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导学案
自学自测:
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位置 :东北三省包括 _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
地形 :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________和 _______为主,东部为 __________ ,北部为 ____________,西部为 _____
________,中部分布着广阔的 ____________。东北的地形就像一个马蹄。
_________________ 。
3 、北方地跨我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部分地区属于 ____________ 。干湿地区属于 ___________,
降水集中在 ________。
4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土壤肥沃,东北平原称为“
__________”;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的泥沙
( 1)图中的中国地图上的各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它们能体现我国地势怎样的特点?
( 2)图中的绿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降水的怎样分布特点?
( 3)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能体现我国气温的怎样分布特点?
活动二:
以北农田多为 ______,以种植 _____、_____为主;
秦岭—淮河一线
活 动 一 : 读 课 本 P14 图 6.11 回 答 以 下 问 题 :
( 1) 请 你 概 括 一 下 的 东 北 的 地 理 位 置 ?
( 2) 东 北 的 平 原 、 河 流 、 山 地 都 有 哪 些 ?
活 动 二 : 读 课 本 P15 图 6.13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东北三省的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降水有特点?
气候 :东北气候 _________,由于纬度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因此冬季
_______________ ,
夏季 ________________ 。降水集中在 _______,冬季 _________较多。
农业发展 :这里纬度高,作物只能 ___________,在春秋季节,由于受 _______影响,容易发生 ___________
等跨流域调水缓解缺水的状况。
合作探究 : 活 动 一 : 读 课 本 P9 图 6.3 ,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是?
( 2)北方的 地形区 主要都 有哪些 ?
课堂练习题:
1 、北方地区东临(
)
A 、渤海和黄海 B 、东海和南海
C 、黄海和东海 D 、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_________ , 盛 产 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 、
_____ 等 。
第六章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学习目标:
1 、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 、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4 、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自学自测: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东起 ____________,西至 __________ ,北连 ____________ ,南抵 ______。
文 明 : 黄 河 流 域 是 中 华 民 族 古 代 文 明 的 发 祥 地 之 一 , 六 七 千 年 前 这 里 的 _________ 就 出 现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世 纪 90 年 代 , 由 于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 现 经 济 发 展 滞 后 的 现 象 ,为 此 ,国 家 提 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 的 战 略 ,目 前 取 得 良 好
的发展。
合作探究 :
(2)东北的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活 动 三 : 读 课 本 P20 页 图 6.20 , 回 答 :
(1)东北那些资源比较丰富?
(2)东北主要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3)东北国内工业发展面临着那些问题?你能帮他们出出发展对策吗?
课堂练习题:
1、东北主要的农作物 是(
)
A 、春小麦、棉花
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5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为
。
6 、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界限大致和
一致。
7 、我国青藏地区和其他地理区域的界限大是
。
合作探究 :
活 动 一 : 阅读课本 P2 图 5.1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 1 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学习目标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了解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的特征。
2 、结合地图说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的有规律的变化。
3 、理解由自然环境差异引起的人类活动的差异。
4 、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
5 、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界线。
自学自测: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
)
A 、内蒙古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 、平原面积大 B 、土壤肥沃
C 、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4、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
A、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8、下列我国房屋建筑形式与其所在地区,正确的是(
)
A、窑洞——吐鲁番
B
、砖墙斜顶房——东南沿海
C、晾房——黄土高原
D
、土墙平顶房——准噶尔盆地
9、小明说:“我的家在安徽省,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安徽省属于(
A 、自然区域
B 、经济区域
4、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A 、蒙古马 C、驴
) B 、骆驼 D 、牦牛
5、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较远
B 、温度较高
C、纬度较高
D 、海拔较高
6 、 四川省属于下列哪种地理区域 ( )
A 、西北地区
B 、行政区域
C 、自然区域
D 、经济区域
7、四大地理区域中,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区域是
黄土的来源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
1000— 2000 ,除了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
深厚的 ________,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以“ _________”最为认同。
黄土 ____________ ,极易遭受 ______的侵蚀,使得黄土高原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形成 ______、 ______、
______和 _______等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严重的水土流失 :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 ________________ ,破坏了 ___________________ ,使得自然灾害加剧,
__________________ ;泥沙下泻导致河流 ________________ ,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
C 、行政区域
D
) 、以上都不是
10、我国被誉为“塞上江南“的灌溉农业区是(
)
A 、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 、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 、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第六章 第一节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 在 地 图 上 指 出 北 方 地 区 的 范 围 。 2、 北 方 地 区 的 自 然 特 征 。 3、 分 析 北 方 地 区 的 春 旱 的 原 因 、 影 响 及 其 措 施 。
冲积而成,因此,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又被称为“
________ ”。
5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分布,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_______ ,成为我国重要的
____________。
6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 集中在夏季, 灌溉水源不足, _______严重, 我国采取了 ___________
以南农田多为 ______,以种植 _____、_____为主;
以北民居屋顶坡度 ______,墙体 _______; 活动三: 结合课本 P6图 5.5 和课本内容,分析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特征。
课堂练习题:
1、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
A 、地形差异
B 、纬度差异
C、降水量的不同
自学自测: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__________ 、 _________以东, __________ 以南, _______________以北,东
临 ___________ 。
2 、北方的地形以 _____________ 为主。东部有大面积的
__________________ ,西部有沟壑纵横 的
粮 食 产 量 增 加 了 , 但 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为此国家建立了一批
___________
。
工 业 : 东 北 三 省 是 我 国 第 一 个 __________
, 是 新 中 国 工 业 的 摇 篮 。 东 北 矿 产 资 源 ______ 、
______ , 特 别 是 ___ 、 _____ 、 ____ 等 矿 产 资 源 在 全 国 都 有 重 要 地 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