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施工总结报告
我标段盖梁首件工程K73+350.97赵家渠大桥1-1#盖梁,经过历时近4个月的准备与等待,终于在2009年03月05日16时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经过三个半小时的施工,完成了首个盖梁的施工。
2009年03月28日,我们喜获安新“盖梁首件工程”。
取得莫大的荣誉!这是安新线首次采用镜面清水混凝土施工获得成功的结构物。
在整个盖梁施工中,我们的施工技术人员、各技术工种都能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将每道工序,包括施工放样、钢筋加工与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都完成的很完美,使我标盖梁首件工程基本圆满完成。
当然作为首件工程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比如底部局部漏浆、表面有气泡、局部颜色不一致等。
下面就盖梁首件工程的施工组织、工序方案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大面积展开其他盖梁施工做好技术准备。
一、人员组织及机械安排
1、本工程主要人员表
序号姓名职责备注
1 负责施工部署、协调施工副经理
2、机械设备配置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
将接桩、立柱基坑分层回填夯实,然后平整场地,清除杂物,使盖梁施工场地达到三通一平。
2、立柱验收
盖梁施工前,按照要求对1-1#、1-2#立柱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将立柱顶面凿毛,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然后清理表面松动部分,最后清洗干净。
3、施工放样
测量人员在清理后的柱顶进行定位、标高放样,用全站仪放出立柱中心并将中心点用油漆标在柱顶。
自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进行下部工序。
4、原材料试验
碎石选用淇县通达石料场生产的石子,砂选用河北太子砂场的中砂,水泥选用豫鹤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同力牌42.5级水泥,钢筋选用安阳钢铁公司生产的钢筋。
以上原材料已按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完毕,检验结果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C30#砼配合比已得到B代表处中心试验室的批准。
5、模板加工与制作
对进场的盖梁钢模板进行检查验收,进场模板均应符合豫安新改建工〔2008〕86号文《关于对模板加工厂家准入的通知》的规定。
模板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盖梁施工工艺
1、钢筋加工与安装
⑴钢筋加工
①钢筋加工尺寸和型号必须按设计图纸进行验收。
②在钢筋加工场的调直台座上将盘筋用冷拉方法进行调直,所有钢筋的截断及弯曲均在钢筋加工场内进行。
③钢筋按图纸所示的形状进行弯曲,并且均要冷弯。
④主筋的弯曲及标准弯钩要按图纸规定加工。
箍筋的端部按图纸规定设置弯钩。
⑤钢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5d,焊缝宽度0.7d,且不小于10mm,焊缝深度0.3d且不小于4mm。
两节搭接焊的钢筋按焊接长度向两个相反方向搬弯,使两节被焊钢筋的中心相一致。
⑥II级钢筋焊接时采用506型电焊条。
钢筋焊接后各项指标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
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量测。
焊缝表面应饱满、平整,不得有烧伤、焊瘤、裂纹等。
⑵钢筋骨架的组成与安装
①盖梁钢筋在钢筋加工现场统一加工后,运到盖梁施工现场进行绑扎拼
装,绑扎拼装前仔细检查每根钢筋的加工质量,对焊接、弯曲、弯钩和尺寸达不到要求的,要更换,如有生锈现象,必须进行除锈。
②骨架四周最外一层钢筋与箍筋交叉点用点焊连接,形成一个外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的钢筋骨架,其余的钢筋交叉点均用铁丝绑扎连接,并用双丝绑扎牢固。
③钢筋骨架中钢筋接头的布置必须符合要求,即主筋焊接接头每个断面不超过50%。
④支座下钢筋网片及防震挡块钢筋与盖梁钢筋同时绑扎,预埋筋按设计位置准确埋入,牢固稳定。
⑤钢筋骨架质量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钢筋的型号、直径、根数、间距均应符合要求,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现象。
检查项目及允许偏差如下:受力钢筋排距(mm):±5
同排受力钢筋间距(mm):±10
箍筋间距(mm):±10
钢筋骨架长(mm):±10
钢筋骨架宽、高(mm):±5
弯起钢筋位置(mm):±20
保护层厚度(mm):±5
⑶具体要求
①1-1#盖梁钢筋种类共三种:ф25三级、ф12一级、ф10一级。
盖梁主筋及骨架采用ф25三级钢筋;侧面水平分布筋采用ф12一级钢筋;箍筋为ф10一级钢筋。
②支座垫石预埋筋为两种:水平预埋筋为ф8一级钢筋,③筋长度为
