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指导课案例及评析

作文指导课案例及评析

让美在笔端流淌――作文指导课案例及评析教学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第斯多恵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的几篇文章用美的语言向人们展示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

在这个单元后面又安排了一次感受美、写美的作文活动。

教学理念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给学生一个合适的空间,学生可以写出最动人的文章。

作文教学中老师的角色应该是一块石头,“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师可以用寥寥几语激起学生的强烈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觉得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让学生获得一种心情倾吐的愉悦、痛快渲泄的快感,同时这样的写作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安然滋润。

学生永远是教学中的主角,在作文教学中更应如此,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他们精彩的语言、闪光的思想,就更能激起他们的写作动机。

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上一节美术课好不好?(生齐答:“好!”)上什么内容呢?就是请你们画一幅画,一幅表现美的画。

不过,我可不是让你们用五彩笔画,而是用我们手中写字用的笔去写一幅画,去描绘你心中的美景!所以我希望这节课里每个同学能有古代马良那样的神笔,能让美在我们的笔下生花!本节课的目标是:一、用语言描绘美的形象。

常言道“艺术是相通的”,今天我们就尝试着用“语言的艺术”来描绘“绘画的艺术”,好吗?(生齐答“好!”)二、用言传所会之意。

生活中我们常好说可意会不可言传,在写作领域,这种“不可言传”是无能的表现,我们应该做到“可意会必可言传”!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要“善于言传”。

而这节课我们就试着踏出这“善于言传”的第一步,好吗?(生齐答“好!”)好,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美吧!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的学校美吗?美在哪里?(生纷纷举手,各抒已见)(评: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语也是这样。

好的导语对于一节来说至关重要。

这几段引言,之所以较好,是因为:一、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定下了基调;二、点明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三、更为后面内容的展示埋下了伏笔。

)邓媛媛:我认为我们教学楼后面的杉树林最美。

春天时杉树的枝头竞爆出一个个嫩芽;夏天,它为人们遮挡太阳炙烈的光芒,树下还有一群群孩子在尽情地玩耍;秋天树叶在飒飒秋风中簌簌落下,互相簇拥在一起,好像在诉说着成长的喜悦;冬天它们银装素裹,默默地站在窗外守护着我们学习。

熊凡:我认为在我们的学校学习最美,因为学习犹如同好友交谈,如同忧愁的排泄,如同欢乐的分享,你的一切思想都会在学习中找到港湾,你的一切困惑都会在学习中找到解答,学习的感觉真美!王坤:我认为我们学校的橱窗最美。

里面陈列着学校师生们风格迥异的绘画,一幅幅维妙维肖的杰作,把我带进了美的王宫,让我留连忘返。

还有“三叶草”栏目里同学们的优秀习作,让我沉醉在语言的魅力之中。

晚上,橱窗散发出五彩的光,让人心驰神往。

王芫:我觉得我们学校的铃声最美。

清晨,清脆的铃声将我们从梦中唤醒,白天,它使我们的学校有规律有生气的运转着。

任璐: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早晨最美。

清晨,清脆的铃声拉开了夜的帷幕,校园好像从梦中醒来一样,一下子恢复了生机,随后各水管前便站着一排排洗漱着的人,组成了一支支盆缸交响曲,不久,同学们便在操场上迈着整齐雄壮的步伐,高喊着口号,刷刷地跑着,那声音听起来雄壮而有力,一会儿,操场静下来了,教室里又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每个窗口都迸射出四射的生命活力。

……师:以上同学们的描述都很美,描绘出了一个魅力四射的校园,我不禁也深受感染,由此而更热爱我们的校园了。

在这样的校园里,怎么会不走出一批批的佼姣人才呢?同学们,我们作为这美丽校园中的一员,真该把这个美景描绘给更多的人知道。

(评:学生所以发言踊跃,是因为谈的是他们熟悉的话,看来要想使学生有话可说,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这样才能启开学生的思路。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的美比比皆是,那么古往今来,大千世界里的美肯定更会是美不胜收,你们能从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找出一些例子来吗?徐样:我认为朱自清《春》中春花描绘得特别美: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描绘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热闹纷繁的春天。

宋江伟:我认为沈复的《童趣》写的美。

在作者的眼中蚊飞虫跳、花台小草从杂处皆能使人乐而忘形,皆有生活的乐趣。

何静:我认为《济南的冬天》写的美,它写出了济南冬天的山美、雪美、水美。

济南的山像一个小摇篮;济南冬天雪后的矮松像日本的看护妇;济南的水不结冰,清澈多情,温暖透明。

冬天的济南是一方“宝地”,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师:呀,真是太美了!你们把书上的知识都学活了,都变成自己的了!你们的语言也很美呀!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受到了美的陶冶、美的感受。

能给别人带来幸福,也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同学们,你们刚才列举的是我们祖国的景美,那么,我们的祖国就只是山美水美吗?生齐答:人更美!师:人美美在哪里?生:美在外表,美在心灵,美在品德!师:你们能举出一些例子吗?生1:《陈太丘与友期》中小主人公陈元方讲信誉,勇于捍卫父亲的尊严。

生2:《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克服重重困难,献身科学,不求名利的精神很美,让我们肃然起敬,尤其是居里夫人的“我已经尽了我所能了”一句话,让我们很受启示。

生3:《散步》一文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之间和和睦睦的生活状态,写出了人情美。

生4:《在山的那一边》写出了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就要历尽千辛万苦,只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的美好观念。

