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灾避险绿地探究

防灾避险绿地探究


我国现阶段发展形式
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人口密度递增 城市安全和管理诸多问题严重 急需建立完善的城市安全体系
关注
基于
面临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用地范围 内解决受灾群众的避灾
安置,又能与城市发展
相协调?
我们共同 关注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 众多,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 市规模扩大,人口、建设 量的急速发展,城市存在 的安全隐患较大。城市灾 害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17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4 相关规划分析
芝加哥千禧公园规划
千禧公园的一边是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另一边则是风景秀丽的密歇根 湖。千禧公园通过广场、步道和开放的草坪来实现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 的功能,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是千禧公园规划的资源共享和因地制宜的规 划创意理念。极具公共性,公园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功能的同时, 又为城市提供了9000个车位,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中心的停车需求。
7
指导老师:周曦
课题研究 方法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8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一目了然
城市发展很难单独提供 只具避灾功能的用地,公 园绿地除了作为城市居民 休闲娱乐场所外,作为避 难集散空间来抵御灾害发 生后引发的二次灾害,则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 径,同时也是高效使用土 地,提高利用率的重要举 措。
绿地体系,以有效提升城市整体防灾
避险功能?
2
o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 录
1.研究意义 2.研究思路、方法 3.现状调查与分析 4.相关规划分析 5.案例分析
6.规划调整建议
3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1)标记:5位小组成员分成两个小组对地块进行分片调查,对研究 地块 内的城市公园位置、名称以及绿地的类型等对照现状图进行现场标记,为分 析现状提供依据。 (2)拍照:小组成员在现场踏勘过程中对 调查的城市公园绿地进行拍照取样,完善 现有资料。
2.文献研究
两个小组成员通过网络查找、参 阅文献的方法对所研究地块中的城市 公园绿地区位、绿地类型等信息进行 进一步的完善和整理。
15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1.新区公园:
优点:1.居住组团内,便于居民日常生活 2. 缺点:1.绿地分布不成体系,辐射范围远远不够; 2.绿地数量、规模和配套设施与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3.现有绿地开敞空间小、疏散通道窄;
2.园区公园:
21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2、城市安全空间评价
3.人口密度分布
按高风险区、偏高风险 区、中等风险区和低风 险区4个等级对城市安 全空间进行评价。
与城市安全空 间的矛盾
• •
4.合肥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结构布局 a.防灾公园

