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早期国家的产生,理解“家天下”制度出现的意义。

2、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3、理解宗法制的内容、与分封制间的关系以及推行宗法制的作用。

4、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内容的学习,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

2、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弄清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2、理解宗族、礼乐制度对文明建设的正面影响,激发对为古代中国政治文明做出贡献的人们的崇敬之情。

二、教材要点“王”的出现与“帝”的传说1.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

2.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

这一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包括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形成以及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

3.最初的“王”字来历(斧钺的象形)说明早期政治权力的实质是一种强权。

4.早期城的特征不仅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而且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另外,这种城也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

早期城市是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之一。

5.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是社会权力集中的反映。

这体现出早期国家政权和神权相结合的特征。

6.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早期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

夏商政治文化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始创“家天下”即王位世袭等制度。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

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却不给实权。

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自己也成了夏朝国王。

夏朝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是血缘关系。

这种血缘关系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因此,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代夏而立的商统治时间较长,历史遗存相当丰富,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2、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

(岳麓版)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人教版)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受封对象:王族(人教版,岳麓版说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功臣(待遇与亲族类似)和先代贵族。

周人还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便于管理。

周人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诸侯国:齐、鲁、燕、卫、晋、楚等。

7、意义: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使西周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加上礼乐制度的制定,协调了贵族中的等级关系,社会得以稳定下来。

这些受封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分布在天下各地,构织起四通八达的统治网络,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周王室分封宗亲贵族的既定制度,辅之以明确天子权利和诸侯义务的周礼的约束,决定了王室和诸侯之间的内在关系,使中央王国对地方诸侯的纵向联系加强。

同时,西周的诸侯国之间或为同宗共祖的宗亲,或为彼此通婚的姻亲,横向联系也比以前密切很多。

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8、崩溃: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坏。

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

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失去控制。

战国末年,周王室更是偏居一隅,大部分王室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2、实质: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3、内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大、小宗,小宗须服从大宗。

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诸侯和大夫等具有双重身份。

源于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由周天子和诸侯扩大到全国。

②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

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4、影响:稳固秩序,防止争夺;巩固分封制;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礼乐秩序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

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态中,“礼”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

“礼”讲究敬天法祖,也对现世人们做了要求,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

“乐”是辅从于“礼”的,在维护“礼”的同时,对“礼"进行了文化装饰,使等级森严的“礼"得以具备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礼”“乐”合用,曾被看作是维护等级差别的统治阶级的工具。

实际上,从历史的眼光看,西周的礼乐文化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最为典雅、最为精致的内容。

这样的礼乐秩序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西周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本目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导入:运用有关黄帝的传说进行导入。

教学(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大约五千年前(2)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3)突出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史料链接:黄帝、尧、舜、禹的传说(4)核心:政治权力的产生与维护早期政治权力的核心:“王”、“帝”(参看地图册P1中“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分布)。

政治权力的维护:斧鉞:代表强权城:战争防御;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祭祀:社会权力的集中;神权与早期政权的结合战争:平定四方,确定政治管理秩序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禅让”(或曰“传贤”)(二)夏商政治文化(1)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王位世袭(家天下)制度的出现,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史料链接:材料一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材料三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启为禹之子)。

——〈史记·夏本纪〉读史感悟○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制度?请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3王位世袭制是从何人开始的?(2)商朝商汤灭夏与武王伐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三)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a 分封的对象(子弟、功臣、先朝的贵族)b受分封的诸侯的权利和义务c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d实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2)宗法制:a 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b宗法等级(分析地图册P3示意图)c最大的特征:嫡长子继承制读史感悟读地图册P3《西周分封图》和教科书P6“资料卡片”,指出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

说明燕、鲁、宋等诸侯国的形成情况。

联系宗法示意图,思考:①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②“资料卡片”中提到的“姬姓之国四十人”和“姬姓之国五十三人”的史实,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论从史出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下表:(3)礼乐秩序“礼”的含义: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更多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典范。

“乐”的含义:辅从于“礼”,以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史料链接:材料一《礼记》中说:“礼不下庶人”。

《荀子》中说:“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

材料二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材用足,材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刑,礼俗刑然后乐。

——《礼记》材料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

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

”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

读史感悟○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3“楚王问鼎”的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小结夏禹传位于启,开始“家天下”的国家制度。

代夏而立的商朝,其政治特点表现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西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维护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用表格归纳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