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一切都是shùn xī_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
(2)它huāng cǎo qī qī________,十分yōu jì________。
(3)但我知道路径yán mián________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二、默写 (共1题;共13分)2. (13分) (2017九上·满洲里期末) 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在这学期的古诗文中感受文人大家的情感:“因思杜陵梦,_______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________”是温庭筠的哀婉;“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________,瑞脑消金兽”是李清照的愁思;“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是辛弃疾的家国;“________,________”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眷恋与无奈;……让我们在诗文中与诗人们共鸣情怀吧。
(2)“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
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三、名著导读 (共1题;共8分)3. (8分)(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往往具有相似性。
丑小鸭变成高贵的天鹅,不禁想到了曹文轩笔下的________(填写人物),在放鸭过程中,一场暴风雨之后突然长大;在________(填写作品)中的祥子,经历“三起三落”后,开始游戏人生,吃喝嫖赌,彻底堕落为城市的垃圾;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让我们联想起________(填写作者)的《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善变和冷漠。
(2)名著中人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特征,请选择其中一位,结合相关情节写上一段你对这位人物的评论。
鲁智深:“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鲁迅的父亲说:“去拿你的书来。
” 他慢慢地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不错,去罢。
”贝多芬:“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
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四、其他 (共1题;共2分)4.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①大雪三日________②与余舟一芥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变噪为宝郑东①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声音大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将其称为噪音。
大部分人都认为噪音让人心烦意乱,影响身心健康。
但实际上,声音大小带来的舒适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觉。
比如,有人喜欢欣赏轻柔舒缓的乐曲,而那些分贝在120以上的摇滚音乐,对于喜欢重金属音乐的人而言却美妙至极。
噪音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我们有没有变噪为宝的妙方呢?②实际上,人们无法忍受绝对安静的环境。
有专家做过实验,在几乎没有声音的环境中,普通人最长只能忍受45分钟,继续待下去就会产生幻觉。
所以对普通人而言,适当的噪音反而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③新奥尔良大学的生物专家曾经对密西西比河里的一种鱼进行研究。
这种鱼捕食时既不用视觉也不用嗅觉,而是使用身上的一个器官,这个器官在接触到浮游生物的电场时会发生反应。
研究人员用声音对浮游生物的电场进行干扰,他们本以为鱼儿会很难再找到电场,但结果相反。
由于噪音的介入,鱼儿变得更加灵活,因而也吃到了更多的食物。
这个道理对于人类来说可能也一样。
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放射出混乱的电子信号,它们被称为“神经噪音”。
当这些神经细胞收到外界的声音刺激时,神经噪音就会增加,但这并不会引起大脑混乱,反而可以令思维更加敏捷。
所以,正是由于噪音的存在,人们才会比平时更集中精力,大脑才运用了比平常更多的神经细胞,人们的思维才因此变得更加敏捷。
X|k | B| 1 . c|O |m④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了很多合理利用噪音的好方法。
比如,科学家发现,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噪音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制造出了噪音除草器。
这种噪音除草器发出的噪音能使杂草的种子提前萌发,这样就能提前除掉杂草,以保证农作物的顺利生长。
⑤噪音还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度。
德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噪音环境中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会减慢。
这一发现可能将为治疗癌症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佛莱堡医学院肿瘤科在海德堡德国音乐疗法研究中心的配合下成功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初步实验。
科学家们将试验皿中培养的肺癌细胞置于微型扬声器发出一定规律声音的环境中,结果发现,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比正常条件下慢了大约20%。
为了验证实验的可靠性,科学家们还通过使扬声器不发出声音而只是借助其磁场,对另一组试验皿中的癌细胞进行影响。
实验表明,这一组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并没有减慢。
目前,德国有关的科学家也在考虑进行利用可控声音刺激法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大规模实验,以进一步验证这一发现的可靠性及可利用的价值。
⑥噪音其实也是一种能量,当声波遇到屏障时,声能会转化为电能。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设计并制造出了鼓膜式声波接收器,如此一来噪音也可以用来发电了。
⑦噪音还可以用来制服顽敌。
