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三年级下 第2单元 电脑绘画乐趣多

信息技术三年级下 第2单元 电脑绘画乐趣多

第6课田园处处景色美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画图”软件的第1课,教材首先介绍了启动“画图”软件的方法以及“画图”窗口界面的组成。

让学生能够指认“画图”软件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颜料盒”和“绘图区”等部分,并学会观察“画图”软件的界面上出现的“当前文件名”“滚动条”“样式区”等部分,这是今后上课使用规范术语的需要。

教材以“田园”为例,运用“颜色填充”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对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体验初次使用“画图”软件填图颜色的成功,直观感受电脑画画与传统画画的不同。

教材在“学一学”中,依据自上而下或封闭区域由大及小的顺序填图颜色,引导学生养成绘画填色的好习惯。

在填图较小区域时,教材小贴士给出“放大镜”工具的功能介绍,方便更加精准地填色。

本课需要学生对涂色后的作品进行另存,保留底稿,让学生掌握修改文件名的方法,这样不会破坏修改前的图片状态。

在“画图”软件中若操作失误,可方便重新涂色。

学情分析:信息技术教学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会Windows操作系统和窗口有了初步的了解,学会了鼠标的基本操作,通过学习中英文输入,掌握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步骤,但对一些复杂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电脑和画画都很感兴趣,因此觉得在电脑上画画更神奇、好玩,上课热情极高,教学中可选择他们喜欢的儿童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电脑画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2)熟悉“画图”软件的窗口;(3)用填充工具填充封闭图形,并熟练运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打开保存在计算机中的图片文件,用“画图”软件进行填充颜色,掌握填充工具的使用;(2)对填充后的作品进行保存,掌握作品保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初步欣赏颜色的美感;(2)通过尝试填充不同颜色,获得奇妙的感受和乐趣,从而激发出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1)“画图”软件的启动,认识“画图”软件的界面。

(2)用填充工具填充封闭图形,并熟练运用。

(3)作品的保存。

难点:(1)认识“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

(2)作品的保存。

教学准备:(1)资料准备:将“田园.bmp”文件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制作上课课件。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熟练鼠标操作,会打开、关闭程序。

板书设计:第6课田园处处景色美画图程序:打开画图认识界面填充颜色(倒色桶工具,放大镜工具)另存文件(保留底稿,方便重新加工)教学反思:第7课蘑菇圆圆把家住教材分析: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软件的界面组成,熟悉了“画图”软件的工具箱和颜料盒,也初步掌握了选择颜色的方法,对“画图”工具的使用有了较浓厚的兴趣。

这一节课以继续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目标,深入学习“椭圆”“矩形”“直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这几种基本图形的绘制方法都是通过拖动鼠标完成绘制的,只要掌握一种工具的使用,其他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均能触类旁通。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画图”软件的界面和“工具箱”中的工具,掌握了几种基本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年级学生对儿童画的兴趣很高,即使平时不太擅长画画的同学,也会有在“画图”中创作的欲望,对于这一点,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和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练掌握“直线”和“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练使用“椭圆”“矩形”和“圆角矩形”工具绘制图形。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分析、观察和创作能力;(2)通过对画图作品的展示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作品进行评价等活动,提升审美情趣、审美水平和交流能力,积累用图画表达信息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在自主探究、互助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用“选定”工具清除选定内容。

(2)掌握“直线”“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多种画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1)利用shift键配合“直线”“椭圆”“矩形”“圆角矩形”工具的操作要领。

(2)合理有效地对多种工具进行综合使用。

教学准备:(1)资料准备:将所需文件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制作上课课件。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会画图程序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填色,放大镜、橡皮工具的使用,以及撤销的运用。

第7课蘑菇圆圆把家住蘑菇房子:蘑菇屋顶(椭圆工具,选定工具,直线工具)屋顶装饰(椭圆工具)屋顶烟囱(直线工具,选定工具,矩形工具)完善蘑菇屋(矩形工具,圆角矩形工具)【Shift键】画正圆,画水平、竖直的直线教学反思:第8课柳条弯弯随风飘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是比较有难度的一课,也是本单元的重难点。

前面学习了“直线”工具、“椭圆形”工具、“矩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这些都是画图程序中的“形状工具”,“曲线”工具是以上几种形状工具的补充和深化,是电脑绘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因此,教材中的案例选择是独具匠心的,“柳条弯弯随风飘”整个作品主要通过曲线来完成,通过教材的分析步骤,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整个作品是按照从下往上、从整体到局部来完成的。

