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棉花种子生产技术
(二)杂交制种技术
1.隔离区的选择——避免非父本品种花粉的传入,棉花制种 田周围必须设置隔离区或隔离带,一般来说,隔离距离应大 于100m。 2.父母本的种植模式——一朵父本花可以给6~8朵母本花授 粉,所以父母本的行比通常是1:5左右,为了去雄授粉方便, 一般采用宽窄行种植。
3.人工去雄、授粉——每天下午进行,用左手的拇指和食 指捏住花柄,用右手拨开苞叶,大拇指指甲从花萼处切入 花冠基部,然后向上旋转提拉花冠,去掉雄蕊。千万不要 忘了挂牌。
自交
混系种植种子田
自交
Core seed
原种田
保种圃100
基础种
个株系
基础种子田 Core
原种 原种田
seed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国内外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实践证明,杂交一代可增产 10%~30%,对改进纤维品质,提高抗逆性也有明显的作用。 目前生产上主要利用人工去雄制种、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的 杂交制种方法。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一、人工去雄
(一)人工去雄制种的优缺点 人工去雄制种是国内外迄
今为止棉花杂种优势利用面 积最大、效果最好的途径。 其优点是父母本选配不受限 制,配置组合自由,同时生 产上可利用杂种二代。
人工去雄的配置杂交种 的缺点是费工费时,但是 适合我国国情,可以推广。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第六章 棉花种子生产技术
棉花(Gossypium spp.)是我国重要 的经济作物,其纤维是主要的纺织原料。 我国棉花1996~2000年播种面积平均 4.28×106hm2,用种量1.5×105t。种子 质量的优劣对于棉纤维的产量和质量, 以及纺织业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均起着重 要的作用。
第一节 棉花的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
2.选株数量——一般每株5个铃,每公顷株行圃需要 1200~1800个单株。田间选择时,按3000株/hm2选择, 以备室内考种淘汰。
第二节 棉花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四)室内考种 考察纤维长度、强度、衣分、衣指等指标
二、株行圃 (一)田间种植方法
田间采取顺序排列的方法种植上年当选的植株,每株点 播1行,行长10.0m,行距60~70cm,穴距30~40cm,每 隔9或19行设一对照行,同时注意保护行的设置。 (二)田间的观察记载和选则
• 2.棉花杂交种子生产可供选择的途径有哪些?各 有什么优缺点?
• 3.棉花人工去雄杂交制种的技术原理是什么?技 术要点有哪些?
• 4.棉花两系法制种可以利用哪些母本类型?利用 隐性核母本制种有什么特点?
• 5.目前棉花杂交制种存在哪些问题?
一、单株选择
(一)材料来源
对于已经开展原种生产的单位,可以在原种圃或株系圃当 选的株系中进行单株选择;第一次生产原种的单位,可以 从其他单位引进三圃材料,或者在生长良好、具有本品种 典型性状、比较整齐一致、无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种子田或 大田选择单株。
(二)选株标准 1、典型植株性状——株型、叶型、铃型、生育期等 2.丰产性和品质——鉴定结铃和吐絮状况、纤维长度、强 度色泽等。
三、株系圃——鉴定并繁殖上年当选植株。
株系鉴定圃——进一步鉴定
株系繁殖圃——种植当选株行的剩余种子,每 一株行种成小区
第二节 棉花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四、原种圃
将上年入选的种子混合种植即为原种圃,注意稀播扩大 繁殖系数。严格防杂防劣。
采用三圃制生产棉花原种,经过株行、株系两次鉴定,所 生产的种子纯度高、质量好。但是生产周期比较长,而且 费工、花费较高。所以一般应用于基础种子纯度较低、混 杂退化比较严重的品种。
1999年陈长明等攻克三系杂交制种难关,使棉花三系 之中进入实用阶段。2000年浙江大学王学德等成功育成 了恢复系“浙大强恢”,并选育出了一个强优组合“浙杂 166”。
(二)两系法
