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教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三、获取教育文献的主要渠道
(一)图书馆、资料室、图书室 (二)学术会议 (三)个人交往 (四)非文字性资料 (五)因特网

四、阅读原始资料
(一)浏览 (二)略读 (三)精读
第三节 教育文献的整理和运用

在通过文献检索查出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篇 名之后,研究者开始进入阅读阶段,先浏览, 后细读,并且需要把读过的东西条理化,做 批判性的阅读和系统性的记录与归档,以便 有助于形成研究的理论构架,还要完成文献 综述。
(一)文献的登记



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著作和期刊的格 式为: 1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2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例如: [1] 陈桂生 元教育学的探索[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 黄向阳 教育研究的元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3,(2):27~38。
1、首先要确定研究概念,必要时还要明确其外文译法

课题中的研究概念有助于确定检索主题,研究者需明确其含 义,必要时确定外文译法。但是当研究者对研究概念个别地 加以考虑时,所找出的文献将数以千计;如果同时考虑主要 概念和次要概念,则可以缩小和集中文献查阅的重点,甚至 更为精确的文献也可以确定下来。 举例:关于学校 领导者的研究

2 、列出有关的概念和同义词

如果只按课题中所确定的关键概念查找, 还不能获得全部有关资料,还要从其含义出 发考虑同义语。把所能想到的同义概念及其 关系都列出来。
3、考虑有关文献的潜在标题

根据概念关系所确定的检索主题,研究者对 于要查找的文献资料在头脑里形成一个大致 的轮廓,并考虑可能的标题。



文摘及复印资料属情报性期刊(关于文摘下节有详述),在教育研究中 影响较大的《复印报刊资料》(月刊)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 选,每天有200人从全国出版的三千多种报刊中分专题查找资料,再由 70 多位专家教授终选,选中的高水平论文复印成册,并附有一定时期内 主要论文的篇目索引,可以帮助研究者及时掌握某一特定课题的文献概 况。 事业性期刊按领域和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前者如《中国电化教 育》、《现代中小学教育》等等,后者如《人民教育》、《北京教育》、 《上海教育》(分中、小学两版)等等,介绍各级各类或各地区教育的 发展情况和改革业绩。 普及性期刊则面向普通读者介绍教育理论与方法,如《父母必读》等, 实践性强。



学术会议文集能反映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动向与 成果,代表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发展水平。这是研究 者的重要资料源,应该注意搜集。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后为取得某种学 位而撰写并提交的科学论文,带有一定的独创性, 一般选题论证充分,文献综述全面,探讨问题比较 专深。学位论文多数不公开发表,由研究生招收单 位保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北京图书馆、中国 科技情报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分别负责收藏各个级 别的学位论文,研究者可去查询。
一、 集中和总结信息

在阅读检索出的文献资料时,研究者就需 要考虑如何处理这些信息。通过浏览,最初 的决定应该是判断某项资料的内容与其研究 课题的相关程度,如果无关,可以将它剔除; 如果有关,就要细读,将资料按内容或重要 程度排序或分类,然后对所包含的信息进行 总结,并将该信息以适宜的形式保存,以便 研究者一旦需要即可取出。
三次文献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可 使研究者直接了解某课题领域的概况。 对文献进行分类,有助于指导研究者更好 地利用文献资料。由一次文献到三次文献, 经过加工与压缩,文献资料由博而约、由分 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


依据文献编辑出版的形式,可分为书籍、期 刊、报纸、特种文献
(一)书籍
(四)专家访谈

研究者向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有关专家、学 者请教,交流讨论学术问题,这种通过交往 接触搜集资料的非正式渠道也是十分重要的。 专家访谈有着很强的选择性和针对性,从观 点到方法上对于研究者的课题具有极高的价 值。
(五)非文字资料

教育文献中还包括校舍、遗迹、绘画、出土 文物、歌谣等以声音和形象方式记录信息的 非文字资料,通过视听手段传递信息,直接、 精练、形象,研究者应注意利用。


二、查阅文献的主要步骤
一般可以分为两步: 首先,明确检索方向和要求 其次,确定检索类型和方法

(一)检索类型

用手工方式来查找文献资料,简称“手检”, 属传统检索手段,主要使用卡片式目录和书 本式检索工具。手检费用低,甚至可以不花 钱,但是速度慢。依据前面确定的检索主题 和范围,研究者需要了解各种检索工具的性 质、内容和特点,以便选择课题适宜的检索 工具。常用的检索性工具书有:书目、索引、 文摘等等。

