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神奇的货币一、教学目标
二、主干知识梳理(写到背面)
三、问题探究
问题一:如何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
1.老北京卖布头的商贩曾通过顺口溜唱道:“经铺又经盖,经洗又经晒,经拉又经拽,经蹬又经踹,您说皮实不?(皮实是老北京方言,指耐用、经得起折腾的意思)”商贩高声颂唱该顺口溜的主要目的是()
A.比较顺利地实现商品的价值
B.充分展示商品的使用价
值
C.通过勤奋努力获得竞争优势
D.说明该商品的不可替代
性
归纳总结:
问题二:对货币的基本职能的区分
2.2015年五一假期前,王某所在的企业给他发了2万工资,一家人决定趁五一假期去云南旅游,选择了标价为每人4000元的大理、丽江三日游,
王某在地摊上花了60元买了几件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小饰品。
材料中涉及的货币的职能依次是()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归纳总结:
问题三: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理解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B.都是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C.都表现为物价的上下变动
D.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归纳总结:
问题四: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计算
4.某国某一时期,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万亿元,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为2次。
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增加10%。
而这一时期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为9.9万亿元。
这时的通货膨胀率为________。
原来标价为25元的B商品,现在价格是________。
( )
A.32% 33元B.20% 30元C.24% 31元D.11% 2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