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教学设想和策略
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因而学生很容易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在此基础上,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1】对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
4溶液和BaCl
2

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Ba2+和SO
4
2-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通过“是不是溶液混合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呢?”过渡到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

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2】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总结出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知道了离子反应的本质,了解了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再来简单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这样设计主要有两好处:一是学生很快的知道哪些离子可以反应(或参加反应),直接写出表达式,再配平,改进了传统的“写”、“拆”、“删”、“查”书写步骤过于机械化而造成的思维定势。

二是进一步加深对离子反应的本质的理解,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之处。

这样,很自然地又过渡到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更为广泛。

本课题内容是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中较重要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主要采用通过“实验—观察—问题—分析—讨论—结论”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设计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的实验,自己推断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2. 通过分析实验事实,说出离子交换引起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学会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交流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现象,养成探究的良好习
惯;
2. 从几组探究实验中,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来研究化学知识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2. 通过实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养成反思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用具
1.仪器:试管、滴管、烧杯。

2.试剂:CuSO
4(aq)、BaCl
2
(aq)、NaCl(aq)、NaOH(aq)、Na
2
SO
4
(aq)、NaCO
3
(aq)、
盐酸、AgNO
3
(aq) (硝酸酸化)、酚酞试液。

3.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展示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要求学生书写它们的电离方程式。

【引入】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

如果不同的溶液混合后,这些离子还会依然存在吗?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探究1】向CuSO
4
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观察并回答实验现象。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变化情况,并填写下表。

表一几种溶液混合前后溶液中离子的存在情况分析
学生:有白色沉淀生成,液体分层后上层为蓝色透明溶液。

教师:白色沉淀是什么,上层溶液为什么是蓝色?
学生:白色沉淀应该是BaSO
4
,上层溶液为蓝色说明含有Cu2+。

教师:根据你的分析填写上表相关部分。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家认为混合后Ba2+与SO
4
2-相互结合,
溶液中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
4
2-,而Cu2+和Cl-依然存在于溶液中。

你能用实验证明你的结论吗?
(学生相互讨论,提出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
可能的方案有:
1.生成的CuCl
2
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溶液中有Cu2+和Cl-;
2.上层溶液呈蓝色,说明上层溶液含有Cu2+;
3.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
3
溶液检验上层溶液中是否还有Cl-。

【教师演示验证】向实验探究2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

教师:看来大家的分析完全正确。

【动画展示这几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教师: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CuSO
4溶液和BaCl
2
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变
化,溶液中有的离子消失了,有的离子还存在。

我们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反应前反应后
教师: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上述反应中Cu2+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也就是说没有参加反应,那么该反应的本质就是什么呢?
结论:该反应的本质就是溶液中的Ba2+和SO
4
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

【板书】
教师:这种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课件显示】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叫做离子方程式。

【过渡】是不是溶液混合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呢?
上述实验中,CuSO
4溶液和NaCl溶液并没有发生反应,CuSO
4
溶液和BaCl
2

液发生了反应,所以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因此,我们要想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某个反应,就应该弄清楚这个反应能不能发生。

【学生实验探究2】下面我们通过实验2—3,探究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

【课件显示】表二:探究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

讲评:由于不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不能发生离子反应。

【过渡】我们已经学会如何判断离子反应是否能发生。

对于能够发生的离子反应,我们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那么我们如何书写离子方程式呢?
【学生总结】以CuSO
4溶液和BaCl
2
溶液反应为例简单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

【学生课堂练习2】(课件展示)。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组)
(1)NaOH+HCl(2) KOH+H
2SO
4
(3)BaCl
2
+Na
2
SO
4
(4) Ba(NO
3
)
2
+Na
2SO
4
讲评:(1)(2)离子方程式:H++OH-=H
2
O (3)(4)离子方程式:Ba2++
SO
42-=BaSO
4

教师点评。

(课件显示答案)。

【设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你有什
么发现?
结论:不同的反应物,虽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离子方程式却可以相同。

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那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讨论交流】化学反应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结论:前者只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后者还表示一类反应。

教师小结: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并提示了这类化学反应的实质。

例如: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实质是酸电离出来的H+与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水。

这一类反应都可以用H++OH- === H
2
O来表示。

【课件显示】5.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

【过渡】所以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应用更为广泛。

【课件显示】1、检验某些离子的存在。

2、用于混合物的提纯。

3、消除水中的污染物
4、离子共存问题
5、有关除杂质的问题
离子反应的用途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研究和讨论。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解质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产生沉淀、气体或者水),认识了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的离子浓度减少。

学会了简单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作业布置】习题第6题、第7题。

六、板书设计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离子反应: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离子反应方程式: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的实质: 5、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