第一节 文献检索与教育科学研究

一、文献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
1 、全面正确掌握所研究问题的实质和背景, 帮助研究者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 2 、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 研究方法。 3 、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

(二)教育文献的类型

依据文献不同的载体和记录技术,可分为:手工型、 印刷型、机读型(电子型)及视听型 依据文献传递知识、信息的质和量的不同以及加工 层次的不同,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 文献和三次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引用间接资料标注的方式
1 脚注 2 尾注
三、文献综述


查阅文献完成较好,资料记录已做分类,就为文 献综述和研究报告的写作做好了准备。仔细阅读所 做的记录,考虑它们对研究课题有何裨益,研究者 应该趁热打铁写出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对选题领域的研 究状况和主要问题做出的综合阐述与评价,以说明 本研究的背景和基础。文献综述可以先写,整理出 关于研究现状的明确述评,有助于提高其后的研究 质量。

札记
二 、使用间接资料

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搜集并记录很多资料, 随后必须进行整理和分类,使之条理化。在 广泛研究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者在最后 的论文中还要对选题范围内已有著述写出述 评。

(一)引用间接资料的基本要求

1 2 3 4
引用间接的资料要经过一定的考证,确保其准确无误 引用的间接资料不论是数量还是位置都应该恰到好处 引用的简介资料必须忠实原意 引用的间接资料要表明范围其出处
第四章
教育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文献的种类及其在教育科学 研究中的作用,教育文献的分布、检索过程 与方法以及计算机化的文献检索方法,最后 阐述了如何概括、整理、解释和利用文献资 料。
文献查阅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 是研究过程的前期工作。 文献提供了选题的依据,研究课题确定前后 必须围绕选题广泛地查阅文献,同时它又贯 穿研究的全过程,有助于研究者知悉相关研 究的动态并使研究过程更趋有效。 文献查阅需要周密的计划并充分注意细节的 系统阅读和整理过程。

摘要
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宗旨与假说、研究方法、结果或结论。研究者或许用 不着这所有信息,但是此时无法确知研究中会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记录以上三 部分是明智之举。摘要的长度视研究文献的复杂性、与研究课题的相关程度而定, 尽可能浓缩主要的相关信息,又要注意包括所需的所有细节。

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将文中论点或基本内容记下来。大多数刊物上的论文, 在正文之前都有一份作者所撰百字的内容摘要,研究者可以将它收编为所阅文献 的提纲。
4 、确定检索范围 语种分布 是否汉语?两三个月完成的小型课题可 只找国内材料,必要时才找国外的。 地理分布 限于大陆出版物?还是包括港台出版 物?这要视课题需要和经费条件而定。 时间分布 从1988年到现在?这一点要与检索方 法结合起来考虑。留意出版日期,以保证材料不致 过时。 文献类型 书籍、期刊还是论文?这与课题需要 和检索工具有关。


1 、一次文献 包括专著、论文、研究报告、档 案材料等。 一次文献具有创造性,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但贮存分散,不够系统。 2 、二次文献 又称第二手资料,包括:目录、 题录、文摘、索引、手册、名录等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性,是检索工 具的主要组成部分。 3 、三次文献 包括各种述评、综述或进展性出 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
(二)检索方法
传统的检索方法主要有四种: 顺查法 逆查法 抽查法 引文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
(三)对检索到文献进行加工整理
一个完整的检索过程应包括对检索到的文献的 加工整理,对研究可能要用的文献做好摘要、 笔记或卡片,以备后用,有些重大的研究课 题还要求写出文献综述并列出参考书目。
(二)报刊


它分为报纸和期刊两类。 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出版周 期短,信息时效快,但材料分散不系统,且不易保存。如 《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教师报》、《德育 报》等等,此外《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 等综合性大报都专辟教育科学版或教育版。 教育期刊可以分为四种: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 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 学术性期刊如《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 究与实验》 等等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各高校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可以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动 态与成果。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收集

研究者查阅文献,不是走到图书馆东抄一 段、西摘一段,应该有系统地进行。从众多 文献中查找出与研究有关的信息,不仅是检 索与搜集的过程,也是分析、研究的过程。
一 、确定教育文献检索的主题和范围
无论图书馆还是网络系统,对于研究者来讲就像是 阿拉丁的洞穴,拥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宝藏,也潜伏 着迷失的危险。研究者如果没有充分明确地界定检 索的领域,使阅读面远远超出必要的范围,会给研 究项目带来不良影响。在查阅之前研究者必须确切 地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资料,首先要确定检索的 主题和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