一种被称为“噪音弹”的武器已经研制出来了,它能在爆炸的瞬间释放出大量噪音波,麻痹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敌人暂时昏迷。
⑧可是即便噪音有这么多的有用之处,很多人还是希望能消除那些分贝特别高的噪音。
不过,结束噪音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另一种声音。
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一定的频谱组成的,如果有另一种声音,它的频谱与人们想消除的噪音一样,只是相位刚好相反,那么它就可以将这种噪音完全抵消掉,这种现象被称为“反相”。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制这样一种设备,使其发出一种自巳对噪音进行中和的声音,从而消除噪音。
新|课|标|第|一| 网⑨噪音虽然为人所厌,但它客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其实,人们已经习惯了生活在有一定噪音背景的环境中,一旦噪音消失,人们反而会感觉不安。
所以噪音是生活的信号,我们只有想办法更好地利用它,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A噪音不是一无是处,因为①,②。
B随着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了很多利用噪音的好方法:①利用噪音除草,②,③,④利用噪音来制服顽敌。
(2)本文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本文第⑤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鲁先圣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里要争的这个“气”字,指的是人在世上要有骨气,在生活当中,凡事不能够没有原则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因为一个人一旦没有了骨气,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刚性,更没有了尊严。
但是,如果缺乏一定的修养,对自己没有公正的认识,骨气很容易变成傲气,身上会滋生出盛气凌人、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等危险的品质,这样就使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人避而远之的自大狂。
⑵徐悲鸿曾经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豪气与傲气就截然不同了。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豪侠仗义爽快的时候,经常说这个人豪气干云。
这里的豪气,就是那种“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丈夫气概。
有了这种豪气,才会生出舍我其谁、义薄云天的大气魄。
⑶志气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更加重要了。
一个没有志气的人是成就不了什么大事的。
志气是人生命当中最基本的素养,是人生理想的基本前提,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的底气。
中国人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人穷志不短”,意思就是不论你贫穷到什么程度,你都不可以丧失志气。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志气。
只要志气在,一切都可能有转机。
⑷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周身透露着侠气的人就很少了,我们更多的是从历史画卷中,从春秋战国时代那些慷慨悲歌的故事中,从回荡在燕赵大地上许许多多的悲壮故事中,获得侠气的概念的。
侠气是一种十分可贵的高尚品格,因为侠气突出的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去成全他人。
正因为这样,千百年来,侠气一直是被尊崇的人生品德。
一个人不当侠气之士无可厚非,但是身上应该有一点侠气,这种侠气会让你放射出一种夺目的光彩。
⑸义气与侠气有显著的不同。
侠气更多的是甘为他人的付出,而义气则是一种对约定的承诺。
我们通常说的义气,一般是指朋友之间。
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民族的道德规范。
违背了这个规范,就会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朋友的诟病。
⑹勇气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
不论你要做什么事情,没有勇气当头是不行的。
勇气是敢于冒险,但更是一种大无畏的气概,是一种对自我能量的自信。
勇气是你事业的发端,更是你成大事的先声。
有了这个先声,你才会有浩荡的远大前程。
⑺正气就无须多言了。
一个人只有一身正气,才会让人敬仰和尊敬。
正气是社会的准则,是大家必须遵守的规范。
不论身在什么行业,也不论职位高低,只有你一身正气,才会受到尊敬。
相反的是,不论你有多高的职位和有多少财富,身上都是歪风邪气,同样也会为人所不齿。
⑻骄气一种更要不得的禀性。
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骄气,就是危险的开始。
因为骄气预示着自满,也就是预示着对自我的过分肯定。
这往往是一个人走下坡路的发端。
我们常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骄傲,就是指人身上的骄气。
所有这些气质,都是我们身上潜伏的素质,把握培养这些气韵,让身上少一些傲气邪气,多一些浩然之气,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显大写的人生并充满了风骨和色彩。
(选自《时文选粹》第八辑)(1)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⑺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在历史画卷中,在古代悲壮故事中,我们常能见到有一身侠气的人物,请你列举一个具有这样侠气的人物事例来作为第⑷段的论据。
(4)文章第⑤段写到“为朋友两肋插刀,那是因为你们是朋友,就像兄弟,就应该在朋友遇到危难时出手相助”,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①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释①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
(1)诗人“意转迷”的原因是什么?(2)“物我交融”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对三四两句作赏析。
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8. (12分) (2019八下·丰台期末) 阅读下面节选自《礼记·学记》的(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