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最终)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最终)

京港澳高速公路至改建工程TJ-2标段盖梁施工总结中国葛洲坝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漯驻高速改扩建工程TJ-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Ο一三年十一月目录一、编制依据二、质量控制目标三、首道盖梁施工四、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五、质量保证措施六、文明施工措施七、结论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根据指挥部及监理组的要求,每一分项工程批量生产前必须进行首件工程认可,为了确保我合同段的盖梁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部选择K15+215.45盆尧分离式立交桥左幅3#墩盖梁作为首件工程,该盖梁长度7.098m,宽度1.6m,高度1.1m,现浇C30混凝土12.49M3。

我部并于2013年11月29日——2013年12月04日对该盖梁首件工程进行了施工。

一、编制依据现作本桥梁盖梁首件制施工技术总结编制依据:1、盆尧分离式立交桥施工图设计;2、土建工程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3、土建工程设计技术交底,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盖梁专项施工方案;4、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J.041-2000);5、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中华人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二、质量控制目标为验证本标段桥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及其外观质量,施工方法和工艺,进行了首道盖梁的施工,结合现场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首道盖梁逸在K15+215.45盆尧分离式立交桥左幅3#墩上。

通过对首道盖梁施工,对其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点,施工机械和人员组合予以总结,好的方法进行推广,不足之处改进提高,为后续盖梁施工提供参考和有益借鉴,本次盖梁首件制所总结确定的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安全控制要点等结论性控制成果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指导施工控制依据。

三、首道盖梁施工3.1工程概况K15+215.45盆尧分离式立交桥起点桩号K15+188.9 终点尽桩号K15+242.00总长53.1米,桥跨下部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梁,柱式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

全桥盖梁总数8道。

左右幅为分离式构造,首道盖梁规格尺寸长7.098m*宽 1.6*高1.1m。

3.2首道盖梁主要工程量度3.3施工组织安排3.3.1盖梁施工组织结构图盖梁技术负责人:白喜江3.3.2盖梁施工主要管理人员本次盖梁施工人员33人,其中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11人,工区桥梁队施工负责人1人,各种施工操作人员21人。

主要管理人员见下表:3.3.3工区职能分配表3.3.4机械及机具配备3.4首道盖梁施工记录1.施工桥名、盖梁编号:盆尧分离式立交桥右幅3号墩盖梁2.施工天气:晴气温(夜间5℃-白天15℃)3.试验室配合比(以1m3计算)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304:81:771:1110 :154:3.46施工配合比(以1m3计算)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外加剂=304:81:802:1110 :123:3.464.设计坍落度:140mm~180mm 实测坍落度:165mm、170mm、160mm 平均值:165mm5.各工序作业时间统计:①.搭设辅助支架、安装抱箍:2013年11月29日②.辅助底模:2013年11月30日③.转运、绑扎钢筋:2013年11月30日④.安装侧模、紧固拉杆:2013年12月01日⑤.混凝土浇筑:2013年12月02日⑥.侧模拆除:2013年12月04日3.5施工质量检验3.5.1盖梁实测项目盖梁检查项目3.5.2钢筋安装实测项目钢筋安装检查项目3.5.3首道盖梁成型后实测数据1.盖梁构建尺寸:①.梁长(设计值7.098米):7.093米、7.101米;②.梁高(设计值1.1米):1.10米、1.10米;③.梁宽(设计值1.6米):1.605米、1.607米;2.盖梁顶面高程:实测两点与设计差值分别为+3mm、-8mm、-4mm、-3mm;3.轴线偏位:检查两处偏位分别为5mm、2mm四、施工方法及施工过程:1、施工准备(1)盖梁放样施工队伍进场后,根据原有的设计导线点,加密布置了满足施工使用导线点,施工用导线为附合导线;并根据原有的设计控制点,布设了附合水准路线。

附合导线和水准路线均经过监理组的复查合格。

盖梁放样采用中心坐标法放样,使用的仪器为:尼康NIVO2M全站仪和拓普康GPT-3002LNC全站仪,南方DL-201水准仪,盖梁中心线放样(即恢复出两个立柱中心,然后以立柱中心定中心线)和盖梁顶、底高程测量均经过了监理的复查合格。

盖梁测量定位主要依据设计提供的导线控制网,在导线复核无误的情况下,采用全站仪按复核无误的施工图放出盖梁中心坐标,在底模上精确放出盖梁中心。

对已吊装模板的盖梁测出模板顶的绝对高程(在模板顶测量4-6个点即可),以此作为控制盖梁顶标高的基点。

(2)立柱顶凿毛处理立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15-20Ma以上时,在立柱顶处进行了凿毛处理。

立柱顶凿毛实行了全面积凿毛,凿除表面浮浆,露出了新砼,凿毛后混凝土残渣及松散混凝土被清除干净并用清水冲洗干净。

(3)技术交底我部于2013年11月28日上午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熟悉盆尧分离式盖梁设计施工图纸、技术规等有关文件和图纸,做到人人熟悉,各负其责。

