a7+a8+a9=S9-S6,而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S3,S6-S3,S9
-S6构成等差数列,
所以S3+(S9-S6)=2(S6-S3),
即a7+a8+a9=S9-S6=2S6-3S3=2×36-3×9=45.
12345
解析 答案
4.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7a5+5a9=0,且a9>a5,则Sn取得最小 值时n的值为
解答
(2)当n为何值时,数列{an}的前n项和取得最大值? 解 方法一 由(1)知,a1=9,d=-2, Sn=9n+nn- 2 1·(-2)=-n2+10n=-(n-5)2+25, ∴当n=5时,Sn取得最大值. 方法二 由(1)知,a1=9,d=-2<0,∴{an}是递减数列. 令 an≥0,则 11-2n≥0,解得 n≤121. ∵n∈N*,∴n≤5时,an>0,n≥6时,an<0. ∴当n=5时,Sn取得最大值.
解答
类型三 求数列{|an|}的前n项和 例 3 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32n2+2205n,求数列{|an|}的前 n 项 和 Tn.
解答
反思与感悟 等差数列的各项取绝对值后组成数列{|an|}.若原等差数 列{an}中既有正项,也有负项,那么{|an|}不再是等差数列,求和关 键是找到数列{an}的正负项分界点处的n值,再分段求和.
梳理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与{Sn}的单调性有关. (1)若a1>0,d<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正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 加即得{Sn}的最大值. (2)若a1<0,d>0,则数列的前面若干项为负项(或0),所以将这些项相 加即得{Sn}的最小值. (3)若a1>0,d>0,则{Sn}是递增数列,S1是{Sn}的最小值;若a1<0, d<0,则{Sn}是递减数列,S1是{Sn}的最大值.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定是常数项为0的关于n的二次函数.( × ) 2.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a3+2an-2(n≥3).( √ ) 3.若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则Snn为等差数列.( √ )
题型探究
类型一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的应用 例1 (1)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前2m项和为100,求数列{an}的 前3m项的和S3m;
第二章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第2课时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变形及应用
学习目标
1.会利用等差数列性质简化求和运算. 2.会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特征求最值.
内容索引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等差中项的关系
思考 答案
等差数列{an}中,若a3=2,求S5. S5=5a12+a5=5·a1+2 a5=5a3=10.
A.5
√B.6
C.7
D.8
解析 由 7a5+5a9=0,得ad1=-137.
又a9>a5,所以d>0,a1<0.
因为函数 y=d2x2+a1-d2x 的图象的对称轴为 x=12-ad1=12+137=367,取最
跟踪训练 1 设{an}为等差数列,S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已知 S7=7, S15=75,Tn 为数列Snn的前 n 项和,求 Tn.
解答
类型二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 例2 在等差数列{an}中,若a1=25,且S9=S17,求Sn的最大值.
解答
反思与感悟 (1)等差数列前n项和Sn最大(小)值的情形: ①若a1>0,d<0,则Sn存在最大值,即所有非负项之和. ②若a1<0,d>0,则Sn存在最小值,即所有非正项之和. (2)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Sn最值的方法: ①寻找正、负项的分界点,可利用等差数列性质或利用
解答
(2)两个等差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分别为 Sn 和 Tn,已知TSnn=7nn++32,
求ab55的值.

ab55=1212ab11++ab99=99ab1122+ +ab99=ST99=7×9+9+3 2=6152.
解答
反思与感悟 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有关性质在解题过程中,如果运用 得当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的效果.
梳理 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 Sn=na12+an,其中a1+2 an为 a1,an 的 等差中项,若结合性质“m+n=p+q 得 am+an=ap+aq,”还可把 a1 +an 换成 a2+an-1,a3+an-2,….
知识点二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
思考 我们已经知道当公差 d≠0 时,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是关于 n 的二次 函数 Sn=d2n2+a1-d2n,类比二次函数的最值情况,等差数列的前 n 项 和 Sn 何时有最大值?何时有最小值? 答案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出:当a1<0,d>0时,Sn先减后增,有 最小值;当a1>0,d<0时,Sn先增后减,有最大值;且n取最接近对称 轴的正整数时,Sn取到最值.
12345
解析 答案
2.若等差数列{an}的前5项和S5=25,且a2=3,则a7等于
A.12
√B.13
C.14
D.15
解析 ∵S5=5a3=25,∴a3=5,∴d=a3-a2=5-3=2,
∴a7=a2+5d=3+10=13.故选B.
12345
解析 答案
3.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3=9,S6=36,则a7+a8+a9等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