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三概念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
概念的形成过程即概念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实验室中研究概念的形成常使用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是研究者用实验方法形成的概念。
一般来说,被试是通过尝试、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概括规律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本实验应用叶克斯选择器可制造人工概念,这种人工概念是关于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
1.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个人掌握人工概念的策略。
2.比较简单和复杂的人工概念形成的速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叶克斯选择器(见图13);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
图13:叶克斯选择器
(三)实验程序
1.主试事先确定要被试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人工概念),即哪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
在确定的方案中,一半是比较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一半是比较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2.被试坐在仪器的百叶窗一面,主试在另一面操作。
按照事先选定的方案,呈现几个亮度的电键,并告诉被试有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要求被试找出这一电键,并记住声音与什么位置的电键相连。
待被试尝试并找到有声音电键后,再推出几个同一方案的活动电键,对被试的做法要求一样。
直到被试连续3遍第一下就按对了电键并能口头报告声音键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止。
3.实验过程中,主试说“开始”并开始计时,被试则开始找出带声音的电键。
当被试按键发出声响时,停止计时。
主试记录每次被试找到声音键所用的时间以及被试的口头报告。
4.选择或设计新的空间位置关系,换其他被试,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记录被试形成空间位置关系的每遍所用时间、按错次数以及达到形成空间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遍数(连续三遍按对的遍数不算在内)。
(五)问题与讨论
1.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