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_毕效辉版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_毕效辉版

180o G jc H jc
4.解:(1)
G(s)
s
1
2
2s
1
G
j
1
2
j 1
2
j
1 2
2
1
42
1
j 1
2
j
1
2
2
1
4
2
1
2
3
j
A
2
1 2 1 42 1 2 4
则:实频特性:
U A cos
arc
tg
1
3
2
虚频特性: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V Asin
100
Wn2 100 Wn 10 2Wn 10 0.5
则:
0 0
e
/
192
100
0 0
0.5
e
/
1 1 2
2 100 0 0
tp
Wd
Wn
1 2
10
1 12
2
当 K=20 时,可按同样的原理求取。 5.解: (1)不稳定。 (2)不稳定。 (3)不稳定。 (4)不稳定。
6.解:
A U 2 V 2
arc tg
V U
(2)~(4)可按类似方法处理。
5.解: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G
j
3
g 4
j 2.2g 3.2
j8 j
2
6.解:(1)
j [G]
j [G]
0
0
j
[G]
0
7.解:
L( )/dB
1 2
0
-40 dB/dec
L( )/dB
-80dBdec
0 -100dB/dec
对象为电机调节装置。当水塔水位下降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到水位下降,将此信号反馈至 电机,电机为使水塔水位维持在某一固定位置增大电机两端的电压,通过调节装置调节使水 塔水位升高。反之亦然。
2. 答: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世纪 40~60 年代,称为“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第二阶段:本世纪 60~70 年代,称为“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第三阶段:本世纪 70 年代末至今,控制理论向“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方向
则:根轨迹为:
-2 -1
8.解:
G(s)H
(s)
K *(s 2) 0.5s2 s 1
K *(s 2) 0.5(s2 2s
2)
2K *(s 2) (s2 2s 2)
(s
2K *(s 2) 1 i)(s 1
i)
根轨迹为:
-1
-2 -1
-1
9.解: G(s)H (s)
s(s
K* 3)(s2
3
3100%
33.3%
33.3% e /
1 2
0.1
Wn
1 2
100%Βιβλιοθήκη Wn4.解:(1)G(s)=
200
10
(s 10)(s 2) (0.1s 1)(0.5s 1)
(2)G(s)=
7(s 3)
21(1 s 1) 3
s(s 4)(s2 2s 2) 8s(1 s 1)(1 s2 s 1)
应点处逆时针方向作 v 90o ,无穷大半径圆弧的辅助线,找到 w=0 时曲线 G(j )的起点,
才能正确确定开环幅相特性曲线 G(j )官包围(-1,j0)点的角度。
3.解:幅值裕度 h 定为:幅相曲线上,相角为-180o 时对应幅值的倒数,公式如下:
1 h
n G jg H jg
相角裕度定义为:1800 加上开环幅相曲线幅值等于 1 时的相角,公式如下:
G j A j G j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表示:
L 20lg G j
2.解答:奈奎斯特稳定判断:
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有 p 个极点,则闭环系统稳定的主要条件为:当 W 由- 时, 开环幅相特性曲线 G(j )逆时针包围(-1,j 0)点(又称为临界点)的次数 N=p;否则,
闭环系统不稳定。若 p=0,则仅当 G(j )曲线不包围(-1,j0)点时闭环系统稳定。 当开环传递函数 G(s)含有 v 个积分环节时,应从强制的开环幅相特性曲线上 =0+对
k0k1
R(s)
(Ts+1) (S2+S+k0k1)
4.解:c1(s) =
G1(s)
R1(s)
1+G1(s)G2(s)G3(s)G4(s)
C2(s) R1(s)
