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房地产市场简析分解
东莞
深圳 澳门 香港
中国三大城市群内部城市划分
长三角城市群 区域中心 城市 上海 珠三角城市群 区域中心 广州、深圳 北京 城市 京津冀城市群
区域中心 城市
杭嘉湖城镇群:杭州 区域次中 心城市 宁镇扬城镇群:南京 杭嘉湖城镇群:嘉兴、湖 州 区域功能 性中心城 市 宁镇扬城镇群:宁波、镇 江、扬州 苏常锡城镇群:苏州、常 州、无锡 区域功能 增长型城 市 区域功能 性中心城 市 中部区域:佛山 区域次中心城 市 天津
珠三角主要发展轴线从东莞市域西部边缘斜擦而过,长安、厚街、虎 门等因此而获得强劲发展动力,而作为市域的中心区,则远离该轴线,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边缘化
厚街
市域中心 虎门 长安
珠三角主发展轴
东莞西部多个镇区因为受珠三角主发展轴的影响和带动,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并在时间上拥有了先机;
而作为市域中心的莞城,远离了珠三角的发展轴线,没有能够拥有交通、 投资环境、产业集聚等方面的优势,没能够得到足够的发展,也没有形成中 心区应有的发展基础
2、以东莞铁路枢纽常平镇为中心,包括樟木头东部地区。
常平是大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广深铁路的交汇处,是东莞铁路枢纽和物流中心。常 平和樟木头镇依据自身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以外销为依托,逐渐将房地产业提升为 当地的支柱产业,开发了一大批面向香港客户的房地产项目。如常平隐贤山庄、东田丽 园、万科城,樟木头的帝豪花园、碧河花园、御景花园等等。 3、以虎门镇为中心,包括长安、厚街地区。 这一地区包含了虎门、长安、厚街三个经济较发达的镇区。三个镇区的发展水平在全市 镇区中均处在领先位置,当地居民消费力强。典型项目有虎门丰泰观山碧水、虎门1号, 长安信义1号、沃多夫,厚街加州阳光、湖景1号、中央华府等。
建立三级城镇中心体系,强化各级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 引领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广州主城区 主中心
发展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国际性 现代化大都市 发展成为带动珠江三角洲东岸地区发展的现代化中心 城市 发展成为带动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发展的现代化中心 城市
区域性中心
副中心
深圳主城区 珠海主城区
主中心
北部中心城区主要承担行政、文化、商业、居住、物流等城市服务类功能;
中部同沙片区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心”、提供休闲娱乐度假场 所为主要职能;
南部松山湖片区是制造业中心,承担着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技术中心的职 能。
三位一体的城市规划格局
1. 地理区位:珠江东岸的城市
群核心,深莞惠轨道交通枢纽; 支点,“三位一体”主城区; 转型引擎,高科技产业中心;
东莞城区房地产——探寻市场热点区域
东莞城区的房地产市场格局? 东莞未来的楼市发展趋势会怎样?
我们所在的CBD区域楼市特征是怎样的?
总体规划
城市定位:
东莞市定位为珠江三角洲东岸重要的地区性中心城市,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省
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发展重点:
强化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加速发展以虎门为副中心的西部城镇
东莞工业强镇的布 局受到产业带与交 通轴线的影线明显, 靠近深圳的西南部 与东南部是二产产 值最高的区域,常 平也由于铁路产业 带的影响位居第五。 东莞市域二产产值分布图 产值>50亿 10亿<产值<30亿 30亿<产值<50亿 产值<10亿
东莞市域生产总值分布图
东城与南城作为东 莞城区核心是三产 产值最高的区域, 虎门以其区位优势 以及发展基础三产 位于第三位。 数据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产值>100亿 30亿<产值<50亿
50亿<产值<100亿
产值<30亿 东莞市域三产产值分布图
东莞未来发展四大趋势
东莞城市竞争力将持续加强 城市发展格局将出现梯级分布
区域性副中心
大珠三角副中心城市,穗港经 济走廊上重要节点,二级专业 型城市,继续承接产业转移
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产品 的国际性生产、研发基地
一核五点
广州
两核两圈
广州
东莞
东莞
中山 珠海
深圳
中山 珠海
深圳
香港
香港
1995 1991 2002
2004
广州 顺德 中山 珠海
东莞
广州
佛山
深圳
东莞
深圳 珠海
香港
澳门
香港
一核两圈
两核多心
港口及交通轴线刺激了周边城镇向外拓展的需求,加速了 城市化的进程,是珠三角早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港口:
优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大珠三角” 范围内一批深水良港和世界上最繁 忙的集装箱码头,包括香港葵涌港、 深圳盐田港、广州黄埔港和南沙港 等,港口费用在世界上公认最有竞 争力。
东莞与外部交通的建设历程,逐步加速东莞与深圳、 广州和香港的交通联系,尤其加速了莞深一体化进程
1996
京九铁路通 车连通东莞 与深圳、香 港的联系
1997
虎门港码头, 虎门大桥开 通,东莞成 为沟通穗、 港以及珠江 两岸和深圳、 珠海的交通 枢纽
1997
广深高速开 通,促进东 莞与广州和 深圳的交通 联系
东莞住房建设规划“二带二区三片多点”,以CLD为核心的中心 城区是东莞未来规划建设“二区”之一
中心城区
2.城市角色:东莞城市中心的 3.功能定位:推进东莞城市双 4.配套规划:规划工作/居住/
同沙片区
休闲旅游配套完善的生活基地;
松山湖
东莞房地产分布区域特征
东莞市现阶段房地产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 1、以东莞市中心为核心的中心区。 以莞城、东城、南城、万江为中心,辐谢到周边的寮步、石碣等镇区。这一地区是东莞 房地产业发展最早,也是房地产业总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有规模的房地 产项目,如第一国际、星河传说、天骄峰景、国际公馆、金域中央、东方华府、景湖时 代城、中信凯旋城等等。
市场很有趣,市场也可以分析得很有趣
东莞房地产市场简析
2010-04-05
东莞概况——从区域大产业看东莞城市发展
东莞在珠三角城市群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厚长虎的经济奇迹?