绘制“曲线”是完成整个作品的基本技能,通过化繁为简,有步骤地绘制,学生就能掌握曲线绘制的方法,并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会第一次用到“刷子”工具,虽然工具不同,但是画图软件中的大部分工具的使用方法是类似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自学软件的能力。

另外,在本课案例中,学生通过模仿绘制作品,将学会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师要在完成教学基本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对整幅作品再创造,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画图知识和技能,完善作品,发挥自己的创作思维能力,使作品更具有个性和创作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windows 7中的画图软件及其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填充、椭圆、矩形、直线等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他们都喜欢用“画图”软件来画画。

但是要想在画图软件中完全画出自己理想的作品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毕竟用鼠标绘画和用手握着铅笔绘画的感觉完全不同。

这节课要学习的“曲线”工具则更有难度,部分学生一下不能掌握绘制曲线的方法。

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掌握绘制曲线的技巧,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曲线的基本绘制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曲线工具绘制图形;(2)学会使用刷子工具绘图;(3)学会设置自定义颜色。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作品、分析作品,认识到绘画要按照一定步骤进行;(2)通过尝试绘制本节课案例,掌握曲线的绘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绘制“柳条弯弯随风飘”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2)通过绘制本课作品,培养学生有步骤地绘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曲线工具画曲线的方法。

(2)熟练使用放大镜工具。

难点:(1)画曲线时鼠标操作中的拖动、单击要领。

(2)正确地绘制曲线的方法。

教学准备:(1)资料准备:将所需文件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制作上课课件。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熟练鼠标操作,掌握“画图”的基本操作。

第8课柳条弯弯随风飘曲线:一弯曲线二弯曲线封闭曲线教学反思:第9课虫儿慢慢向前爬教材分析: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画毛毛虫,掌握画带填充色的形状的方法,即先选择一种形状工具,设置“轮廓”和“填充色”,再画形状。

通过圆形的组合,掌握图形的“选择”“复制”和“粘贴”命令的使用,特别是对于“透明选择”命令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特别是通过画蘑菇房子和柳条,学生学习了几种形状工具的使用。

知道运用形状工具画出形状后,进行移动,改变大小,颜色,用倒色桶进行倒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选定工具的使用方法。

;(2)理解并学会应用复制和粘贴命令;(3)会使用“轮廓”“填充色”命令,了解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1)理解使用选定工具时选择透明模式的效果;(2)掌握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的顺序,并学会合理有序地摆放基本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2)通过绘制卡通毛毛虫,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并学会应用复制和粘贴命令。

(2)理解并会设置前景色与背景色。

难点:理解使用选定工具选择透明模式的效果。

教学准备:(1)资料准备:将所需文件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制作上课课件。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熟练鼠标操作,会使用基本图形工具和刷子、铅笔等。

第9课虫儿慢慢向前爬毛毛虫躯干:椭圆形工具第一个圆:“轮廓”“填充色”命令其他的圆:“选择”“复制”“粘贴”命令(注意:勾选“透明选择”时“颜色二”的设置)教学反思:第10课小鸡叽叽把虫啄教材分析:本课是绘画单元的最后一课,画图软件的多数常用工具在前面的几课中都已经介绍,所以本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选择”工具的操作有些难度。

本课通过“翻转”“喷枪”“文字”工具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绘图工具的能力,同时还兼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作力,鼓励学生根据艺术需要创造性的使用画图工具。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学习了“矩形”工具和“复制”“粘贴”的方法,让本节课循序渐进、由简入难成为可能。

三年级学生对喷枪工具和翻转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只需演示、引导即可。

文字工具的使用需要学生们有一定的打字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本节课之前或之后有相关的集中练习,而本节课可以通过微课自学、互相帮助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助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翻转”工具翻转图形;(2)会用“喷枪”工具;(3)会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水平翻转”工具翻转小鸡,掌握图形翻转的方法;(2)通过使用“喷枪”工具,掌握绘制草地花丛的方法;(3)通过使用“文字”工具,掌握给图画添加文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翻转图形,结合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体会绘图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1)图形的翻转。

(2)喷枪的使用。

难点:用喷枪工具喷涂草地。

教学准备:(1)资料准备:教学课件,一只小鸡的原图,添加文字的微课视频。

(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熟练掌握画图的基本工具和复制、粘贴命令。

板书设计:第10课小鸡叽叽把虫啄一、翻转小鸡复制翻转一只小鸡——→两只小鸡——→两只相对的小鸡二、喷涂草地喷枪空白——→草地三、添加文字文字空白——→作品名称/作者信息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