生5::老师,我还看了不少写鲁迅的文章,对鲁迅的形象刻画得很美:他根根直竖的头发像他本人一样在恶势力面前永葆挺拔的身姿,他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胡须,让我们感到他浓密的胡须丛下会潺潺流出涓涓细流,流入劳动人民心中。

这细流中有叮嘱,还有鼓励;还描绘了他的“瘦”,“瘦的教人担心”,“竹枝似的手指”,他的瘦中凸露了他的铮铮铁骨以及他为国人鞠躬尽瘁的牺牲精神。

他的美还美在横眉,能压倒一切邪恶;美在怒目,如一把匕首直刺敌人心脏,让国人大快人心!师:妙!妙极了!你说得痛快淋漓,我听得也酣畅淋漓!没想到同学们的语言竟是这般丰富!你们这就是在口吐莲花、妙口生花呀!你们就是作家,只要你们敢想善思,你们就一定可以写出美妙的文章来。

(评:美是有层次的,人美,是美的深化,而人的心灵美则是美的升华。

引导学生认识事物,认识美,就应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认识,在这种认识过程中,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表述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纷纷从作品中找出了许多美。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塞万提斯也曾说:“艺术并不超越大自然,不过会使大自然更美丽。

”那么同学们你们可以把你们发现的生活中的美描绘出来,让我们大家来共同享受吗?何小文:我认为你们家乡的小河最美。

它水清,清澈见底。

炎夏,我们可以扑入水中享受着水的清凉;寒冬,河面的冰层像一面光滑的镜子。

有时,在冰上捣开一个小洞,还可以从水中跳出一个个鱼儿。

宋旭忠:我觉得过年美,因为那时家家都闲了,外出打工的亲戚朋友们也都回来了,村里到处都洋溢着热闹的笑声,空气中还飘荡着美食的香味。

徐样:我认为人宽容最美。

宽容能够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了宽容人才不会为他人的自私、虚伪而失望,有了宽容,人才不会为自己的失败而自责,才能用阔大的胸怀去感受“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快乐。

熊凡:我认为梦境美。

现实中的许多痛苦可在梦境中得到发泄;亲情难达时,梦境可圆。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故人入我梦,明天长相忆”。

刘冬华:我认为夜美。

夜是柔和的,没有一丝寒意;夜是寂静的,几声虫鸣,格外清晰。

晴朗的夜晚坐在房顶上,一阵阵清风从脸上刮过,月色照在房顶上,洒在身上,让人沉浸其中;夜是短暂的,正因为它短暂,才越使人不舍。

我爱这里的夜!梁婷:我觉得老人也美。

美在密密丛丛的皱纹间,他们的皱纹间刻着岁月的沧桑,他们的皱纹间也藏着长者的慈祥。

师:太好了!真实的感情是世界上最华丽的辞章。

谁能说以上几个同学的描述不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呢?难怪有位名人说:“美的文词是思想的光辉”,你们的思想在美的文词中熠熠生光!所以我要说,只要给你们一个舞台,人人都可以展示自己美丽的风采!只要给你们一支笔,人人都可以描给出这世界的精彩!下面请让我读一段何静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这天早上,我刚从睡梦中醒来,突然从窗口看到不远处一个影子,我擦了擦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位阿姨正在铲雪,她的头发已被雪染白了,我心想,这么冷的天气,这位阿姨还在铲雪,我被这种情景迷住了。

这位阿姨是个多让人喜爱的人呀!何静同学的这篇文章题目是《我最爱的一个人》,文中的阿姨何静同学并不认识,但就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早上,这个阿姨却成了何静的“最爱”,却让何静“着迷”了,“迷”住何静的究竟是阿姨的什么呢?何静同学,你能说得具体点儿吗?(评:用学生作文片断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具有亲切感,从心理上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一扫文本教学中的沉闷感,这应该是作文指导课的正确方向,也是激趣的有效手段。

)何静:因为当时别人都因为冷还没起床,阿姨却已在为大家铲雪了。

师:你怎么知道外面冷?何静:当时外面正下着大雪呀。

我还看到阿姨一边铲雪,一边从嘴里呼出一大团一大团的白气,一会儿又把铁锹靠在怀里笼着两手用嘴哈气取暖,双脚还不停地跺着。

师:就因为她不怕冷因而你爱她吗?何静:还为她为让过路人方便而铲雪受感动,她一心为别人着想战胜寒冷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师:说得很好。

如果你把你看到的这些,想到的这些都充实到你的文中,那么你的文章一定会更美的。

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王坤:我觉得她还应该再细致地描绘一下阿姨的外貌,这样也能映衬阿姨的美丽形象。

潘登:我觉得还要进行侧面烘托,通过描写躲在屋里的人怕冷时的神态、动作来反衬外面雪中阿姨铲雪时的伟大光辉形象,这样更能感染人。

师:好呀,太好了!真是锦上添花,难怪说“众人划桨开大船”,经过你们的这一建议,何静同学若再加发整理,我想你这篇文章一定会非常出色的。

何静同学的这篇文章也说明了一点:人性美永远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它能震撼着我们的灵魂,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那么就请我们以后多发现这样的美,并主动创造这样的美,好吗?生:(昂扬、激动地)好!(评:教学的高潮也就是学生情绪的高潮,这个高潮来自于教师适时地推进和激发。

随着教学高潮的出现,教学任务得以完成,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收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写作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师(总结性):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大家都听到了以上那么多同学的精彩发言,现在你们该佩服自己非凡的创造才能和表达才能了吧!其实只要我们去思考、去动手写,人人都可以写出好文章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