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段波民法体系25图2016年讲义第一部分(共三部分)

段波民法体系25图2016年讲义第一部分(共三部分)

(2).免费搭车转化为法律关系 (1)合同关系? (2)侵权关系? ☞①归责原则 a.过错责任 OR 无过错责任? b.轻过失是否免责? ☞②免责事由——约定免责是否有效?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3)代驾关系
代驾车中的赔偿责任 【例题 1】甲赴宴饮酒,遂由有驾照的乙代驾其车,乙违章撞伤丙。交管部门认定乙负 全责。以下假定情形中对丙的赔偿责任,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 A.如乙是与甲一同赴宴的好友,乙不承担赔偿责任 B.如乙是代驾公司派出的驾驶员,该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 C.如乙是酒店雇佣的为饮酒客人提供代驾服务的驾驶员,乙不承担赔偿责任 D.如乙是出租车公司驾驶员,公司明文禁止代驾,乙为获高额报酬而代驾,乙应承担 赔偿责任
(二)好意施惠关系
好意施惠关系,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 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其旨在增进情谊的行为。
1.概念辨析:法律关系与好意施惠关系
【区分关键】权利义务/恩惠施加 特例:请客吃饭、无偿领路、免费搭车、公交让座、火车叫醒 【例题】好意施惠关系与法律关系的区分 下列哪一情形下,乙的请求依法应得到支持?(10 真题) A.甲应允乙同看演出,但迟到半小时。乙要求甲赔偿损失 B.甲听说某公司股票可能大涨,便告诉乙,乙信以为真大量购进,事后该支股票大跌。 乙要求甲赔偿损失 C.甲与其妻乙约定,如因甲出轨导致离婚,甲应补偿乙 50 万元,后二人果然因此离婚。 乙要求甲依约赔偿 D.甲对乙承诺,如乙比赛夺冠,乙出国旅游时甲将陪同,后乙果然夺冠,甲失约。乙 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民刑先修班知识结构图示(图 1)
非法律 事实
民法规范
法律 事实
法律 关系
主体
自然人 法人 其他组织 国家
物权法律关系:物
债权法律关系:行为
客体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智慧成果
人身权法律关系:人身利益
基于表意行为而发生变动 ——★意思表示体系
基于事实行为而发生变动 基于事件而发生变动
内容:权利——义务——责任
1 答案:3、6、7
2.好意施惠关系与法律关系的混合
☞①约定共同购买彩票而忘记购买,结果错过大奖 ☞②违反同居期间使用避孕药物的约定,结果中了大奖(你懂得) ☞③免费指引他人把车倒出,结果发生事故
3.好意施惠关系向法律关系的转化
(1)请客吃饭转化为法律关系 ☞①参加婚宴饮酒过度,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死者家属状告新婚家庭被驳回 ——法院指出:由于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相较于一般活动要严格得多。 对于双方讼争的婚宴是否属于群众性活动的问题,法官高嘉敏认为:被告举办婚宴仅邀请亲 友参加,并未面向社会公众举办,该活动纯属个人事务,不属法律、行政法规所调整的群众 性活动的范围,现原告以此为由请求承担侵权责任,于法无据,应予驳回。 ☞②何某心情不好邀好友郑某喝酒,郑某畅饮后驾车撞树致死,何某对郑某之死是否须 承担赔偿责任? ——共饮者需承担责任的四种情形: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2、强迫性劝酒;3、酒 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③醉酒者在饭店休息时窒息死亡,好心收留的经营者但未尽照顾义务是否需要担责? ——法院指出:消费场所经营者,明知顾客醉酒,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没有及时看 管,导致伍×因呕吐后窒息死亡,因此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 BC
也就产生了相应的选拔考核和行为规范制度。特别是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之上,信息的不对称 情况更为普遍,乘客无从了解所委托的司机的情况,因而这种选任义务尤为重要。所以,就 本案而言,代驾公司应该承担基于其网络交易平台属性而承担的选任责任。
三、请求权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本案的法律关系为代驾公司与供需双方成立居间合同,客户与驾驶员成 立委托代驾关系,后者为一种个人劳务关系,应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 35 条由车主(客户) 承担责任。之后车主依据侵权责任法第 35 条向代驾人追偿,车主也可以依据消法第 44 条要 求代驾公司承担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 35 条: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 承担相应的责任。 消法 44 条: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 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 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 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 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 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二、法律事实体系
(一)法律事实类型(图 3) ☞法律事实示范数例:
民事法律行为
合法民事行为

民事行为

(表意行
非法
无效的民事行为
为)
民事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行为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行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思通知:催告、要约的拒绝

准法律行为
观念通知:债权让与通知、承诺迟到通知

事实行为
无因管理、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先占、
(非表意行
添附(人为因素)、建造、创作、拾得遗失物
为)
侵权行为、违约行为、缔约过失行为


