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2(蚌埠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2(蚌埠医学院)
肋膈角变浅、变平、呼吸时隔动运受限,膈顶变 平,膈胸膜粘连呈幕状突起。 广泛胸膜肥厚肺野密度增高,沿胸廓内缘带状致 密影,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 叶间胸膜超过1 mm为增厚, 胸膜钙化为胸膜位臵出现条带状高密度影。
3 pleural thicking 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类型 病理 渗出 急性 炎症 增殖 慢性 炎症 纤维化 慢性炎 症 愈合期 条索状 较高 清晰 肺结核 钙化 慢性炎 症 愈合期 斑点状 高 锐利 肺结核 肿块 肿瘤 组织
形 斑片状 结节状 状 云絮状 影 像 密 淡薄 中等 表 度 现 边 模糊 清楚 缘 肺 炎 常见病 肺结核 肺结核
圆 形 类圆形
两肺透亮度增加,呼气和吸气改变不大; 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 肺内可见肺大泡; 肋间隙增宽,后肋骨平举(直); 纵隔狭长,心影呈垂位心型。 横膈低平,活动度明显减弱; 胸廓呈桶状,前后径增加,胸骨后间隙增宽。
(二) 阻塞性肺不张 obstructive ateletasis
1、胸腔积液
(1)游离性胸腔积液:依积液量而表现不同:
少量积液:液体首先聚积于后肋膈角,故站立后前位检 查难以发现,需使患者向一侧倾斜达60°或取患侧在下 的水平投照,才能发现液体沿胸壁内缘形成窄带状均匀 致密影。液体量在300ml以上时,侧肋膈角变平、变钝。
中量积液:液体量较多时,由于液体的重力作用而积聚 于胸腔下部的肺四周,表现为下肺野均匀致密,肋膈角、 膈影消失。 大量积液:患侧肺野均匀致密,有时仅肺尖部透明。
普通X线表现:
obstructive ateletasis
(2)肺叶不张:
影像表现:
相应的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
相应的叶间裂、肺门、膈或纵隔向患侧移位;
相邻 肺组织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3)肺段不张 : 较少见。肺段体积缩小。后
前位一般呈三角形致密阴影,基底向外,尖端指 向肺门。
(4)小叶不张: 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
calcification
calcification
畸 胎 瘤 蛋 壳 样 钙 化
5 肿块 (mass)
良性肿块的特点
形状:多为圆或椭圆形阴影; 边缘:清楚,无毛刺,少数可有分叶; 密度:通常不均匀,肿块内出现钙化或脂肪组织; 大小:直径多小于3cm; 周围:有卫星病灶、过度充气、及纤维条索状影; 近胸膜处有粘连带及胸膜增厚;
obstructive emphysema
引起活瓣样通气,致使终末细支气管以 远含气腔隙过度充气; 继而发生肺泡壁的破坏。可融合成肺 大泡。
emphysema
无壁低密度区,好发于中 下叶,呈弥漫性分布。 肺气肿区血管纹理明显 减少,多合并肺大泡形成。
影像学表现 (Imaging showing )
(一)支气管病变
lesion of Bronchus
支气管阻塞 (obstruction of Bronchus)
lesion of Bronchus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 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tasis) 阻塞性肺炎(obstructive pneumonia)
炎,由多数末梢支气管被黏液阻塞所致。 影像表现:多数小片状致密影,其周围可有较透 明的气肿带。
Ateletasis (一侧 性)
Ateletasis(右肺上叶)
影像学表现 (Imaging showing )
两肺透亮度增加,呼气和吸气改变不大; 肺纹理稀疏、变细、变直; 肺内可见肺大泡; 胸廓呈桶状,前后径增加,肋间隙变宽; 心脏表现为狭长的垂位心型。 隔位臵低下,活动度明显减弱; 侧位片上胸骨后间隙增宽。
hydropneumothora
胸膜腔内液体和气体同时存在时,称液 气胸。可见于支气管-胸膜瘘、外伤、胸 部手术等。 X线表现: 为横贯胸腔的气-液体平面;液体量 较少时,仅于肋膈角处可见气-液体平面。
右 侧 液 气 胸
hydropneumothora
3 pleural thicking adhesion and calcification
医学影像学
呼吸系统
蚌埠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放射学教研室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呼吸系统影像检查技术、优选原则及适应 症。 (2)熟悉呼吸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及变异。 (3)熟悉呼吸系统与乳腺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4)熟悉纵隔肿瘤与胸膜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5)掌握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6)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 部炎症、肺脓肿、肺结核、肺肿瘤等)的影像 表现及鉴别诊断。
