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说起肉火烧,想必当地人都不陌生,从小吃到大的,潍坊肉火烧是山东潍坊的汉族名小吃,潍坊肉火烧是外地人的叫法,潍坊本地人都叫老潍县肉火烧,主要以城隍庙肉火烧最为出名。
潍坊肉火烧在潍坊人的味觉里具有难以动摇的位置。
潍坊的火烧品种很多,单是面火烧就有砍火烧、簸箕火烧、梭火烧等多种,较为出名的有潍坊肉火烧、杠子头火烧、脂烙酥火烧。
潍坊肉火烧把用花椒水泡过的肉馅包进软面团撕成的小面团里,收边做成扁圆形的火烧坯,再放进炉里。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翻烤,猪肉里的肥油滋润到了葱花、鸡蛋糕、海米剁成的泥馅料里面而成。
潍坊肉火烧具有皮酥肉嫩、香而不腻等特点。
潍坊肉火烧风味特点
潍坊肉火烧在外地人眼中,肉火烧与所谓的肉烧饼相仿,不过是一个烧饼里
面包了肉馅而已。
然而在潍坊,肉火烧和肉烧饼完全是两种东西。
肉烧饼一般如人脸大小,皮薄而软,皮鼓鼓的,像大金鱼的肿眼泡,里面是肉馅。
肉火烧秉承传统的馅料配比,采用现代的工艺精心烤制而成,具有皮酥柔嫩、香而不腻等特点。
刚出炉的火烧,色彩艳丽,火烧散发着面香、馅香、火燎香。
刚出炉的肉火烧呈碗口大小,因热气和肉馅的充实而饱满,圆滚滚的却看不到捏合的痕迹,略扁平,颜色呈金黄色。
肉火烧的皮很薄,咬一口却发现,外焦的面皮咯咯作响,大葱与鲜肉在高温下的组合,香气十分浓郁,原来这薄薄的一层皮竟是由好几层更薄的皮组成的,这就是专门加工的酥皮。
让人不禁感叹制作者的手艺之精良。
肉火烧好吃,但是它只是在潍坊地区流行。
究其原因,除了地域习俗的关系外,那就是它那复杂的烹调过程和精准的火候难以掌握。
原潍坊市饮食服务公司副经理李世勋先生说:“潍坊的肉火烧等若干名吃打不出去,除以上原因外,主要还是潍
坊人思想滞后,过于迷恋乡土,不愿外出闯荡世界所造成的。
”
刚掏炉的肉火烧呈碗口大小,因热气和肉陷的充实而饱满,圆滚滚的却看不到捏合的痕迹,略扁平,颜色呈金黄色,因是用传统的炉烤制而成,所以不象油炸火烧那般油腻的外表,让人视觉上就有好感,肉火烧的皮很薄,咬一口便发现原来这薄薄的一层皮是由好几层更薄的皮组成的,让人不禁感叹制作者手艺之精良。
所以,潍坊肉火烧在潍坊具有难以动摇的地位,每天早晨,无论哪个火烧铺子前面,都是一群排队等吃的人,而我为了方便,总是等高峰期过了才去,看着大师傅把用花椒水泡过的肉馅包进皮里,然后捏成饼状,再放进炉里,随着一次又一次的翻烤,猪肉里的肥油滋润到了葱花,鸡蛋糕,海米剁成的泥馅料里面,香味就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忍不住咽一口唾沫,然后抓起一小块油纸包着肉火烧就吃了起来,吃完之后,唇齿留香。
而一般的铺子里,一般是搭配咸粘粥或者豆腐脑。
所谓的咸粘粥一般铺子里买的那种是用面粉和玉米粉熬成的稠稠的粥,粥上面浮几片绿色的菜丝,喝一口,咸中带香。
特别是肉火烧的油滴进碗中的时候再喝,那味道就更上了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