事件
出生、死亡、海啸,地震,时效期间的经过、
罢工、不当得利、添附(非人为因素)
1. 事件 事件。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本是自然现象,只是能引起民事法律关 系的变动,才被列为法律事实。常见的事件,包含出生、死亡、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期 间的经过、罢工等社会异常事件、不当得利、非人为因素的添附。事件的法律后果来自于 法律的直接规定。
绝对权相对权 支配权形成权抗辩权请求权——★请求权基础体系 人身权财产权
所有权法律关系 用益物权法律关系 担保物权法律关系 合同之债法律关系 侵权之债法律关系 无因管理法律关系 不当得利法律关系 人身权法律关系 继承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事实体系
一、法律事实与非法律事实
(一)法律事实与非法律事实的区分(图 2)
民事法律事实是符合民事 规范,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 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 现象。
法律
事实 产 生
非法律
事实 涉法 律 不 予 干
法律关系
【实例分析】
1. 女儿多年不尽赡养义务 法院判其“常回家看看”】与父亲不和,女儿多年不回家尽 赡养义务,父亲一纸诉状将女儿告上法庭,要求其给予经济赡养和探望。近日,上海市浦东 新区人民法院对该起赡养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
▲小结:有时,单一的民事法律事实就足以导致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如自然人出生
这一事实,就能够导致该自然人以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为内容的人身法律关系的产生。 而绝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需要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的相互结合为依据。例如,遗 嘱继承法律关系,需要立遗嘱的行为和被继承人死亡这两个法律事实同时具备才能产生。
2016 年民刑先修班授课提纲(第一部分)
民法体系二十五图(第七版) 段波
授课地点:YY 频道 21101 授课时间:12 月 2 日、3 日、 9 日、 10 日、 16 日、 17 日每晚七点半 课程简介:段波老师的民刑先修课程是一套入门级的司考民法课程,旨在为初学者介绍民
法为何物,民法考题思路是什么。对初学者和基础薄弱者而言,民法的最大困扰可能是,最 基础的东西恰恰就是最体系的东西,同时也是最难理解和建构的东西——因此,它不是对强 化阶段内容的简化,而是对其内容的提炼和重整,并将其纳入“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权利 义务”的主线中重新建构,进而把民法的基础和体系讲清楚,让初学者认识民法,夯实基础, 建立体系,了解命题方向,是本套课程唯一的任务。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或者以前听过先修 班课程的同学来讲,本套课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成为你检验你民法基础的试金石,其中的 一些细节性的内容,往往能让你正确定位自己的学习水平,特此提示。本套课程之后,学员 至少应该再听完系统强化班,再去进入真题为佳。
2. 【高校奇葩生意:象牙塔成交易场 花钱买逃课】学生想逃课,只要付钱就有人“替 课”,遇到节假日价钱还会增加。同学司空见惯,老师置若罔闻。有学生透露长期替课的价 格不菲,“从开始到最后都是替课的去上,让老师以为她就是那个学生,一次性付清,大概 几千块。”
3.代孕得子非亲生,中介哭晕在厕所 4.知名职业打假人“王海”日前在新浪微博发帖称,在刘珊诉普正公司和贝因美一案中, 原萝岗区法院邓颖法官谴责知假买假未遂,乌龙判决被市中院改判。“作为一个法官,不谴 责知假卖假,却谴责知假买假,奇葩。” 5.《山东商报》报道江苏徐州市丰县人民法院法官黄某,给情人写 7 封离婚保证书,并 且盖了法庭公章
2.行为 行为是与人的意志有关的法律事实。根据意志是否需明确对外作意思表示,行为又被 划分为表意行为(民事行为)和非表意行为(事实行为)。表意行为也叫民事行为,是行 为人通过意思表示,旨在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事实行为也叫非表意行为, 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效果的意思表示,客观上引起法律效果发生的行为。
概念辨析 1:表意行为与事实行为(图 4)
课后练习:判断以下恋爱中的哪些诉讼请求可以得到法院的支持?1
①约好看电影被放鸽子要求赔偿 ; ②平时交往送的小礼物,分手后要求返还; ③为结婚而送的彩礼,分手后要求返还 ④情不自禁上床后,男孩提出赔偿; ⑤和租来的女友假戏唱真上床,女孩事后提出赔偿请求; ⑥和隐瞒了已婚身份的男子上床,女孩事后提出赔偿请求; ⑦上床的镜头被男方放到了网上,女孩起诉男孩; ⑧男方红杏出墙,女方起诉男方违反忠实义务; ⑨双方和平分手并就青春损失费达成协议后,男方拒绝履行 ⑩双方分手时约定,双方此生均单身,如有违反,天打五雷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