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一中2009-2010学年高三10月调研测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n 卷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He : 4 C : 12 N : 14 O : 16 Na : 23 Mg : 24 A1: 27 S : 32 Cl : 35.5 K : 39 Ca : 40 Fe : 56 Cu : 64 Ag : 108 Ba : 137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加碘食盐中加入的I 2有利于防止地方缺碘病。
B. 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D. 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a +、Al 3+、AIOJ 、Br 「B. H +、Fe 2+、SQ 2-、NO - ++2--_ 2+3+-——C. K 、NH 、CO 、OHD. Ca 、Al 、NO 、Cl 3.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分离水和乙酸乙酯准确量取9.50 mL 水实验室制取乙烯4.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请不考虑△ H 的绝对值的错误)( )存放浓硝酸A匚冋0比1片36的—23云訓3迅0简;/V7 = -1367.0 kJ/mol(燃烧热)B HaOH(aq)4HCl(aq) _ 血□街>H ^0( 1)/V7 = +57.3 kJ/tnol(中和热)n S(s>O s(g)_SO a(g) . kJ/molC. J(反应热)D. 2N0, 0,+2NO AH = + 16C.2 kJ^mol•(反应热)5.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 CaCl 2及CaQ 固体中阴、阳离子数之比均为 2 : 1B. 等质量的Q 2与Q 3中,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 : 2C.分别用HbQ 2、KMnQ 分解制Q,当制得等质量 Q 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 : 2D. 10mL 0.3mol • 1NaCl 与 30mL0.1mol • L“AICI 3溶液中 Cl 「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1 : 3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2SQ+Q 2 2SQ (g )(正反应放热)。
右图是某次实验的化学反应速率随A. 减小SQ 的浓度B. 降低体系温度D.增大容器的体积7. 100g 浓度为C 1的浓HSQ (溶质质量分数为 w )与VmL 水混合,得浓度为C 2的稀H 2SQ (溶质质量分数为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w=2w 2,则 C 1 >2c 2,V=100mL B .若 w=2w 2,则 C 1V 2c 2,V=100mL C.若 C 1=2C 2,则 w > 2w 2,V > 100mL D .若 C 1=2C 2,贝9 W 1=2w 2,V=100mL&卜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过量的NHHSQ--4溶液中滴加少量 Ba (QH )2 溶液:BF+20H +2l4+SQ 2「= BaSQU +2 H 2QB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QH )2+2H + = Ca 2++2HzQC.钠与水反应: Na+WQ = Na ++QH+Hz fD.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 SQ 气体:Ca 2++2ClQ -+SQ+HaQ = CaSQ4 +2 HClQ9.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18.0 g NH 4+中所含的质子数为10 2B. 室温下,8g 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 22 C 111gCaCl 2晶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22D.常温下,2.7g 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铝失去的电子数为0.3 210. 用过量的 HS6 NaQH NH • HQ NaCl 等溶液,按图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 ②、③、④是A. ① NaCl ② NaQH ③NH • HQ ④ H 2SQ时间变化的图象,推断在t 1时刻突然变化的条件可能是(C.减小生成物的浓度B. ① H 2SQ ②NaOH ③NH 3 • HbO ④NaCIC. ① NaCI ② NH ・ H 2O ③NaOH④ HSQD. ① H 2SQ ② NH ・ H 2O ③ NaOH ④ NaCI11. 依据经济性等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将 4mol 金属AI 全部转化 为 AI (OH ) 3,共计消耗 HCI a mol ,NaOH b mol,则(a+b )的最合 理值为()A. 4moIB. 6moI C. 8moI D12.将3.72g 由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672mL 混合气体。
将该混合气体用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 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 : 2 : 1 B . 4 : 2 : 1C.2 : 1 : 1 D . 1 : 1 : 11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I A11 AVIAWAV A MAWA2d1 3Hb—A . e 的氢化物比d 的氢化物稳定B . a 、b 、e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 .六种元素中,c 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最活泼D . c 、e 、f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14. 在举国欢庆新中国 60华诞之际,北京大街小巷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 S-诱抗素剂,以保证鲜花盛开, 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 S-诱抗素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羰基、羧基B. S-诱抗素含有苯环、羟基、羰基、羧基C. S-诱抗素能发生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D.1moIS-诱抗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别与 4molH 2、2molNaOH 发生反应 15. 含有mol 厂I 的溶液中,通入 mol 1。
下列各项为通;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尸严Al”、Aft". K 4-r ZL1清液*¥1沉淀I16moI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r = ^2Fe J442Br+2CL Br.+ ^Fe^Cl' AA. 」」B.D r= O.fi£7?2Eif 4Cl a _Br+C 「16.①② ③ ④ pH10 10 4 4 溶液 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 ②、④两溶液相比,两者的 k w 不相同B.四种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倍,pH 变化最大的是①和④C.①、②、③中分别加入少量的醋酸铵固体后,三种溶液的pH 均减小D. ①、④ 两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一定为:C (NH 4+)+ C (H +)=C (CI 「)+ c (OH 「)第n 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共12分)A 、B 、DE 、G 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元素在周期表中原 子半径最小,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E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E 和G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GE 试回答下列问题:(1) 在点燃的条件下,G 的单质与化合物BE >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 。
(2) 用电子式表示 GE 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写出在加热条件下 B 的单质与D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写出由上述元素中的四种元素形成的能溶于水的强电解质的化学式 ________ (任写一种)。
5)将由 A 分别与B 、D 、E 组成的化合物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出它们的分子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如右图,烧瓶中装有由上述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到气球均明显 胀大(假定反应完全),则甲烧瓶中盛装的固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任写 种) _______________ ,乙烧瓶中盛装的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任写一种)18. (10分)化学变化中有一种同种元素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氧化还c.甲原反应,这种反应有时会因溶液酸碱性的变化而改变反应方向,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含有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乙为CI 2,丙为KCIO,则: ① 甲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若将反应①设计成原电池, 正极反应过程为 T”或“n”填空)。
In① KOH«1 匕|Lp皿IV(用 ④如右图所示,a 、b 两电极材料分别为铁钉和石墨。
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代号)A. a 电极不可能作阳极+匡I*甲靱B. a 电极可能发生反应: 2H + 2e —= H 2T 匸亠丿C. b 电极不可能有气体放出D. a 电极可能发生反应: Fe-2e =Fe (2)若甲、乙、丙中所含相同元素 X 的化合价分别为a 、b 、c ,且a<b<c ,反应①进行过程中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变,则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中 X 元素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___________ 。
(用含a 、b 、c 的代数式表示)。
19.( 12分)为了研究氯水能否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 在不加热的情况下用右图装置制取氯气,已知 A 是HCI , B 为固体,贝U B 可 能是(写物质名称,任写一种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用右图除去氯气中的杂质,洗气装置内的洗涤液一般用 __________ 溶液。
某同学用右图装置为了获得较大浓度的氯水, 他将进气导管末端连一多孔的球泡, 在装 置右边气体出口导管处连一干瘪的橡皮气囊,请说明理由: 实验三:将制得的氯水转移到锥形瓶中, 再加入大理石,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氯水的黄 绿色褪去,同时产生少量气体。
分别取锥形瓶中上层清液 4份,进行如下实验,请用化学式 填空:(1)该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
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2)该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离子;(3)该清液中滴加盐酸可产生大量气体。
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清液加热后变浑浊并产生大量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