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4)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4)
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需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关税保护,即对最终消费 品的进口征收高关税,对生产最终消费品所需的资 本品和中间产品征收低关税或免征关税。第二,进 口配额,即限制各类商品的进口数量,以减少非必 需品的进口,并保证国家扶植的工业企业能够得到 进口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 第三,使本国货币升值,以降低进口商品的成本,
关键词: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比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 位,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应当选择一条什 么样的贸易战略,引起了广大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 关注与研究。一些发展经济学家从发展中国家的立 场出发提出了一些贸易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贸 易政策的依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即进口替代 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在发展中国家经 济发展特别是经济起飞阶段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与运 用。
·!"·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年第 ! 期
减轻外汇不足的压力。其中关税和配额是进口替代 战略中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实施进口替代在一定程 度上刺激了民族工业中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加强发 展中国家独立发展经济的能力,有效减少经济的对 外依赖。同时,政府部门也从中获得了管理经济的 经验和知识,因此许多拉美、南亚、中欧国家选择 了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但是这一战略对刺激民族工 业的发展是有限的,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消除对外的 依赖性,它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它只是改 变了进口商品的结构,从成品进口改为进口国内不 具备的原料、技术专利、机器设备、中间产品与资 本。当发展中国家用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时,发达 国家也用各种措施破坏或打破关税保护,抵制发展 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所以进口替代战略常常出现无 能为力的状态,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许多缺陷。一 些学者在研究中认为,进口替代战略的核心问题是 它违背了比较利益原则,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率,抑 制了出口,加剧了失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理学报论 》#$$% 园 年第 #地期
进口替代战略和
出口导向战略之比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高怀民
)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 +
摘 要: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被迫采取以初级产品出口来换取工 业制成品,但这种发展道路很难积累起足够的资本建立本国工业,改变贫穷落后状态,实现工业 化。因此,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应当实行一种适合自身特点的贸易战略。典型的是 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发展中国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 训。
首先,这一战略受到国际市场的极大限制。国 际市场对劳动密集型工业品的需求有限,随着更多 的发展中国家采取外向型贸易战略,各国之间的竞 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政 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扩张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
其次,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一国经济开放度大 大提高,国内经济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 如汇率、利率、贸易条件、债务条件的变动,国际 游资的袭击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比较薄弱, 市场体系不够发达,监督和管理制度也不健全,缺 乏抵御外部经济冲击的能力,一旦危机发生,会对 经济发展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本 国的比较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并根据比较优势的变 化及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过程。在第一个阶 段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本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增加外汇收入带 动经济的增长,增加就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 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将上升,劳动力优势
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替代 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这一战略是 #$ 世纪 &$ 0 %$ 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 什和辛格提出的。长期以来,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 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 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 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
( 责编:马迎君 )
·$"·
再次,出口导向战略也需要实行一些保护措 施,这些措施也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降低资源配 置效率。
通过对这两种贸易战略的比较,我们可以认 为,这两种战略各有优缺点,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 分,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应有的作 用。今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关键取决于选择一种适 合本国国情的贸易战略,并根据国际环境和世界市 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 ’ (# ’ #" 〔作者简介〕高怀民 ) ("&* ’ + ,男,大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业,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 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 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 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 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 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第二 阶段,在这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 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 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
逐渐丧失,此时及时调整产业政策,鼓励资本和技 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也需要一定 的措施。第一,对出口企业给予优惠如减免税收、 低息贷款、补贴等。第二,对出口企业需从国外进 口的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技术专利等实行减免税、 放宽进口配额。第三,使本国货币贬值以降低本国 出口商品以外币计算的价格,增强企业和产品在国 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施这一战略可以通过保持较 高的出口增长率来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一 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由于 国际竞争压力对国内企业形成了有效的激励,促使 国内企业必须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经济管理、 开发新技术、培训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 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近 !" 年来,几乎所有经 济高速增长的国家都是出口占 %&’ 比重不断上升的 国家,包括中国、亚洲 “四小龙”、东盟等国家。 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出口导向战略的完美无缺,通过 对台湾和韩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出口的关系研 究,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出 口企业的生产率并没有表现出随累积出口量的增加 而递增的趋势,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出口导向战 略也非尽善尽美。
从 #" 年代中期一些国家和地区就开始转向更加 开放的贸易战略,特别是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 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口替代 工业化过渡后,不遗余力地推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 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济的战略。这是发展 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 国家一般具有二元经济特征,即一部分是传统的、 落后的经济,而另一部分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 征。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发达国家的资金、 技术相结合,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 型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 段:第一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 口,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 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第二阶段,以重化工业产 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致力于发展资本密集 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石化等行业。此 后,极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 信息密集型高科技工业,力图在高科技工业产品的 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