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1-2题。
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A.33‰B.43‰ C.25‰ D.15‰2.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A.人口总量稳定B.人口老龄化加速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读下图“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5-6题。
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5.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A.30千米/小时 B.3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45千米/小时6.关于大气污染物NO的叙述,正确的是x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B.能引发温室效应C.产生酸雨危害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7.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有学成不归国现象,这对我国而言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C.造成人才流失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8—9题。
8.农业地带沿0º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9.甲(尼罗河)地区是世界上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10.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洋较近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11.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A.水运的起点B.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外,货物集散地C.河流的汇合点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
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
回答12-13题:12.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13.上述事实说明了A.一个地区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14.城市功能区是指A.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B.相同或相近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C.城市中由交通线路分割开的地区D.城市人口的统计区15..有关中心地理论的正确叙述是A.高级中心地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近B.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在实际中到处存在C.北京城内商业中心的服务范围大致可以划分为正六边形D.不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和排斥的16.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城市面积的大小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优势比较(点数越多,优势越明显),回答17-19题:地点优势比较原料市场区位工资甲●●●●●●●●●乙●●●●●●丙●●●●●●●丁●●●●●●●●17.最适宜发展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 D.丁18.影响甲地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区位因素可能是A.劳动力素质低 B.原材料缺乏C.距市场远 D.劳动力缺乏19.在乙地最适合发展的工业可能是A.甘蔗制糖厂 B.家俱厂 C.精密仪器仪表 D.服装加工厂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20—21题。
20.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21.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22.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会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23.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大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变得贫困B.城市住房紧张,房屋质量差C.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D.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较好24.我国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B.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O2C.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O2D.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右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5-26题。
2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6.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27.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叶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A.①热量②市场③土壤④光照B.B.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交通C.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场D.①地形②市场③水源④热量28.目前,农民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B.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C.市场需求的变化D.流动人口的变化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措施。
据此完成29-30题。
29.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30.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A.净化空气B.消烟除尘C.美化环境D.增加湿度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31~32题。
31.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32.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33.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的多的原因是A.工业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B.工业生产一般不要求更多自然要素的投入C.工业生产需要工人和技术人员等D.工业生产需要的基本条件完全不同于农业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34-36题。
地区种植业比重畜牧业比重商品率投入劳动力数量①86% 14% 20% 多②45% 55% 90% 少③8% 92% 89% 少34.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35.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36.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37.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合理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8.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A.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B.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部件C.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D.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的效益下图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图完成39—40题。
39.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 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40.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二、综合题(共4小题,计40分)41.读环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环地中海沿岸图材料2:环地中海的法国、西班牙、阿尔及利亚、突尼斯、以色列等国的种植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成为“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产品大量销往欧洲各地。
随着保鲜技术的进步,市场前景更加看好。
(1)该地区的“时鲜业”以生产等农产品为主,影响其发展的不利气候因素有。
(2)从社会经济区位因素的角度,分析该地区“时鲜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市场,交通,技术。
42.读“武汉市图”回答问题。
(10分)(1)武汉处长江和 江的汇合处,自古以来,有大量的物流、人流在这里集散、中转。
另外,这里又有我国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大动脉 线通过,因此,武汉在交通运输上非常便利。
(2)武汉市紧邻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 平原,雄厚的农业基础,为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商品棉的生产,还使武汉市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中心。
武汉东南部大冶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这为武汉发展 工业提供了原料供应。
(3)从能源上看,武汉距我国目前建成的最大水电站 较近,充足的电能提供了动力保证。
(4)解放后,武汉被定为湖北省省会,成为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工业、交通、城市建设迅速发展。
据以上问题归纳影响武汉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有哪些方面: 。
43. 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甲 乙(1)甲、乙两幅图中,表示山区商业网点的是 图,表示平原商业网点的是 图。
(2)图甲、乙比较,商业网点密度较小的是 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那里人口相对 ,交通相对 。
其多沿 分布。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图的商业网点大都设置在人口 ,对外联系方便的 两旁。
(4)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 中心和 中心。
44.(10 分)下面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
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 、N 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
《资治通鉴》称 M 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
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 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 N 城及其西部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