我国研究和利用最多的是“洞A”隐性核不育系及其转育衍 生的不育系。在制种过程中,“洞A”一系两用,与杂合可 育植株杂交,其后代50%的植株可育,50%的植株不育, 从而保持不育系,并与恢复系杂交产生杂交种。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1.两用系的繁殖——混合播种,标记不育株,并与可育 株杂交,将不育株上产生的种子混合收获、留种。 2.杂交种的配置 (1)隔离区的选择 (2)父母本的种植——开花前需拔除母本行中50%的可育 株,母本留苗75000株/hm2,父本留苗密度为37500~ 45000株/hm2。 (3)拔除雄性可育株。 (4)人工辅助授粉。 (5)种子收获与保存
一、棉花的花器构造
属于锦葵科 棉属,常异 花授粉作物, 其苞叶3片, 形式三角状。 花萼5片,雌 雄同花
第一节 棉花的花器构造与开花习性
二、棉花的开花结实习性
一般主茎长到5~8片真叶时开始现蕾,现蕾25天左右开 始开花。开花的顺序是先从第一果枝起,然后沿主茎由 下向上、由内向外呈圆锥形螺旋式开放。
田间目测记载出苗、开花、吐絮日期和各时期的主要性 状,进行相应的选择。
第二节 棉花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三)收获和室内考种
对于当选株,各采收中部果枝上1~2个节位吐絮完好 的内围棉铃20~30个作为室内考种材料,其余及时收获, 一行一袋,内外挂牌,考察单铃重、衣分、衣指、纤维长 度等指标与与原品种是否相同。
第五节 棉花的良种生产
通过以上的方法生产出来的原种,一般种子量较少,满 足不了大田生产的需要,要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对原种进 行繁殖,生产出质量高、数量足的良种,供大田使用。 一、严格隔离 二、提高播种质量 三、及时去杂去劣 四、适时分收分藏 五、加速棉花种子生产
思考题
• 1.棉花常规品种大田用种繁殖的特点和重点是什 么?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3.亲本的提纯——纯度越高,杂种优势越强。
(1)父本的提纯——在隔离条件下, 用“三圃制”或“两圃制”方法生 产父本品种,保持父本品种纯度。
(2)“两用系”提纯技术——就是 单株选择,株行鉴定,株系鉴定, 将入选的株行的不育株收获,混合 繁殖“两用系”。
注意防杂保存的工作。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4.种子收获与保存——收获时先收父本行,然后收母本行, 以防止父本的棉花混入。
(三)亲本提纯与繁殖——在隔离条件下,采用两圃或三 圃制。
二、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
棉花利用雄性不育系制种可以免除人工去雄、节省时间、 节约制种成本、提高制种效率。
第四节 棉花杂交种子生产
(一)三系法
将上年当 第三节 棉花的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
选株种植
成行,考
察抗病单性株选择圃决选
和品质2性00自交单株
状,选择 100株左
自交
1.单株选择与自交——以育种单位提供 的原种作为材料,选株自交,依据品种 典型性状选者。入选单株考察单铃重、 绒长、衣分、子指、纤维整齐度等。
右。 株行鉴定圃选留 100个自交系株系
第二节 棉花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3.抗病性——入选植株应具备有极强的综合抗病性,尤其 不能带有检疫性病虫害。 (三)选株时期和方法 1.田间的收获和选择
单株选择主要在棉花典型性状表现最为明显的时期进 行,同时结合室内考种的结果。一般分两次进行。一次在 结铃期,主要考察铃型、株型、株式、叶形等性状。第二 次在吐絮后期收获前,主要测定品质性状。
棉花开花的最适温度为25~30度,相对湿度为80%左右。 在自然条件下,花粉的生活力维持24h。棉花从开花到 吐絮约需50天左右,棉子千粒重为90~110g。
第二节 棉花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三圃制”棉花原种生产 技术——单株选择、株行 比较、株系鉴定和混系繁 殖。
自交繁殖法
第二节 棉花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
第三节 棉花的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
该方法是由陆作楣等人根据棉花的授粉和繁殖特点, 以及传统的三圃制和两圃制方法存在的不足而提出来的。
一、“自交混繁法”的生产技术
采用自交保种、混系繁殖的生产技术。用过连续多代的自 交和选择,提高品种的纯度,减少个体遗传的差异,获得 较为纯和一致的群体。基本程序是,建立保种圃、基础种 子田和原种生产田。