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让我们荡起双桨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教师解说:这首歌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它不仅陪伴过你们爸爸妈妈的童年,还陪伴过老师的童年,而且老师还会预料到,它还将会陪伴你们的童年!
3.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
指导读准生字:荡桨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选择有代表性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小组内两两过关。
●预习作业2
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交流。
1.指名背诵第1小节。
2.默写词语。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二节
1.过渡: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
2.任务驱动。
【学习单一】
①这一小节又描写了哪些景物?。
②“红领巾”指谁?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③自学时间:5分钟。
3.继续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划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
资源
1.现在的孩子课余生活比较丰富,教学时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回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在教学中为学生设置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6.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字。
2.完成《补充》一,《一课一练》一。
“学程导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吴赛花施教时期2012年9月日
教学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第几课时2来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评价、纠正。
3.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课文是一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总共有几小节?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先看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示范归纳: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在北海荡舟游玩的快乐情景。)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这一小节总共写了几句话?
2.第一、第二行写了怎样的情景?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想想诗歌每一小节各讲了什么。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1.欣赏歌曲。
2.读准“荡、桨”。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默读课文。
教学
资源
1.习字册、小黑板
2.歌曲磁带《让我们荡起双桨》。
预习
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3.指名朗读三、四行,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感觉怎样?理解“环绕”。
4.小朋友深深陶醉在这美景中,那小船又是处于怎样的状态呢?伸出你的手,演示一下“轻轻飘荡”、“推开波浪”的不同。
5.指导朗读。小朋友们正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眼前的美景,那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己练一练,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味道。
预习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二、三小节诗歌内容。
2.在感受深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复习(5分钟)
1.背诵第1小节。
2.默写词语。
第二板块:理解课文(25分钟)
(一)
1.自主学习。(5分钟)
2.展示。(6分钟)
(1)阳光、小鱼
(2)“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预习作业3
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二)
1.自主学习。(6分钟)
2.展示。(8分钟)
(1)读第二自然段。
(2)联系生活,回忆这样的快乐。
(3)“谁“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板块:总结诵读(10分钟)
1.理解末尾两行内容的用法。
2.配乐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
3.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2.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第四板块:学习第一小节(10分钟)
1.自由读文,数数第一小节共几句话。
2.在老师的指导下感受每行写的情景。
3.演示“轻轻飘荡”、“推开波浪”的不同。
4.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5.练习背诵第一小节。
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第一板块: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学生欣赏。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学生探究。
5.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进行指导。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
阳光洒在海面上,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4)此时此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小朋友们高兴地唱起了歌儿,这快乐的歌声飘荡在湖面,连水中的鱼儿都被吸引住了,忍不住探出小脑袋望着他们。指名读三、四两行。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主备:吴赛花施教时期2012年9月日
教学内容
让我们荡起双桨
共几课时
2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背诵第一小节。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初步体会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2.点评。
(1)“土、王、车”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改为提。
(2)“轻”字右上角不是“又”。
(3)竖心旁中间的竖式第三笔,不是第二笔。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变化达到整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3.小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4.集体闭眼书空。
●预习作业3
1.抽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预习作业4
1.抽组号为“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