86.1cm,④筋长度为121.4cm,③筋位于④筋上部,两筋交角为25°,按图纸设计位置准确预埋;竖向预埋筋为ф16二级钢筋,为设计变更增加钢筋,钢筋长度为40cm,每个垫石8根,按间距5cm布置,预埋深度为20cm,底部与相应位置的盖梁钢筋焊接。
③挡块预埋筋为②筋,设计长度为214cm,共13根。
由于支座垫石抬高原因,挡块高度相应抬高,抬高高度暂按25 cm控制,②筋长度增加为264cm。
2、模板安装及钢筋吊装
⑴脚手架搭设及抱箍安装
柱顶进行凿毛处理后,标高以稍高出设计柱顶标高来控制,并注意凿出柱顶横坡,以便盖梁底模的安装。
在桥台盖梁四周位置搭设钢管支架,支架间距按0.8m×0.8m布置,顶部与工作平台齐平。
距离盖梁约50cm位置搭设脚手架,顶部设立工作平台。
以盖梁底标高线为控制依据,在墩柱上安装抱箍,抱箍紧紧的扣在墩柱上,其上吊装I30的工字钢。
在布置好的工字钢上,以50cm等间距地铺设15×15×200cm方木,并用铁丝将方木固定在工字钢上。
⑵吊装底模
立模前,先将模板进行除锈处理,并涂刷脱模剂。
底模铺上后,根据墩柱中心,定出盖梁横向中心线,并拉上盖梁底标高线,调整好底模标高及中心位置。
⑶安装盖梁钢筋
盖梁钢筋现场安装成型后,用吊车将钢筋骨架吊装至设计位置。
检查并调整保护层厚度,并作好预埋筋的埋设,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⑷安装侧模及端模
待盖梁钢筋安装并调整好后,开始安装盖梁四侧模板,侧模的安装顺序为:先安装两边侧模板,再安装两端头模板。
侧模及端模用螺栓连接在底模上,沿侧模方向每一米处立竖直钢管两根,通过两根竖直钢管用螺栓将模板夹紧固定。
板块间垫一层双面胶条,确保浇注砼时不漏浆。
⑸模板安装完毕,先对各部尺寸和高程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并将自检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抽检,监理工程师抽检合格签字后,才能浇注盖梁砼。
盖梁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10
模板内部尺寸:±20
轴线偏位:10
相邻板高差:2
表面平整度:5
⑹创优要求
①侧模采用大块模板,新模板使用前打磨三次,涂高标号砂浆三次,清除后使用脱模必须用专用脱模漆。
②模板间采用双面海绵胶塞缝,模板颖必须水平、竖直,两侧面必须完全对称。
与圆柱连接部分采用原子灰密封,原子灰顶面与底模抹平。
③两侧倒角采用钢板冲压成型,要求上下六条线顺直、美观、表面平整。
④加宽部分与老盖粱必须顺接。
⑤不允许在侧模上打孔穿对拉丝固定模板。
3、盖梁砼的浇注
(1) 盖梁砼为C30级,进场原材料必须符合已审批的试验报告要求。
(2)砼拌和
砼在拌和站集中统一拌和,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的JS-1000型拌和机。
砼拌成后要成为和易性好,颜色一致均匀的混合物,搅拌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砼运输
用2台6m3的砼罐车运送砼,砼从拌和站运到工地后借助吊车和料斗进
行砼浇筑。
(4)砼的浇筑
砼运至工地后先倒入一个漏斗内,用吊车吊至盖梁模板内进行浇筑,砼分层浇筑,每层砼厚度30cm,并应连续进行浇筑,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前完成浇注。
(5)砼的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并分层振捣,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插入下层5~10cm。
振捣过程中应做到快插慢拔,以防止产生空洞。
振捣器在振捣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钢筋和模板接触,振捣器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
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
(6)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砼浇注前,要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模板内的杂物和柱顶浮浆要清除干净,模板缝隙要严密,都符合要求后,才能浇注砼。
②砼分层浇注,每层摊铺厚度不超过30厘米。
浇注顺序和方向是从盖梁中心分别向两端浇注,当第一层浇完后,第二层仍按此顺序和方向进行浇注。
砼要快速连续浇注,在下层砼初凝前必须浇完上层砼。
盖梁砼浇注一气完成,不留施工缝。
③浇注砼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等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要及时处理。
④防震挡块砼和盖梁砼同时浇注。
4、砼养生
①盖梁砼浇注完毕,在收浆后尽快用土工布覆盖、并采用水箱自流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
②养生用的覆盖材料不能污染砼表面。
5、模板的拆卸
①侧面模板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砼强度一般要达到2.5Mpa,可通过试压砼试件检验。
②桥墩盖梁底模在砼强度达到80%以后方可拆除,要通过砼试件试压后,来确定是否可以拆除承重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