规划总体布置8个中心防灾公园,分别位 于城市的各个方向,主要利用城市外围 的大蜀山森林公园、丰乐生态园、滨湖 奥体公园等建设中心防灾公园。此类公 园主要提供大面积的开放空间,作为安 全生活的场所,提供灾后城市复建完成 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施。 •以合肥杏花公园为例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2、区位
3、总平面
24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4、入口广场
面积约为1公顷。当灾害发生时,利 用入口广场可以实现救援活动与医疗 活动的有效配合;可以为伤病员鉴别 分类提供相关物资、器材及设备等。 铺设了水泥预制板的部分,可保证救 护车辆的安全通行。
(1)标记:5为小组成员分为两组对苏州新区 和园区的绿地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其现有的 具备防灾避险功能的绿地规模、数量及使用 现状和辐射范围,探讨其现有规模下防灾避 险能力及是否存在功能滞后于实际需求的问 题。
2.文献查阅:
两名小组成员负责利用网络、参阅文献的方 法搜集美国、日本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 规划的案例,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对解决城市 绿地功能多元化的先进经验和方法,为进一 步探讨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 统构架做准备。
19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4 相关规划分析
日本厚木市防灾山丘公园 —市民休憩的场所、防灾的据点
千禧公园的一边是繁华的芝加哥市中心,另一边则是风景秀丽的密歇根 湖。千禧公园通过广场、步道和开放的草坪来实现休闲娱乐和运动健身 的功能,需要学习和借鉴的是千禧公园规划的资源共享和因地制宜的规 划创意理念。极具公共性,公园在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一般功能的同时, 又为城市提供了9000个车位,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中心的停车需求。
课题研究 意义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人口的过度集中, 在面临地震、洪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污 染等人为灾害的威胁时,城市整体抗灾能力往往十 分脆弱。因此,如何在灾难来临之际最大限度地减 少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成为各个研究领域关 注的重要课题,健全城市防灾系统已成为一项不容 忽视的艰巨任务。
,这些灾害对城市的破坏
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特征。 在许多灾害发生时又伴有
次生灾害,导致更严重的
灾难。 1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我们共同 关注
发现问题:怎样通过对市区到街区
的各级防灾避险绿地进行定性、定位 、定量的统筹安排,从而形成结构合 理、层次清晰、分布均衡的城市避险
13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1.新区绿地调查:
以新区公园和何山公园为例: 一
苏州市最大的开放式公园,占地约40 公顷,其中水面约10公顷、绿地约 25公顷、广场铺地5公顷。在何山 路及邓尉路各有一主要出入口。
何山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自然资源 丰富,绿化面积占整个公园90%以 上。公园除了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 环境以外,逐年投入资金进行新的 发展和改造。目前已形成桂花林、 香樟园、栗树坡、杨梅林、梅花坞、 江南竹林等颇具一定规模的绿化区。
22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1、简介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
东京临海广域防灾公园总占地面积达13.2公顷,是首都圈广域防灾 的司令部,也是广域支援部队等的大本营及支援灾害医疗工作的基 地。当发生大规模灾害时,汇总现场的受灾情况,调整抗灾救险的 对策,发挥着防灾基础设施的作用。 23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14 of
31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2.园区绿地调查:
以白塘生态植物园为例: 一条东西向的主行走路线由大门口 直接穿越冬岛到达湖对岸,这也是 为了方便游人的通行;另一条车行 路线呈环状,绕植物园一圈,既不 影响游客参观又可以方便交通。 以苏州中央公园为例: 苏州中央公园座落在工业园区 的中 央,10公顷的面积 坐地铁可以直达, 与苏州海关毗邻 ,建设时间, 1994.5,诅咒与新加坡签订协议共 同建设,2000年开始改造,为进一 步梅花园区环境,将临时性绿地改 为永久性绿地。
20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案例分析
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 1.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 防灾避险规划编制背景

合肥市位于0.10g基 本地震加速度分区及 0.4s特征周期分区, 强度和频度均居全国 第二的华北地震区。 市区本身则紧邻一条 现今仍在继续活动的 大断裂带——郯庐断 裂带。因此是国务院 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 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 一。
优点:1.绿地数量、分布与居住区分布相对应,环境优美, 吸引力强; 2.绿地规模配套健全,公共空间开放性和亲切感强; 3.绿地开敞空间较大,适合人群聚集和疏散 缺点:1.功能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两个生态园距离位置较偏, 不能满足人群快速疏散的条件;
16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11
of
31
团队成员 :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3 现状调查与分析
1.苏州新区公园区位:
新区公园、何山工业、孙武公园、索山公园、 运河公园、玉山公园
2.苏州工业园区公园区位:
白塘生态公园、沙湖生态公园、中央公园、方洲公园、中塘公园、 唯亭公园、南施公园、金鸡湖湖滨公园、星海公园
城市防灾避险绿地系统规划的调研与探讨
——以苏州市绿地系统为例
团队成员:殷晓晗、董晶晶、吕彤、 陈圆佳、徐晓燕 指导老师:周曦




•地震灾害
•洪涝灾害
•恐怖袭击
• 城市公园
• 城市发展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普遍灾难频发,地震、洪涝、 恐怖袭击等自然与人为灾害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 和财产安全,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绿地,凭借 自身与生俱来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对抗城市灾害的灾 前防御、灾时避难疏散、灾后恢复重建都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4 相关规划分析
美国大波士顿区域公园系统规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