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黄山奇石》教案完整版

黄山奇石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情境创设导入)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它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每年有很多中外游客去那里游览观光,那里的景色非常秀丽神奇。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黄山的课文。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2从课题中我们看出黄山的石头有什么特点?(奇。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石头到底奇在哪里。

二、识字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词。

3检查识字情况。

(1)指名学生读带拼音的生字,解决字音的问题。

(2)指出多音字“省”。

4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记字形的,说说平时是怎样用这些字的。

5认读生字。

6分析字形和在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初解文本。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3你喜欢哪一种奇石,就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朗读。

四、朗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

配乐读出感情。

(2)该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共两句话。

第一句:介绍了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第二句: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怪石非常有趣。

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这一段有几句话?(一句。

)(2)读后说说仙桃石奇特在哪里。

(①形状像桃子;②大;③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④险,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3)这段话中的“好像”用的是比喻手法。

你能用“好像”说一句话吗?(4)齐读第2自然段,体悟仙桃石的奇特之处。

3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

(2)抓住动词“抱”、“蹲”、“望”体会,这是用拟人手法把猴子写成人了;“一动不动”又把猴子与石头联系起来。

(3)猴子为什么一动不动地望着翻滚的云海呢?仿佛在想什么?谁能把猴子想的说一下?(4)指导朗读。

4“仙人指路”。

(1)自由读,抓住句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仙人指路”写具体的。

(板书:更有趣)(2)你们能通过课文的描述把仙人的动作表演出来吗?(3)这真是有趣的巨石,现在大家能读出更有趣的语气吗?5“金鸡叫天都”。

(1)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描写“金鸡叫天都”有趣的句子。

学生交流。

(2)引读: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6学习第6自然段。

(1)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介绍了哪些奇石?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2)作者是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大家有没有对黄山的奇石感到叹为观止呢?其实,祖国的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同学们可以从课外书或者电视、网络上去领略它们的风采。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9《黄山奇石》人教(部编版)《黄山奇石》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

一、说教材黄山奇石趣味横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山奇石有趣,作者写得更有趣。

先总写景色秀丽神奇,再用浓墨重彩具体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块神奇怪石,其他几块简写。

作者采用“总分”和“点面”结合的方法,把黄山奇石写得栩栩如生,神奇有趣。

因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观看插图,阅读课文,欣赏“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神奇有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难点是对课文略写的“天狗望月”、“仙女弹琴”等部分,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由想象。

所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的情感。

二、说教法1、图文结合法:通过观看插图,欣赏黄山奇石,体会课文中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自主探究法:通过读课文、课件演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积累丰富的词汇。

三、说学法1、朗读感悟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别读等,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2、情境体验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学流程本课我将分两课时完成,下面我分5个板块来具体我的教学过程及思考。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认识奇石美。

1、我的导入是这样的: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了,燕子往南飞,树叶纷纷落下,田野一片金黄,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

在这美丽迷人的秋天里,我们班组成了一个旅行团,去游览著名的风景区黄山。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

2、然后出示中国的地图,让学生找到安徽省,知道黄山在什么地方。

3、最后通过对第一自然段中“尤其”和“闻名中外”的理解,认识黄山风景区四绝之一的怪石。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在这大好的时光里,老师组织学生“游”黄山,让直观图像与课文语言文字融合在一起,拉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对“黄山奇石”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第二板块:检查字词,感知奇石美。

1、首先学生带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要求自读课文,读完后我用ppt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通过认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巩固“风景区、胳膊、巨石、著名”等词语。

2、然后,我让学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奇石,并领着孩子把奇石和课件中相应的图片一一对应起来。

之后出示“作者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块黄山奇石,简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奇石。

”这样一个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在这个环节,通过检查生字和说话练习,为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丰富的词汇作铺垫,让学生初步了解黄山景色之美。

第三板块:品位词语,感悟奇石美。

这里让学生又一次走进文本用心默读课文,找出作者具体写的黄山四块奇石的句子结合图片来品味,交流、朗读。

仙桃石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让学生通过“好像、飞、落”等词语,想像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这里抓住“抱着腿、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些词语欣赏“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在这句话里学习作者使用“望、站、伸、指”这些动作把静态的奇石写成动态的手法。

也可以让学生上台表演“仙人指路”。

而金鸡叫天都这块奇石的教学,从雄鸡的颜色“金光闪闪”,和雄鸡的动作“伸着、对着、啼叫”入手,通过观察图片与文字进行结合,理解作者是怎样想象的。

通过观看插图,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优美的词语、句子,让学生不仅感受到黄山奇石美,而且感悟到作者的语言美,简单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第四板块:延伸课堂,加深奇石美。

欣赏“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的神奇有趣,那么让学生想一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简写的奇石的样子,挑一块自己感兴趣的奇石学着作者的样子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提出了一定要求,所以这一板块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介绍自己感兴趣奇石。

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水平又给学生一个展示和表达的机会。

第五版块: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学写本课的9个生字。

2、找一找黄山奇石的图片,给这幅图片配上一段介绍的文字,喜欢画画的也可以画上一幅黄山奇石图来展示。

2、情境体验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弱,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口语交际商量此次口语交际是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通过调换值日、延续借书时间、和爸爸商量调换电视频道方式的训练,让学生学会遇事与人商量,扎扎实实地掌握说话的技巧,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去。

由于年龄的特点,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

叙述事情不够清楚,语气也掌握不好。

在此次口语交际的课堂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创设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多样化的氛围中大胆表达,并且通过丰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功。

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会与人商量。

重点:在情景中练习商量。

难点: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多媒体课件一课时一、情境启发,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下面场景:同学们,在我们身上是不是常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或类似的情况?(1)体育活动课上,一个同学想玩“警察捉小偷”的游戏,可是小伙伴们却都不同意。

(2)语文课上要写字,可一个男孩的文具盒忘带了。

(3)老师让一个女孩坐在最后一排,帮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是她坐在后面看黑板上的字不是很清楚,又不敢说。

2.学生积极交流:遇到这些情况你是怎么做的?3.生回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类似情景,体验不会与人商量所带来的困难。

师相机板书:学会商量二、积极参与、大胆实践。

1.角色对比、归纳方法:(1)课件出示两位同学与小丽调换值日的场景。

遇到类似的事情怎样说才能把事情圆满解决呢?请看两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个男孩对小丽说:“嗨,我今天有事……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时间,你反正动作快……不会不同意吧!”小丽说:“对不起,我有事不能和你换。

”男孩:“我就知道你是小气鬼。

”一个女孩对小丽说:“小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

今天我过生日想早点回家,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你看行吗?”小丽说:“好的,我愿意。

”女孩:“太谢谢你啦!”(2)师问:小丽为什么不同意小男孩却同意小女孩呢?引导归纳方法:说话必须有礼貌。

要用商量的口气和别人说话。

在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必须说清楚理由。

说话的时候不能吞吞吐吐,要明白流畅。

2.再设情境、实践练习。

(1)课件出示两幅场景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