= G1(s)G2(s)G3(s) 1+G1(s)G2(s)G3(s)G4(s)
C1(s) R2(s)
= G1(s) G3(s) G4(s) 1+G1(s)G2(s)G3(s)G4(s)
(3)非线性时变系统;(4)非线时变系统; 1.7.3 提高部分 1.答:1)方框图:
2)工作原理:假定水箱在水位为给定值 c(该给定值与电位器给定电信 ur 对应),此 时浮子处于平衡位置,电动机无控制作用,水箱处于给定水位高度,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保
持不变。当 c 增大时,由于进水量一时没变浮子上升,导致 c 升高,给电信计作用后,使电 信计给电动机两端电压减小,电动机带动减齿轮,使控制阀开度减小,使进水量减小,待浮 子下降回到原来的高度时,电动机停止作用,反之亦然。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1.7.2 基础部分 1. 答:开环控制如:台灯灯光调节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输入信号为加在台灯灯泡两端的电压,输出信号为灯 泡的亮度,被控对象为灯泡。当输入信号增加时,输出信号(灯泡的亮度)增加,反之亦然。
闭环控制如: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为:输入信号为电机两端电压,输出信号为水塔水位,被控
2 5 4
1.解: G(s) K (s 2) s(s 1)
-2 -1
0
(1)
(2)特征方程为:D(s)=s2+2s+ks+4
=s2+(2+k)+4
当 k=2 时,复数特征根的实部为-2。
2~10:略。应用根轨迹绘制规则绘制。
11.解: G(s)H (s)
K (s 1) s2 s 10
(s
1
R2(s)
s3+(a+3)s2+3as+3k
5 解:传速函数:
C(s) =
G1(s)G2(s)
R(s) 1+ G1(s) H1(s)+ G2(s) H2(s)+ G1(s) G2(s)+ G1(s) G2(s) G3(s)+ G1(s) G2(s) H1(s) H2(s)
第三章时域分析法
3.7.2 基础部分 1.解 c(t)=1+0.2e-40t-1.2e-8t (1)闭环传递函数:
2.答:1)方框图
2)工作原理:与上题类似。
第 2 章 控制系统在数学模型。
1. 解:(1)微分方程:ui=R1+R2 UO+R1c duo
R2
dt
(2)传速函数:uo(s) = R2
ui(s) R1R2CS+R1+R2
2. 解 uo(s) =
R2
ui(s)
R1R2C2s+R1
3.解: (cs) =
环极点的关系有助于系统根轨迹的绘制。由 G(s)H (s) K (s z1)(s z2 )...(s zm ) 闭环极 (s p1)(s p2 )...(s pn )
点由开环前向通道传递函数的零点和反馈通道传递函数的极点组成。 3.解答:1800 根轨迹方程:1+G(s)H(S)=0
绘制根轨迹的相角条件:∠G(S)H(S)= 2k+v
G1(s) G2(s) G3(s)
R(s)
1+ G1(s)H1(s)+ G2(s)H2(s) G3(s)H3(s) + G2(s) G3(s) G4(s) +
G1(s) G2(s) H1(s) H3(s)
4.解:C(s) =
s(s+a-k)
R1(s)
s3+(a+3)s2+3as+3k
C(s) =
k(s2+3s+3)
C2(s) R2(s)
=
G3(s)
1+G1(s)G2(s)G3(s)G4(s)
5.解 u2(s) =
R2
u1(s)
R1(Lcs2+R2cs+1)+LS+R2
u2(s) u1(s) 微分方程:
R2u1=R1Lc
=
R2
R1Lcs2+R1R2cs+R1+LS+R2
d2u2 +(R1R2c+L) du2 + (R1+R2) u2
ts
2s
3.5 Wn
2
Wn
单位阶跃输入时,稳定误差:ess=0
单位斜坡输入时,稳定误差:ess=
1 Wn 2
3.7.3 提高部分
1.解:
Kh 0.9
K0
10
2.解:
1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ф(s)= s 10 (参考)
3.解:
p% tp 0.1
h(tp h) 100% h()
4
幅值条件: G(s)H (s) 1
4.解:见书 p73-p78。
5.解:
6.解: G(s)H (s) K *(s 1) s(s 2)(s 3)
-3 -2
-1
7.解:D(s)=s3+s2+3s+ks+2k
则:开环传递函数为: G(s)H (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