X 线 表 现
常见病
6
空洞与空腔 ( Cavity)
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影像表现为大小与形状不同的透明区。 见于肺脓肿 、肺结核发生干酪样坏死者、支气管肺癌 等。
空洞:为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组织
(1)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是大片坏死组织内的空
洞,较小,多发,形态不一,呈虫蚀样。洞壁为坏死
支气管气象(即支气管充气征)
指当渗出性病变局限在某一肺段或肺叶 内,肺泡腔内的气体被渗出液所占据,而所属 的支气管腔内仍含有气体。
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则较大的含气支气 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而在实变的影 像中可见到含气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相。
Exudation
2
增殖 (proliferative lesion)
第三节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 Imaging showing of Fundamental lesion )
Fundamental lesion
支气管病变( lesion of Bronchus)
肺部病变( lesion of Pulmonary )
胸膜病变( lesion of Pleura )
肺的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
成肉芽组织,为增殖性病变 ,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常见于肺结核、各种慢性 炎症及肉芽肿病变。
粟粒状结节影
指4mm以下的小点状结节影, 呈弥散性分布。
腺泡结节
腺泡范围的实变, 直径在1-2cm以下(多为4~7mm), 边缘较清楚,呈梅花瓣状的结节。
粟粒状结节
proliferative lesion
渗出(exudation) 增殖性病变(proliferative lesion) 纤维性病变(fibrotic lesion) 钙化(calcification) 肿块(mass) 空洞与空腔(cavity&intrapulmonary air containing space)
肺部病变的影像表现:密度增高
粟粒性结核
3 纤维化(fibrotic lesion )
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两种。
(1)局限性纤维化:
肺组织被病变破坏后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 病变,较局限对肺功能影响不大。 许多疾病可引起如:吸收不全的肺炎、肺 脓肿和肺结核。
(2)弥漫性纤维化:
常广泛累及肺间质,对肺功能影响较大。
常见于弥漫性肺间质性肺炎、尘肺、放射 性肺炎等。
高 清楚或 分叶状 肺 癌
1 渗出与实变
肺部急性炎症进展至某一阶段,肺泡内 气体即被由血管渗出的液体、蛋白及细胞 所代替,形成渗出性实变。渗出是产生实 变常见原因之一。实变在大体病理上为肺 泡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所代替。
渗出性病变的影像表现:
1)斑点影——病变局限在肺泡内 2)斑片影——病变局限在肺小叶内 3)大片状淡薄高密度影——病变局限在某一 肺叶或肺段内为密度较淡较均匀的云絮状影, 边缘模糊,与正常肺之间无清晰界限。
叶间积液:叶间积液发生在水平裂或斜裂。 后者可局限于斜裂的上部或下部。
肺下积液:聚积在肺底与膈之间的积液为肺 下积液。多为单侧,以右侧多见。
包裹性积液示意图
右侧包裹性积液
•
包裹性积液
pneumothorax
气胸:空气进入胸腔则形成气胸。进入 胸腔的气体改变了胸腔的负压状态,肺可部 分或完全被压缩。
pneumothorax
气胸:多种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内所形成。
如外伤、胸部手术及肺内病变等。
X线表现: 1)于脏、壁层胸膜之间形成一低密度透亮区。
2)气体量较少时,透亮区呈线状或带状。 3)此区域无肺纹理走行。 4)气体量较多时,此区占据肺野中外带,原 正常的肺组织被压缩到内带,呈高密度影。
pneumothorax
恶性肿块的特点
形状 肿块的轮廓呈多个弧形突起或切迹称为分叶征。 密度 肿块可以发生偏心性空洞,内缘不整、有壁结节,多见鳞癌;
肿块内可有1~3mm的低密度影称为空泡征, 对诊断肺腺癌有重要价值。
边缘 可有不同程度棘状或毛刺状突起,称为毛刺征。
近胸膜处可见脏层胸膜向肿块凹陷;称为胸膜凹陷征; 近肺门侧可见紊乱聚拢的血管影;称为血管集聚征。 可见支气管直达肿块边缘呈截断或管壁增厚、变窄。 转移或/和浸润征象。
pneumothorax
估计肺压缩程度
气体自外向内压迫肺组织 1.四分之一肺带: 35% 2.三分之一肺带: 50% 3.二分之一肺带: 65%
上部:40% (两分各20%) 下部:60% (三分各20%)
hydropneumothora
液气胸:胸腔内液体与 气体并存,为液气胸。
Cavity(三种形态)
厚壁空洞 (正位)
左肺空洞体层摄影片
(三)胸膜病变 lesion of Pleura
胸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