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秋思长相思(完美版)

古诗词:秋思长相思(完美版)


鉴赏㈡
4《长相思》以具体时空推移过程,及视 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对称美 ①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 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 加,一 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 ②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 ‚‘身’向榆关那畔行‛,下一阕,强调 ‚心‛,难眠之时心好苦 ,在思念故园,身心 对仗,‚身在曹营心在汉‛,身向榆关心却在 故园。
思乡怀人诗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有哪些?

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寓情于景 情景相生 情景交 融) 托物寄情(月、雁、笛、柳、燕) 想象、联想 修辞传情 (比喻 拟人 夸张 双关 对比) 因梦寄情 即事写情 (看柳、登高、凭栏、用典、闻笛、望 月) 虚实结合(化虚为实) 衬托(渲染)
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
பைடு நூலகம்
词的一大关键。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
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 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 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而情奇就不 会使人觉得怪。 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 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 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鉴赏㈠
1.写景叙事,作者通过描写他随君巡时的所见、所 闻及所感,将叙事写景完美融合,表达出表达了词 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2《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 佳作 3.字 ①、‚一‛字赏析: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 不但对仗工整,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 缠绵。 ②、‚身‛字赏析:点明身处之地及方向,‚身‛ 与心相对,身向榆关,而心却在关内,表明作者心 系故园。
二、把握思乡怀人诗词的情感
1、羁旅愁思 例. 张继《秋思》 2、思亲念友 例.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边关思乡

例.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闺中怀人 例. 纳兰性德《长相思》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或歌曲,读一读或者 唱一唱。
2.抓字眼,明诗意。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 相 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①那畔 ②行,夜深 千帐灯。 风一⑤更,雪一更, 聒
③碎④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①榆关: 山海关。 ②那畔: 那边,此处指关外。 ③聒: 声音嘈杂。 ④碎:打断。 ⑤一:连续不断。
纳兰性德,(1655— 1685)原名成德,字容 若, 满州人,清代词人, 文学成就 以词为最,现 存词三百四十二首。时 人誉“清代第一词人” 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 “清词三大家”。
少年聪颖过人,文武双全,与康熙十五 年(1676,时年容若22岁)时殿试二甲第七 名,赐进士出身,授三等侍卫,后循进一等, 武官正三品。在纳兰性德九年的侍卫生涯中, 多次随从康熙出巡,足迹至塞外、关东、山 西与江南等地。由于经常护随康熙到塞北与 关外巡视,熟睹漠北之景,对行役之苦有深 刻体验,固而他写下了大量边塞词。1681年, 作者护驾巡视辽东,写下了此词。
用三步读诗法学习《长相思》: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纳兰性德
1.知诗人,解诗题。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 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 平韵。常见的词牌名如:浣溪沙、水调 歌头、鹧鸪天、临江仙、念奴娇、菩萨 蛮、西江月、满江红、点绛唇、清平乐。
风 一 更
对仗
山 一 程
俗 语 如 那 厮 那 处
水 一 程
一 路 既走 感过 慨的 又风 峰景 回 路 转
长 相 思
词 牌 名
板书

(视觉

空间)



(听觉

时间)

故园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思乡 的诗词吗?
诗:<<九月九日忆山东 兄弟>> 、<<静夜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1.山海关
2.山海关那边
3.山上
4.船上
5.营帐里
6.前往山海关的路上
身在征途
2.心:纳兰性德的心在哪儿? 心系故园
全词共出现5种意象,即:
山、水、灯、风、雪。 山水象征着征途羁旅 之苦,风雪象征着怀 乡思归之情。
长相思读完你看到了那些画面
——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程: 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长水远也。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 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整夜风雪交加。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粗读课文 整体感知
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
(一)梳理内容
1.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 “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
【思想感情】
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 侧,卧不成眠。词人通过对风 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与细 致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之情。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异 家故 地 庭园 他衬的 乡 托 温无 的 暖 此 冷 声
身 向 山榆 风 海 雪 关关 感之 雪 慨夜 那 一 万 千思 更 畔 乡 行 之 情 皇 夜 帝 深 远 征 千 的 浩 帐 荡 灯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通过描绘军旅之艰 苦,环境之恶劣,表达了 词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词人用镜头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种种景物并蕴含了层层感情: 山水、榆关 —— 不舍 孤独
千帐灯 ——
风雪 ——
故园 ——
失眠
思乡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读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孤独 思念 期盼 破碎 煎熬 痛苦 伤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忆舍弟
[唐 ]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我们
一起来背一背。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思念家乡的情感) 那么是什么勾起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呢? 今天我们学的《古诗词三首》,是什么勾起 了作者的乡愁呢?
思乡怀人诗词的鉴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人常用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对 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
远离故乡,行军途中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行军十分艰难。
风一更,雪一更
一会刮风,一会下雪,天气非常恶劣。
思考
1、“千帐灯”说明了什么? 帐篷之多,说明将士之多。
2、你从“故园无此声”体会到什么? 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溯雪之 声的。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上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 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 帐篷,每个帐篷都点起了 灯。
——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3.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
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①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 的家人
②很久没回家乡
③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夜深千帐灯
返回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同学们想象一下,下面的诗句说 明了怎样的情景? 山一程,水一程
纳兰性德推崇南唐李煜,词风清丽自然, 缠绵悱恻, 反映到这首《长相思》上, 虽写旅途思乡,也写得悠长动情。
纳兰性德不是中国最后一位诗人,但却 为中国两千年诗歌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 在词章中不倦不悔的倾诉着对自由的渴求, 对感情的敬重,对友情的执着,像一道道疗 伤的温泉汤药,温暖了唤醒了我们冰封的情 感,再美再长的人生也有终结的时候,而纳 兰却得到了永生。
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思乡(亲)缘由: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 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 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 时触景)。 内在―― 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 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 寂落寞)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 孤寂、惆怅、落寞、凄清,厌倦战争,思念 家乡,怀念亲友,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夜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 帐之多,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 外的深夜,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 是一个特殊的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 势之浩大。
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雪, 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 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 来,故乡是没有这种狂风朔 雪的声音的。
3.想意境,悟诗情。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转变来 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显出了风雪 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打断,思乡之情 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着帐外的风声雪声, 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 宁静和祥和。“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 却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 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