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概念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
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在心理咨询活动中,带着自己的问题向咨询者请教的人称为来访者。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现状一、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简介1.心理动力学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潜意识决定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世界分为3个基本层次:潜意识(u nconsciouseness)其内容主要是原始本能及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即“力比多”或性欲。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前意识介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其内容课招回到意识中,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
意识(consciousness),是心理的表面部分,是同外界接触直接感知到的稍纵即逝的心理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行为强大的动力,意识在决定人的行为中并不重要。
“意识好比冰山露在海洋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潜意识则是沉在海洋面下看不见的那巨大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最基本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
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
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
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
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
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是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疗法是一种短期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心理咨询模式,主要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阳性强化疗法、发泄疗法、逆转意图疗法、阴性强化疗法、模仿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
行为疗法的咨询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目标行为的分析。
(2)行动计划的制定(3)行动计划的实施(4)新行为的巩固3.认知心理学理论(1)认知疗法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所有的心理问题思维的歪曲或功能受损造成的,因此,不是人们的经验或处境让他们愤怒、抑郁或焦虑,而是他们对这些经验的看法使他们出现了负面情绪。
常见的逻辑错误包括:武断的推论、两极化的思想、扩大化或缩小化。
(2)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后果不是由某一刺激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的不正确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被称为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要求的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病人改变认知,用理性思维的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由非理性信念所带来的情绪困扰。
基本咨询步骤包括:第一步:让来访者认识到其问题是由非理性信念引起的,而且通过努力可以克服。
第二步:协助来访者找出非理性信念并与之辩驳,从而形成合理的信念,最后让来访者形成用理性方式进行思维的习惯。
4.人本-存在主义理论(1)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有自我觉察、自我探索的能力。
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咨询理论认为,在咨询中咨询者的主要任务是给来访者提高一种真诚、信任、支持、安全和鼓励性的帮助关系,保持一种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帮助来访者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陪伴来访者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成长。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所有学习心理咨询者都需熟悉的理论。
他所提出的同理、无条件接纳、真诚已被所有的咨询理论所接纳。
在后续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更详细有关同理的方法和真诚的内容。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基本活动一、心理咨询的分类1.发展性咨询发展性咨询是指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我、适应心理发展、挖掘心理潜能为主要咨询内容的咨询。
2.补救性咨询补救性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类神经症、各类情绪障碍;人际较为障碍;学习心理障碍;性功能障碍;性心理变态;各类心身疾病;人格障碍;创伤后的应激障碍等。
理咨询的目的和意义包括: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改变人的认知以及改变人的行为。
第一节心理咨询与个体的素质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来访者减轻内心冲突,提高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心理咨询与个体潜能心理能够帮助来访者更好地认识自我,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使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第三节心理咨询与个体的认知心理咨询能够帮助来访者纠正偏差认知。
纠正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具有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第四节心理咨询与个体的行为心理咨询还可以帮助来访者改变不良行为,包括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物质滥用、性变态行为等。
第三章咨询者的条件与要求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咨询者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熟悉咨询者因具备的能力和个性特征,了解对咨询者的伦理道德要求及培养训练过程。
第一节咨询者的知识与技能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
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包括:运用人格理论的技能、临床会话的技能、心理测量的技能、心理诊断的技能、心理治疗的技能。
第二节咨询者的能力和个性咨询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自我觉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欣赏、关切他人的能力;具有活力和生命力;对工作投入的能力;处理冲突情境的能力;接受和容忍暧昧不明情况的能力;形成咨询风格的能力。
第二节心理诊断概述一、心理诊断的定义心理诊断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来访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诊断,以确定其性质和原因的方法。
二、心理诊断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科学性原则(三)整体性原则(四)发展性原则(五)保密性原则三、心理诊断的方法心理诊断的方法有个案法、会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
第三节心理诊断的基本理论一、心理诊断中的人格理论凯利的理论。
心理疾病的原因:凯利对心理疾病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结构系统的问题和结构使用过程的问题来展开。
二、其他人格理论第四节心理诊断的程序一、诊断的流程初诊:主要指咨询者运用心理诊断的各种技术与来访者第一次接触后所形成的初步诊断。
转诊:指把不适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来访者转介给适合的相关部门,或将不适合心理咨询者的个案介绍给其他咨询者。
转诊的几种情况:欠缺型;忌讳型;冲突型;非信任型。
二、诊断的步骤1.收集资料2.分析资料3.对问题做出诊断4.确定咨询目标第五章心理诊断方法(上)——认知功能的评估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从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探讨对认知功能的评估,理解各种认知过程的概念与特征、常用的评估方法与结果解释等。
第一节注意能力的评估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个体注意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注意的四种基本品质方面: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第二节记忆能力的评估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回忆。
记忆的年龄特征:不仅总体上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并且这种下降识阶段性的。
目前国内常用的记忆能力测验主要有: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临床记忆量表第三节思维能力的评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应过程。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处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思维品质。
第四节智力的评估一、智力概述智力指成功地解决某种问题所表现的良好适应性的个性心理特征。
其中,逻辑思维或推理、问题解决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记忆力、适应环境能力是最重要的五个因素。
比率智商:一个人在智力发展上同其他同龄人相比的相对水平,是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两者的比率。
离差智商:被试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
计算公式:智商=10 0+15(X-M)/SD,X为被试的成绩,M为样本成绩的平均值,SD为样本成绩的标准差。
二、常用智力评估方法1.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第六章心理诊断方法(中)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人格的概念、基本特征、内容等,了解人格评估的一些方法。
第一节人格概述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和独特性。
第二节人格评估的问卷范式1.16pf2.EPQ3.MMPI第三节人格评估的投射范式1.罗夏墨迹测验2.主题统觉测验3.绘画测验第七章心理诊断方法(下)——其他测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常见的评估层面和评估方法。
第一节心理健康测验心理健康定义: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二节神经心理测验神经心理学式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采用多种方法研究脑损伤病人的心理障碍与脑损伤定位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从而揭露心理活动的脑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
一般的神经心理学评定的假设认为: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必然会导致其大脑功能性的改变;通过对病人脑功能的测查,就可以推测其是否有脑器质性的病变及病变的部位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