(4)支架搭设在盖梁施工时,①安装承重包箍, 利用包箍握紧墩柱产生的磨擦力来承担盖粱自身重量和施工荷载。

②钢牛腿上安装I45b工字钢工字钢作为承重系统,支架必须搭设牢固、稳定,③工字钢上方放置纵横5排8#槽钢对焊,④槽钢上方铺设定型盖梁底模板。

2、盖梁施工(1)钢筋加工及安装盖梁主筋为预制的钢筋骨架片,钢筋在加工场地成型后在骨架制作平台上焊接。

骨架焊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拼装时按图纸放大样,放样时考虑焊接变形。

b、钢筋拼装时,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c、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部位用楔形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待所有电焊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

d、施焊顺序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顺方向一次焊成。

骨架预制好后,人工抬运到现场,在现场搭架绑扎成形,并将50%箍筋和主筋点焊。

利用25T吊车配扁担梁将骨架整体吊放在墩帽底模上并调好位置,(吊点位置在骨架筋穿5cm钢管加劲,吊放时注意防止钢筋变形),垫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2)模板制作与安装a、模板制作盖梁底模板定型钢模,板底为8#槽钢作为支承,侧面模板为大面积定型钢模,接缝处应夹双面胶带以防止漏浆。

侧模长度水平向为一整块,相邻模板接缝采用对接缝方式,接缝处夹双面胶带以防止漏浆。

模板顶部用拉杆联结。

b、模板安装支架搭好后,铺底模,每道接缝必须做到平直且夹垫高密海绵条或双面胶,立柱与底模的接缝利用高密海绵塞缝,而后打密封胶以防漏浆。

铺好底模,扎好钢筋后,立侧模。

侧模支立,初步上线后利用[10通过φ12对拉螺杆对拉。

上好对拉螺杆后调整侧模结构尺寸,底模和侧模接缝处应夹双面胶带以防漏浆。

两块侧模接缝处亦应加垫双面胶带以防漏浆。

(3)砼浇筑砼采用集中拌和,浇筑时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使用吊车和料斗输送入模。

砼浇筑采用斜层法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砼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振捣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在浇筑过程中严防料斗和振动棒碰撞模板,以免造成模板偏位,或扰动已浇好的砼。

2013年12月02日,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我部对该首件盖梁进行了浇筑,其理论方量为12.49M3,实际浇筑12.59M3。

(4)拆摸及养生:砼浇好后,待强度达到2.5mpa以上即可拆除侧模板,拆除侧模后利用土工布(透水)覆盖墩帽顶面及侧面,并用麻绳缠绕,使土工布贴住砼表面,在土工布上浇水使之经常保持湿润,以对砼进行养护。

砼强度达到24mpa后即可拆除底模,底模拆除的方法为:先松工字钢下面钢板,使底模系统下落,随后将底模拆下,而后抽出槽钢工字钢,拆除牛腿。

我部与2013年12月04日对盖梁首件进行了拆模,拆模效果良好。

五、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盖梁的最终质量,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对盖梁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1、技术交底:在施工前前,我们把盖梁工程施工方案对各工序施工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的交底,使他们真正的知道了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作了详细的交待,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出问题。

2、明确盖梁施工各工序质量检查责任人,并层层落实在开工前我们根据盖梁工程的特点,设置了各工序质量检查责任人规定了要检查的容,对各道工序严格检查。

3、对盖梁工程施工的每一工序都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查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4、对原材料,水泥、砂、石子、钢筋等进行了严格的试验,并请监理复查。

浇筑前测定集料的含水量,调整了配合比,以控制砼的质量。

5、对工程用机械设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维修,特别是拌和机、吊车等重要设备,同时设有备用拌和机以防出现问题后应急。

6、在砼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现场监理人员进行了全过程旁站,控制砼浇筑时的振捣质量以及混凝土的质量。

六、文明施工措施为了给施工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的环境,首件钻孔灌注施工采取了若干措施,确保了文明施工形象:1、施工现场设置了醒目标志、标语,挂牌施工。

在主要施工作业点、危险区、都必须有安全宣传标语或安全警告牌,做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宣传工作。

2、现场安排了施工班组长作为现场施工责任人实行统一布置、统一指挥,做到了道路畅通,环境整洁,文明卫生。

3、现场管理做到了工完场清,材料堆放、设备停置整齐划一,电力线路、电器元件规布置、安装。

4、施工现场“五有”措施全部落实,有专人管理,做到了文明、整洁、卫生。

5、施工现场各种机械挂牌,施工人员持证操作;6、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和劳务协作单位专职安全员进行了全过程巡视。

七、结论首道盖梁施工,混凝土面平直、光滑、颜色基本一致,无泛砂、无明显气泡;板大面平整、线型平顺,棱角分明,无涨模;盖梁各部尺寸控制较理想。

整体来看,本次盖梁首件施工取得成功。

2013年12月05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