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4.了解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5.认识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1.影响固体物质的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问题]
同样是易溶的物质怎么比较溶解性的大小呢?
[追问]
什么叫溶解度?
知道学生自学溶解度的概念。
[投影并板书]
2.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概念再探]
指导学生思考填空。
溶解度概念四要素:
(1)条件:在一定下;
(2)标准:g溶剂;
(3)状态:达到状态;
(4)单位:质量单位是。
指导学生理解概念,并在2分钟内记住概念。
[问题]
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看书回答:溶解度
思考。
自学。
明确溶解度的概念。
思考、回答。
读概念。
引入主题。
培养自学能
力。
帮助学生理
解溶解度的概
念。
使学生强化
记忆概念。
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 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指导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归纳总结]
3.溶解度的含义
(1)表示某温度时,100g水中溶解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多少。
(2)表示某温度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多少克某物质。
[追踪练习]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什么含义?
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 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
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思考、回答。
练习。
使学生理解
溶解度的含义。
使学生加深
对溶解度的概念
及含义的理解。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问题]
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什么关系?指导学生自学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
[总结板书]
4.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20℃时(用S表示溶解度)
易溶:S>10g
可溶:1g<S<10g
微溶:0.01g<S<1g
难溶:S<0.01g
[拓展延伸]
(1)溶解性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能力的大小,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来粗略表示,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而溶解度是从定量的角度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2)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但是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问题]
下雨前,水中的鱼儿有什么表现,为什么?
指导学生自学课本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并完成填空题。
[板书]
5.气体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一定、一定
下1体积水中最多溶解气体的自学、回答。
听讲、体会。
思考、回答。
使学生了解
溶解性与溶解度
的关系,培养自
学能力。
进一步体会
溶解性与溶解度
的关系。
使学生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