东莞未来的城市发展趋势会怎样?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 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必经之地
东部区域:东莞 区域功能性中 心城市 唐山、秦皇岛、石家 庄
西部区域:珠海
东部区域:惠州
南通、绍兴、舟山、泰州
区域功能 增长型城 市
西部区域:中山
区域功能增长 型城市
廊坊、承德
注:由于香港、澳门、台湾的城市特殊性和不可进入性,将其排除于城市划分体系之外
大珠三角城市群由单中心辐射发展向“双核多心”网络发 展格局演化
麻涌、沙田:滨海港口工业城镇。
石碣、茶山、横沥、谢岗:铁路沿线工贸城镇。 中堂、望牛墩、道滘、洪梅、高埗:综合性加工业区,三高农业基地。 大岭山、大朗、黄江:外向型工业城镇,生态向型加工业城镇。
主城区的发展规划—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即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生态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作为一个整体 来规划建设,形成东莞未来的主城区,将高科技制造业核心、生态绿心和第三 产业中心融为一体 。
东莞城市内部的产业发展主轴线为沿广深铁路和广深高速的东西发展 轴,以及主城区和松山湖的中线,目前东西部发展轴上的节点镇区发 展强劲
以常平为中心的东部发 展轴和城镇密集带; 以东莞城区为中心的中 心发展轴高科技产业带; 以虎门为中心的西部发 展轴和城镇密集带一起 构成了东莞市域发展的 三条主要轴线
地区性中心
副中心
佛山主城区、江门主城区、东莞主城区、中山主城区、惠州 主城区、肇庆主城区 广州东部地区、南沙,深圳前海-宝安,珠海西部地区,佛 山顺德,江门开平,东莞虎门-长安、常平-横沥,惠州惠 阳-大亚湾
广州花都-白云、从化、增城,深圳龙岗,珠海金湾-斗门,佛山三水、 高明-西樵,江门鹤山、台山、恩平,惠州惠东、博罗,肇庆四会-大 旺 深圳沙井-松岗、龙华-观澜,佛山南海高新区、九江-龙江-沙头、 大沥-松岗-黄岐-盐步,江门司前-大泽、南湾-斗山,中山东部地 区、小榄-古镇、三乡-坦洲
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东莞未来发展趋势
在发展外源经济优势的同时 侧重于内源型经济的培育, 从制造向创造过渡
国际制造业城市
以城区为核心,主要镇区为 地方性中心,各产业集聚地 为基点的金字塔型体系架构
三级城镇体系架构
东莞在大珠三角城市群中将继续扮演电子、电气产业制造贸易城市的角色,并将承担港深高
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从而优化自身产业结构。但国际制造业城市的地位不会改变,并随 着核心城市辐射及产业外溢的影响,将促使东莞的制造型产业向更高端转变。
带和以常平为副中心的东部广深铁路城镇带,重点发展石龙、塘厦、长安、樟木头、
麻涌等中心城镇。
发展原则: 积极贯彻“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区”的原则,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各镇区产业特点及规划
东莞市区:市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商贸服务中心,公路枢纽,高新技术产业研究 和发展基地。 虎门:市域西部发展中心,珠江两岸交通枢纽,综合性工业及商贸旅游城镇。 常平:市域东部发展中心,广东省重要的铁路枢纽,工业及外贸仓储基地。 塘厦:市域东南片区发展中心,外向型加工工业基地。 石龙:珠三角水铁联运中心之一,高新技术加工区。 厚街、长安:综合性轻工业加工区。 樟木头:外向型加工业区和度假旅游区。 清溪、凤岗:综合性外向型加工工业区。
2000
莞深高速开 通,进一步 加快莞深一 体化进程
2007
龙大高速开 通,缩短深 圳中心区与 东莞中心区 的距离
2007
广深高铁开 通,铁路加 快东莞与与 核心城市广 州和深圳的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